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报告
- 2001年
- 孙秀珍邬旭邹春霞付誉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鼻腔鼻窦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邬旭关庆捷李芳白文
- 关键词: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鼻腔鼻窦鼻肿瘤误诊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4
- 2002年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组织中某些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EB病毒、P53基因表达显著增强 ,恶变率较高。刀豆素 A(Con A)、神经酰胺酶预处理花生凝集素 (NA-PNA)免疫组化表明 NIP恶变鳞癌中为强阳性。这些生物学特性为定义 NIP为癌前病变提供依据。John根据内窥镜检查肿瘤在鼻腔的范围 ,和 CT所见提出了探讨能代表疾病严重程度的统一的疾病分期标准。以利于客观地评价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 NIP的疗效 ,及不同的医生所采用的相同的方法的效果。强调术后全部组织做病理检查。
- 邬旭韩德民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鼻肿瘤
- 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 (CD68)、T细胞 (CD45RO)、B细胞 (CD2 0 )和增殖核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 (strept avidinoxidase,SP)法对 50例鼻息肉分别做CD2 0、CD45RO、CD68、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 ,结合常规HE染色切片进行分析。结果 ①CD68+ 细胞在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较嗜中性粒细胞性鼻息肉表达率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②CD45RO、CD2 0在鼻息肉均有阳性表达 ,CD45RO与CD2 0呈负相关 (P =0 0 5) ;③CD68阳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鼻息肉上皮PCNA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鼻息肉上皮的PCNA阳性表达和成纤维细胞PCNA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结论 鼻息肉的形成与炎性细胞浸润密切相关。鼻黏膜局部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异常导致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腺体增生是鼻息肉发生的基础 ,CD68+
- 邬旭王莉芬臧玉华
- 关键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鼻息肉病理学免疫组化法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因素及对策
- 2009年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在组织学上虽为良性肿瘤,但是局部呈侵袭性生长,手术治疗后容易复发,而且有恶变的可能。目前关于其病因、生长、复发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复习近年的有关文献,就与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相关因素及综合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 宣玉明邬旭
- 关键词:乳头状瘤
- 咽异物迁移所致颈部包块的诊治被引量:11
- 2006年
- 咽部异特常见,诊治较容易.但少数病例由咽部迁移他处,常引起漏诊,造成患者痛苦及治疗延误.现将咽部异物迁移导致颈部包块的2例报道如下.
- 邬旭刘璟关庆捷
- 关键词:颈部包块迁移诊治咽异物咽部异物
- 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及鼻眼相关手术148例体会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及鼻眼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内窥镜下行鼻息肉摘除、筛蝶窦及上颌窦开放术等治疗的 14 8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术后经 3~ 12个月随访 ,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治愈率为 70 9% ,总有效率为 94 5% ;鼻中隔矫正术后治愈率 10 0 % ;鼻腔泪道造孔术后治愈率为 87 5% ,有效率 10 0 %。结论 :鼻内窥镜对鼻腔、鼻窦、鼻眼手术具有优越性。
- 孙秀珍刘璟赵连城邬旭陈莲萍
-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孔术鼻窦
- 伴与不伴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的比较
- <正>目的: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尤其年轻人增多。本文就其发病主要因素与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5月—2008年5月突发性耳聋的患者,病程不超过二周,符合诊断标准的并行血液流...
- 付敏别旭赵萍邬旭刘艳娟
- 文献传递
- C/EBPα和CK10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检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CK10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NIP发生、发展及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30例NIP组织、20例鼻息肉(NP)组织和10例正常鼻黏膜(NM)组织中C/EBPα、CK10的表达。结果:1NM、NP与NIP组织中C/EBPα、CK10的阳性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单纯NIP组与不典型增生NIP组中C/EBPα、CK10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NIP组与未复发NIP组中C/EBPα、CK10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NIP组中C/EBPα和CK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1)。结论:C/EBPα、CK10在NIP上皮增殖与分化的调控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C/EBP-α和CK10的高度表达可作为NIP复发的指标。
- 袁益兵孟宪影邬旭
- 关键词:鼻内翻性乳头状瘤CK10
- 54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复发原因,提高对本病的治愈率,强调术后随访中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对54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包括病史、鼻内镜检查、CT检查并按照Krouse确定的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并对手术前影像学评估与术中观察进行对比,研究判定肿瘤原发部位的有效指标,疗效评估包括术后定期随访中内镜检查及结合CT检查结果。结果:54例患者中发病部位以筛窦、鼻腔外侧壁发病率高,累及上颌窦,额隐窝复发率高,中鼻甲未见发病,同时伴癌变占1.85%,无异时癌变。结论:复发原因主要与术前误诊为息肉,手术次数与病变部位有关,累及额隐窝,上颌窦前下壁是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前准确判定肿瘤原发部位及术中彻底切除是治愈本病的最有效手段。术后鼻内镜复查并结合鼻CT检查是评估复发的有效手段。
- 邬旭孙东孟宪影袁益兵
- 关键词:鼻肿瘤乳头状瘤内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