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洪增

作品数:73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椎间盘
  • 29篇腰椎
  • 28篇椎间盘突出
  • 27篇腰椎间盘
  • 25篇突出症
  • 25篇椎间盘突出症
  • 24篇腰椎间盘突出
  • 2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7篇介入
  • 17篇磁共振
  • 15篇成像
  • 12篇切除
  • 12篇椎间盘切除
  • 12篇介入治疗
  • 11篇影像
  • 10篇切除术
  • 10篇椎间盘切除术
  • 10篇磁共振成像
  • 8篇疗效
  • 7篇影像学

机构

  • 64篇新乡医学院第...
  • 7篇郑州大学
  • 7篇新乡医学院第...
  • 4篇新乡医学院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获嘉县中医院
  • 1篇安庆市第一人...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69篇赵洪增
  • 26篇王建洲
  • 24篇桑德恩
  • 23篇关文华
  • 15篇杨瑞民
  • 13篇李杰
  • 9篇韩焱
  • 6篇张铭秋
  • 6篇白洁
  • 4篇傅炎炎
  • 4篇赵锋
  • 3篇贾福军
  • 3篇苏敏
  • 3篇吴效梅
  • 3篇王传升
  • 3篇程敬亮
  • 3篇赵东菊
  • 3篇赵庆江
  • 2篇李奋保
  • 2篇付炎炎

