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建饶

作品数:159 被引量:64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0篇血液
  • 37篇肾病
  • 35篇血液透析
  • 31篇糖尿
  • 31篇糖尿病
  • 30篇肾功能
  • 29篇糖尿病肾病
  • 17篇肾功能衰竭
  • 17篇肾脏
  • 17篇功能衰竭
  • 16篇肾衰
  • 14篇甲状旁腺
  • 13篇肾性
  • 12篇血管
  • 12篇透析患者
  • 12篇细胞
  • 12篇慢性
  • 9篇慢性肾功能
  • 9篇慢性肾衰
  • 8篇代谢

机构

  • 52篇上海中医药大...
  • 46篇上海市第七人...
  • 43篇上海市静安区...
  • 13篇复旦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解放军第四五...
  • 7篇解放军第45...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455...
  • 3篇上海市东方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闸北区...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55篇路建饶
  • 48篇胡静
  • 47篇陈杰
  • 44篇廖琳
  • 36篇王新华
  • 31篇顾波
  • 27篇张传富
  • 27篇韩海燕
  • 24篇田军
  • 23篇刘文瑞
  • 20篇张金元
  • 18篇易扬
  • 16篇王汉清
  • 15篇武立群
  • 15篇陈秀锋
  • 14篇陈晛
  • 12篇熊重祥
  • 11篇叶景华
  • 11篇陆石
  • 10篇陈秀峰

