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汉前

作品数:88 被引量:500H指数:1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6篇肝炎
  • 30篇重型
  • 25篇慢性
  • 24篇重型肝炎
  • 19篇血浆
  • 19篇血浆置换
  • 16篇人工肝
  • 16篇病毒
  • 15篇衰竭
  • 14篇血浆置换治疗
  • 14篇乙型
  • 13篇血液
  • 11篇肝衰
  • 11篇肝衰竭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慢性重型
  • 10篇护理
  • 9篇预后
  • 9篇慢性乙型
  • 9篇慢性重型肝炎

机构

  • 70篇解放军第30...
  • 7篇解放军302...
  • 5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第三0...
  • 3篇解放军第三○...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第六人...
  • 1篇天津市传染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8篇邢汉前
  • 42篇赵军
  • 41篇辛绍杰
  • 36篇李保森
  • 26篇刘俊微
  • 25篇邹正升
  • 20篇钟志芳
  • 17篇游绍莉
  • 16篇张彬
  • 15篇陈菊梅
  • 11篇沈宏辉
  • 11篇颜丽
  • 11篇高登莲
  • 10篇王开利
  • 9篇王慧芬
  • 8篇王岩
  • 8篇赵鸿
  • 7篇荣义辉
  • 7篇刘艳萍
  • 6篇赵景民

传媒

  • 8篇传染病信息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7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肝脏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护理研究(中...
  • 3篇第三届全国重...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透析与人工器...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第四届国际暨...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4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9篇2002
  • 9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61例临床分析
<正>近年来随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和高效、广谱抗生素及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慢性重型肝炎由于肝功严重障碍,免疫力低下,易并发真菌感染,感染又再次加重肝功衰竭, 促使病情恶化和死亡。本文对我院近...
姚云洁吴贻琛陈继红邢汉前游绍莉辛绍杰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真菌感染
文献传递
乙型重型肝炎多次血浆置换治疗63例(160次)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次血浆置换治疗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3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行反复血浆置换治疗,比较置换前后患者症状、黄疸、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和有效好转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Bil、P Ta 均有不同程度...
游绍莉邢汉前荣义辉王小明赵军王岩辛绍杰
关键词:乙型重型肝炎血浆置换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肝内失平衡细胞因子表达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慢重肝患者肝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其来源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慢重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1例接受肝移...
邹正升李保森徐东平张政福军亮赵景明周光德金磊孙艳林邢汉前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黄磊
关键词:Γ-干扰素白介素-10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文献传递
异常的外周血及肝内浸润免疫活性细胞在慢性乙性重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慢重肝患者外周血及肝内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慢重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流式细胞仪对61例慢重肝患者、21例慢性乙肝患...
邹正升徐东平李保森张政福军亮张辉赵景明周光德金磊刘庆峰邢汉前陈黎明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黄磊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活性细胞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的特点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患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的特点。方法:慢重肝患者61例,乙肝引起的肝硬化26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健康志愿者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自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CD3-/CD16+/CD56+)、NKT细胞(CD3+/CD16+CD56+)等亚群表达百分比,计算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乙肝引起的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相比,慢重肝患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存活者相比,慢重肝死亡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NKT细胞绝对值均有一种降低的趋势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重肝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辛绍杰邹正升李保森赵军徐东平陈黎明邢汉前金磊王福生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淋巴细胞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使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利用日本KURARAY公司产的KM-8900型人工肝治疗仪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治疗开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予适量氢化考的松预防过敏,统计分析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86例193例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共发生皮疹12例次(6.22%),血压一过性下降3例次(1.55%),血液管路部分凝血3例次(1.55%),下肢抽搐2例次(1.04%),无过敏性休克、畏寒、发热及出血发生,其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不影响疗效。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但发生率很低,经对症处理后可治愈。
邢汉前辛绍杰荣毅辉李保森赵军王岩吴亚丽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重型肝炎并发症
134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游绍莉李保森荣义辉陈鹏邢汉前辛绍杰
关键词:肝炎戊型
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 (ALB) 及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 用酶速率法测定135 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及重型肝炎患者的ALB, 用比浊法测定其PTA。结果 在慢性肝炎轻度至中度, PTA 较ALB下降的百分率更高(P< 0.01); 随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各项指标均逐渐下降(P< 0.001), ALB与PTA 间相关系数为0.720(P< 0.001)。结论 PTA较ALB更好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能更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程度,
邢汉前邹正升辛绍杰李保森赵景民
关键词:肝炎白蛋白凝血酶原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
2002年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分析ALSS治疗 99例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过程中共发生皮疹 2 5例 (2 1.93% ) ,血压一过性下降 12例 (10 .5 0 % ) ,血管路部分凝血 6例 (5 .30 % ) ,过敏性休克 3例 (2 .6 0 % ) ,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结论 :应用该ALSS治疗重型肝炎时虽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但只要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均可避免 。
邢汉前李保森辛绍杰张彬生翠娟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重型肝炎并发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时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型重型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统计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115例共243人次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共发生皮疹18人次(7.41%),血压一过性下降10人次(...
邢汉前辛绍杰李保森赵军王岩
关键词:重型肝炎并发症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