传媒

  • 13篇临床心身疾病...
  • 7篇颈腰痛杂志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新乡医学院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全国非血管性...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外医用放射...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第九届全国消...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医学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酒依赖患者大脑小世界网络属性的变化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53例酒依赖患者(AD组)和68例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HC组)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采用图论构建大脑功能网络模型,比较两组小世界网络特征和脑区节点属性,分析脑网络变化与宾夕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ACS)、贝克焦虑量表(BA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试(DST)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脑网络均呈现小世界网络特征(γ>1,λ≈1,σ>1)。两组的γ和σ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20~0.40稀疏度范围内,酒依赖组λ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酒依赖组较健康对照组左侧岛叶及左侧杏仁核的度中心性升高,左侧颞横回的中介中心性升高,左侧壳核的中介中心性降低(P值均<0.05)。左侧岛叶与DST得分呈正相关(r=0.273,P=0.048),左侧杏仁核与PACS(r=0.322,P=0.019)、BAI(r=0.293,P=0.033)分数呈正相关。结论酒依赖患者脑功能网络的信息传输能力受损,图论脑网络分析可作为酒依赖患者大脑功能异常的一项影像学指标。
刘宴池赵力聪赵洪增王晨阳李杰高燕桑德恩李文慧王传升
关键词:酒依赖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图论
术中椎间盘造影及盘内利多卡因注射对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术中行椎间盘造影及盘内利多卡因注射对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筛选病例共143例于介入治疗术前行椎间盘造影,其中130例确诊为非包含性突出,分析其椎间盘造影表现并观察患者的的主观反应;对造影出现疼痛患者,盘内注入利多卡因观察其反应及止痛效果。结果 130例患者椎间盘造影均出现对比剂渗入椎管或进入硬膜外腔,其中95例出现明显疼痛,35例患者仅出现轻微疼痛或腰部轻度不适感。明显疼痛患者经盘内注入利多卡因,5 min内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对后续介入治疗也有止痛作用。结论术中椎间盘造影简便易行,可进一步确认椎间盘突出类型,对选择介入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非包含性突出椎间盘造影出现疼痛者,盘内注入利多卡因,可快速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且可减轻椎间盘介入治疗中的疼痛。
赵洪增赵力聪李杰刘恒源王建洲桑德恩张海三傅炎炎赵利芹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造影
15例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及影像诊断
2008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的CT和MRI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临床和病理诊断的TS患者CT和MRI特征及临床表现,15例均行颅脑CT平扫,CT增强2例;4例行颅脑MRI平扫,MRI增强1例。结果:15例患者多以癫痫、智力低下就诊。CT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高密度钙化结节13例,单发结节2例,1例并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4例MRI均见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结节,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则为低信号。结论:CT和MR对T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相结合可对TS作出正确诊断。
王建洲桑德恩赵洪增苏敏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类型之一,是保守治疗及一些微创介入手段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是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向。目的:比较3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对非包含性突出的疗效,探索提高治疗非包含性突出疗效的方法。方法:选择介入治疗的符合单纯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共174例,其中66例患者行钳取法经皮腰椎间盘切除,52例行盘内及盘外化学溶核,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双介入疗法56例。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均经过连续6个月随访,双介入方法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说明双介入法可提高治疗的优良率,减少治疗后不适发生率,在技术上无明显增加难度,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赵洪增关文华程敬亮杨瑞民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介入化学溶核术
DWI联合MRS技术对颅内肿瘤定性及恶性程度分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波谱分析技术在颅内肿瘤定性及恶性程度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并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波谱分析技术检查。比较不同类型颅内肿瘤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表观弥散系数值,比较不同类型颅内肿瘤与正常组织代谢物水平。结果脑膜瘤、脑转移瘤及星形细胞瘤表观弥散系数值均显著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1);脑膜瘤、脑转移瘤及星形细胞瘤间的表观弥散系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星形细胞瘤表观弥散系数值显著高于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1)。脑膜瘤、脑转移瘤及星形细胞瘤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含胆碱化合物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含胆碱化合物/肌酸值高于正常组织(P<0.05);星形细胞瘤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含胆碱化合物值均显著高于脑膜瘤、脑转移瘤(P<0.05);脑膜瘤的含胆碱化合物/肌酸值均显著高于脑转移瘤及星形细胞瘤(P<0.05)。Ⅰ级-Ⅱ级星形细胞瘤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含胆碱化合物值显著高于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P<0.05),且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含胆碱化合物/肌酸值显著低于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P<0.05),且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联合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波谱分析技术可更好地反映患者脑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为颅内肿瘤定性及恶性程度分级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姚楠赵洪增郭东才李志莉侯艳娟仲照希
关键词:颅内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代谢物
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脑静息态低频振幅的改变被引量:5
2021年
背景:既往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了慢性疼痛的发展、维持和体验,也显示了慢性下腰痛可引起大脑广泛的功能和结构变化。低频振幅值可基于能量角度反映静息状态下局部神经元的自发活动特点。目的:探讨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脑静息态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幅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67例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下腰痛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78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行静息态颅脑fMRI扫描,并分析患者的病程、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采用DPARSF及REST软件计算两组的平均低频振幅值,以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低频振幅值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的低频振幅均值与病程及临床症状的关系。研究方案已获得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伦理批准号20150210)。结果与结论:①下腰痛组较正常组低频振幅值增高的脑区包括左侧岛叶、右侧海马旁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颞下回、双侧前额叶、左侧尾状核、右侧额下回(均P<0.05,高斯随机场[GRF]校正);②下腰痛组较正常组低频振幅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眶内额上回、右侧舌回(均P<0.05,GRF校正);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右侧额下回及左侧尾状核的低频振幅均值与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④结果表明,静息状态下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功能异常,并与疼痛程度存在相关性。
高燕赵力聪赵洪增朱园园李杰桑德恩
关键词:椎间盘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静息态
CT增强扫描1256例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
2012年
目的观察CT增强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1—06—2011-11间1256例增强扫描患者的资料。结果1256例增强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32例,其中轻度反应27例,占2.1%;中度不良反应4例,占0.3%;重度不良反应1例,占0.08%;无死亡病例。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工作,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重要条件。
苏敏王建洲赵洪增桑德恩刘金萍李卓
量化疗效评估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lumbardiskectomy,PLD)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操作方法的选择以及疗效评价。方法:2002-03/2004-0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通过对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资料分析,根据包含型突出与否选择不同的联合治疗方式治疗,分析其即时与远期疗效。结果:6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4.75±2.62)分,术后为(12.84±2.30)分,平均改善指数为0.64±0.32,改善率为(0.80±0.21)%;联合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98.5%,显效率为81.8%,有效率16.7%,无效1.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X射线多见广泛的腰椎退行性改变,CT或MRI表现以L4~5,L5~S1双节段突出多见。PLD适合于包含型突出,盘内、盘外胶原酶溶解术适合于非包含性突出。联合介入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关文华韩焱白洁赵洪增谢春明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化学松解术
不同介入治疗对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半年随访
2005年
目的:由于髂嵴位置高于L5~S1椎间隙,使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其疗效,探讨介入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08/2003-09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通过分析及研究其髂嵴与L5~S1椎间隙的关系,对患者采取了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对穿刺针能够平行进入L5~S1间隙中部时,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PLD方法治疗,当穿刺针无法进入L5~S1间隙或进)入较浅时,应用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而对大多数的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穿刺针斜行进入L5~S1间隙,采用双介入疗法,即PLD+胶原酶化学溶核术。结果:PLD术25例,优19例,良5例,差1例;胶原酶溶解术8例,优4例,良2例,差2例;联合介入疗法52例,优43例,良7例,差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4.12%(80/85),无效率5.88%(5/85)。结论:介入治疗应根据髂嵴与L5~S1椎间隙关系来选择,对于大多数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穿刺针及套管只能斜行进入L5~S1间隙,双介入疗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腰背疼痛,恢复感觉和运动障碍。
赵洪增王建洲关文华桑德恩杨瑞民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化学松解术
VBM对腰间盘突出慢性期疼痛患者脑结构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磁共振形态测量(Voxel based morhometry,VBM)研究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慢性期疼痛使脑结构发生改变的区域。方法搜集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已确诊为腰间盘突出且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58名为病例组(LDH组),62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HC组),利用西门子3.0T核磁共振对120名受试者进行3DT1结构成像,然后使用SPM-VBM软件对采集的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采用REST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LDH患者在右侧扣带回、左额叶、左颞上回、左顶下小叶等区域的白质(WM)体积存在差异(FDR校正,P<0.05);在右小脑前叶、右中央前回、右小脑后叶、左梭状回、左额上回、右尾状核、右额中回、左颞中回、右扣带回等区域的灰质(GM)体积存在差异性(FDR校正,P<0.05)。结论利用VBM软件能够发现LDH慢性期疼痛患者脑灰质和白质存在差异的区域,可以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的价值。
董帅珂赵洪增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磁共振灰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