传媒

  • 14篇中国中西医结...
  • 9篇国际泌尿系统...
  • 7篇中国综合临床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中国血液净化
  • 5篇天津医药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4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临床肾脏病杂...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医学综述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世界中医药
  • 3篇中医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18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108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与西医学治疗比较,在西医学治疗基础上采用自制补肾健脾活血汤进行治疗,以临床症状体征,骨密度,实验室指标尿吡啶酚,尿蛋白定量,24 h尿白蛋白水平及血清骨钙素,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粘附率)评估疗效。结果①中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7%,西医对照组为8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均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水平和24 h尿白蛋白及血糖水平(P<0.05),但中西结合药物治疗后这二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西医治疗后(P<0.05);③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其尿吡啶酚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骨钙素明显上升(P<0.01),西医组治疗后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上升不明显(P>0.05)。结论自制补肾健脾活血汤结合西医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治疗。
李寅徐晶鸿王新华路建饶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
肾小管间质损害对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1997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影响肾功能的最主要因素是肾小管间质损伤,而非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损伤对肾小球功能的影响已成为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机制,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路建饶田军
关键词:肾小管间质损害肾功能病理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组方由黄芪、大黄、胡芦巴、怀牛膝、王不留行、土茯苓和莪术七味中药组成。
张莉君李晓琴王素娟沈玉丽潘蓉蓉朱建勇张春燕路建饶张宏
文献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代谢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脏病和非糖尿病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治疗年限骨代谢和钙磷代谢变化比较,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方法 2006年至2010年期间,随机观察90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和120例老年非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分为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1年、3年、>5年4组,抽取外周血,进行骨钙素、β胶原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磷以及钙磷乘积的观察。结果与血液透析前组相比,老年2型糖尿病肾脏病和非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骨钙素、β胶原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在血液透析1年、3年、>5年组中皆降低,且以血液透析1年组最低(P<0.05);血钙在血液透析1年、3年、>5年组中皆升高(P<0.01);血磷在血液透析1年组中皆下降,在3年组中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磷仍下降,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却升高。与老年非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1年和3年组中骨钙素、β胶原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皆较低,以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3年组差异明显(P<0.05);血钙2者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年限变化,对骨代谢、钙磷代谢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应区别对待。
顾波路建饶易扬王汉青宣怡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骨营养不良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
叶氏升压方脐疗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叶氏升压方脐疗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84例血透相关性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脐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加血液透析治疗加米多君治疗,中药脐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治疗加叶氏升压方脐疗,疗程共12周,观察透析中及透析后低血压发生率、病情严重程度、西医常规措施干预次数、提前中断血液透析次数及患者0周、12周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中药脐疗组透析中及透析后低血压发生率、西医常规措施干预次数、提前中断血液透析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中药脐疗组H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hs-CRP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氏升压方脐疗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性低血压,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其升压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及改善炎症状态有关。
陈晛何立群廖琳路建饶胡静张传富陈杰韩海燕
关键词:脐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应激信号通路参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应激敏感性激酶即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IKK)的关系.方法 选择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时间>3个月的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51例,健康对照组20名.测定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按照该指数将病例分为高IR组和低IR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组血浆的JNK及IKK活性.结果 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低IR组和高IR组的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3.57±1.46和5.01±1.40,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37±1.62) (F=18.17,P=0.000).高IR组的JNK及IKK活性高于低IR组[JNK:(77.54±10.01) μg/L与(56.33±9.72) μg/L,P<0.01),IKK:(321.69±21.23) μg/L与(225.12±19.43) μg/L,P<0.01],且两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JNK:(21.13±4.17)μg/L,IKK:(104.01±14.22) μg/L;P均<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HOMA-IR分别与JNK和IKK活性呈正相关(r=0.67,P<0.01和r=0.61,P<0.01).结论 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与血浆JNK及IKK的活性呈正相关,提示应激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陈秀锋路建饶王新华胡静熊重祥廖琳张传富韩海燕陈杰
关键词:非糖尿病腹膜透析胰岛索抵抗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市解放军第455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和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情稳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86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所有患者于透析前空腹抽血送检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等,同时测定透析后血清尿素氮浓度,记录超滤量、透析后体质量和透析时间,根据公式计算血清白蛋白校正钙(Ac-Ca)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占同期血液透析人口的51.4%。老年组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是原发性高血压,占35.4%,其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分别占21.1%和19.7%。非老年组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占43.2%,其次为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分别占23.7%和12.2%。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的透析龄更短,干体质量更轻,使用维生素D和/或钙剂的患者数更少,收缩压更高,舒张压更低,血清BUN、Scr、P、iPTH、Alb、标准蛋白氮呈现率(nPNA)浓度更低,Hs-CRP更高,低iPTH血症(<150pg/L)的发生率更高(分别达55.8%和3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Hb、AC-Ca和Kt/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血磷、白蛋白和nPNA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现象,其发生可能与年龄、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田军路建饶易扬于秀峙顾波
关键词:老年人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甲状旁腺激素
叶氏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长链非编码RNA PVT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考察叶氏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其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PVT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及糖肾方高、中、低剂量组(10只/组)。除正常组外,小鼠给予ip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2周及处死前测定小鼠随机血糖及24 h尿蛋白量;造模后8周收集血清、摘取肾脏,用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肾脏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水平,用qPCR法检测肾脏PVT1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各项指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肾方干预后,小鼠血糖、24h尿蛋白量、BUN、Scr、TGF-β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方高、中剂量组小鼠PAI-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肾方干预后,PVT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中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P<0.05)。结论叶氏糖肾方具有降低DN小鼠血糖、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PVT1的基因表达,下调细胞因子TGF-β1、PAI-1的水平,进而减少ECM堆积有关。
张传富路建饶刘文瑞陈秀锋王新华胡静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
叶氏糖肾方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从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角度观察叶氏糖肾方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西药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各50例,分别使用西药、中西药和中西药加脐...
路建饶韩海燕陈杰陈秀峰胡静刘文瑞黎雾峰廖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炎性细胞因子肾脏血流动力学
解毒泄浊中药内服外治方案对毒邪蕴结型肾衰竭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内服肾衰方联合肾衰膏脐疗以及降酐合剂灌肠的中医内服外治综合方案对于毒邪蕴结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并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毒邪蕴结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内服外治方案,即每日煎服肾衰方联合隔日1次肾衰膏外敷神阙穴,以及隔日1次降酐合剂保留灌肠,疗程2月,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疗效、肾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变化。结果:两组共完成病例92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45例,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1%,优于对照组的74.5%(P<0.05);治疗组治疗后BUN、Scr、U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e GFR则有所上升(P<0.01);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MCP-1、TNF-α、IL-1β、IL-6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MDA、AGE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毒邪蕴结型肾衰竭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并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这也是该方案的作用机制之一。
陈杰郑颖叶玉妹叶玉妹廖琳胡静张传富韩海燕陈晛刘文瑞路建饶
关键词:肾衰方氧化应激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