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焕焕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绒毛膜癌全身广泛转移1例病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绒毛膜癌是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通过血行转移,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诊断和血清中高水平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通过报道1例绒毛膜癌伴有全身广泛转移的病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绒毛膜癌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的选择。
- 赵焕焕靳雅翠李利
- 关键词:绒毛膜癌肺转移脑转移
- 尿液中雌激素代谢产物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高雌激素和激素代谢的不平衡有密切关系。长期的持续的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的暴露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雌二醇属于内源性雌激素,在女性激素表达的生物活性中是最强的一种。随着对雌二醇的深入研究,发现雌激...
- 赵焕焕
- 关键词: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子宫内膜癌尿液LC-MS
- 文献传递
- 阴道成形术患者术后阴道模具使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随访调查阴道成形术后出院患者坚持使用阴道模具的情况,观察影响患者对阴道模具使用依从性的因素,及时提供适当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阴道成形术后阴道模具使用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先天性无阴道患者38例、宫颈癌根治术中同期行阴道延长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接受阴道成形术出院后继续使用阴道模具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随访的方法调查模具的使用情况,探讨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根据模具使用情况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针对性地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结果模具使用依从性差的47例患者中因模具使用中断或方式不当,有6例患者发生阴道局部感染粘连,11例患者发生阴道顶端挛缩狭窄。模具使用依从性好的21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因年龄较小,模具使用方式不当,术后4个月发生阴道顶端粘连闭锁。成形术后患者模具使用的依从性越好,术后并发症越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7,P〈0.05)。阴道成形术后患者阴道模具使用的依从性与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及文化程度均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179,7.433,28.416,8.336;P〈0.05),年龄大、已婚、经济状况好、文化程度高的患者阴道成形术后模具使用的依从性较好。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可以明显提高阴道成形术后阴道模具使用的依从性,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马俊英赵喜娃马俊萍赵焕焕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依从性阴道成形术影响因素
- 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对子宫内膜癌异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2,3’,4,5’-tetramethoxystilbene,TMS)对子宫内膜癌异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建立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TMS组及对照组:TMS组皮下注射10 mg·kg-1·d-1的TMS,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食用橄榄油。用药后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以及裸鼠体质量和各脏器湿重;HE染色法检测裸鼠体内各实质脏器的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1B1(cytochrome P4501B1,CYP1B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及磷酸化ERK(phospho-ERK,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皮下注射TMS后,裸鼠体内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体积(P<0.001)和质量(P=0.03)均明显降低,而裸鼠的饮食、行为、精神状态、大小便和体质量(P=0.275)变化不明显。两组血清中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而且各组裸鼠体内各脏器组织形态均未发现明显病变。移植瘤组织中CYP1B1、ERK和p-ERK蛋白的表达均为弱阳性。结论:TMS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荷瘤动物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 李晓明赵焕焕李俊玉张雪娇卢杰红李利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 4-羟雌二醇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4-羟雌二醇(4-hydroxyestradiol,4-OHE2)是内源性雌激素代谢产物中活性最强的一种,属一种致癌物质。其代谢产物儿茶酚雌激素-3,4-苯醌(CE-3,4-Q)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都具有基因毒性,可与DNA结合,导致DNA的损伤。4-OHE2可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前体(ProMMPs)生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促进肿瘤的转移与发展。4-OHE2可激活细胞核因子(NF-κB)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还可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路线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4-OHE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赵焕焕李利
- 关键词:氧自由基NF-ΚBERK/MAPK
- 2,3',4,5'-甲氧基二苯乙烯对子宫内膜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李晓明赵焕焕李俊玉张雪娇卢杰红李利
- GPER特异性拮抗剂G15对子宫内膜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2021年
-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特异性拮抗剂G15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HEC-1A、KLE侵袭、迁移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划痕愈合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15作用不同时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HEC-1A、KLE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shikawa、HEC-1A、KLE细胞中GPER、MMP9及ER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随着G15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经E2处理的HEC-1A、KLE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增强,而G15对经E2处理的Ishikawa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较弱。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G15可显著抑制E2诱导的HEC-1A、KLE细胞GPER、ERK、MMP9蛋白表达上调。而在Ishikawa细胞中,G15仅能抑制GPER的表达,对ERK、MMP9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G15可抑制经E2处理的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HEC-1A、KLE的迁移能力,且对ER低表达HEC-1A细胞和ER阴性KLE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GPER/ERK/MMP9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GPER特异性拮抗剂G15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新型靶向治疗药物。
- 卢杰红赵焕焕徐娟张春丽邵校张舒李利
- 关键词:GPERERKMMP9
- 吉非替尼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吉非替尼作用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吉非替尼作用48h后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并用倒置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吉非替尼作用细胞48h后细胞内p-Akt、CyclinD1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吉非替尼能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并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升高(P<0.05),而对S期和G2/M期比例无明显影响(P>0.05)。吉非替尼作用48h后,Ishikawa细胞中p-Akt、CyclinD1蛋白表达随着吉非替尼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P<0.05)。结论:吉非替尼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的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Ishikawa的凋亡,导致G0/G1期细胞阻滞,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吉非替尼下调p-Akt蛋白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有关。
- 云聪赵焕焕李利
- 关键词:吉非替尼凋亡P-AKTCYCLIND1
- 复发性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选择及预后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颗粒细胞瘤(ovarian granulosa cell tumor,OGCT)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评估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38例复发性OGCT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后治疗方法及生存情况。结果38例复发性OGCT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62.5个月(12~308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3个月(9~106个月)。复发性OGCT患者的1年生存率92%,3年生存率71.9%,5年生存率55.5%。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病灶数目、复发后手术治疗是复发性OGCT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手术治疗是复发性OGCT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对2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复发性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残留病灶是复发性OGCT患者术后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发性OGCT的化疗敏感性较低,手术是复发性OGCT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完整切除可以降低再次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 陈艳东李俊玉赵焕焕石宁宁李利
- 关键词:预后
-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蛋白介导子宫内膜癌中IL-6/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
- 李利赵焕焕刘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