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琴 作品数:4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黄脊雷蓖蝗胚胎发育阶段的划分 被引量:3 2012年 黄脊雷蓖蝗Rammeacris kiangsu Tsai在各分布区域均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内越冬,是我国的重要森林害虫,给竹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以采自湖南桃江的黄脊雷蓖蝗为材料,对其胚胎形态进行了观察,将其胚胎发育划分为10个阶段.此外,黄脊雷蓖蝗的胚动属于反向移动,在25℃的恒温条件下其胚动主要发生在产卵后45~75 d. 赵琴 贺一原关键词:胚胎发育 中华稻蝗五地理种群的卵滞育强度及生活史模式变异 被引量:11 2009年 为调查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地理适应,自北纬42.3°至20.0°采集了5个地理种群的标本,比较了其子代的卵滞育发生、滞育强度及成虫虫体大小。结果表明:不同的中华稻蝗地理种群显示了不同的光周期和温度反应模式。铁岭、济宁和泗洪种群的滞育不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滞育率均为100%。南方的长沙和海口种群仅部分卵进入滞育,海口种群在短日条件下的滞育率高于长日条件,卵期温度亦对其滞育有较大的影响,而长沙种群的卵滞育仅受卵期温度的调控。长沙和海口种群的卵滞育强度最弱,其次是铁岭种群,中间纬度的济宁和泗洪种群的滞育强度最高。在北方的一化性种群中,滞育强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强。成虫的虫体大小因栖息地纬度的变化而呈现复杂的变异,北方种群的虫体大小与栖息地纬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长沙和海品种群的虫体小于济宁和泗洪种群。结果提示中华稻蝗各种群已形成各自的地理适应机制,纬度梯度在其生活史的形成和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赵琴 朱道弘 阳艳萍 谭荣鹤关键词:中华稻蝗 滞育 光周期 地理变异 黄脊竹蝗生物学及胚胎发育特征的研究 本文以重庆永昌、四川长宁、湖南桃江、广西桂林和广东广宁5个地理种群的黄脊竹蝗为材料,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卵滞育及胚胎发育特征等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
(1)永昌、长宁、桃江、桂林、广宁5地理种群雄若虫均为5龄... 赵琴关键词:黄脊竹蝗 胚胎发育 过冷却点 黄脊雷蓖蝗生物学特性及若虫各龄期雌雄的区分 2012年 黄脊雷蓖蝗Rammeacris kiangsu Tsai是我国的重要森林害虫,给竹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对黄脊雷蓖蝗重庆永昌、四川长宁、湖南桃江及广西桂林种群若虫发育历期、若虫各龄期虫体大小、若虫各龄期外生殖器形态特征及成虫产卵前期等进行了调查,以期为黄脊雷蓖蝗的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25℃的实验室条件下,4种群的雌、雄若虫发育历期分别介于68.3~73.6 d和60.8~64.2 d,种群间雌若虫和雄若虫的发育历期均无显著差异。雄若虫均为5龄,而雌若虫则为部分5龄、部分6龄,永昌、长宁、桃江和桂林种群6龄雌若虫所占比例分别为55.6%、40.0%、27.3%和17.0%。第1~4龄若虫各龄期发育历期介于10~13 d,第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略长,为17 d左右,第6龄雌若虫的发育历期亦较长,达17 d以上。重庆永昌、四川长宁和湖南桃江种群成虫的产卵前均在35 d前后,而纬度较低的广西桂林种群达50 d以上。同时,对各龄期雌、雄若虫的外生殖器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依据外生殖器形态可对若虫各龄期及不同龄期雌、雄若虫进行区分,结合本研究测量的各龄期若虫头幅、后足腿节长等数据,可为黄脊雷蓖蝗的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提供参考。 孙桂霞 赵琴 朱道弘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若虫 发育历期 外生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