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丽君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小板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 4篇细胞
  • 4篇纤溶
  • 3篇血小板膜
  • 3篇凝血
  • 3篇慢性
  • 3篇急性
  • 2篇心病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血小板膜糖蛋...
  • 2篇血性
  • 2篇抑肽酶
  • 2篇衰竭
  • 2篇糖蛋白
  • 2篇紫癜
  • 2篇阻塞性
  • 2篇肽酶

机构

  • 20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作者

  • 20篇邱丽君
  • 5篇沈霞
  • 4篇王淑香
  • 4篇杨镜明
  • 4篇黄惠民
  • 3篇徐德勤
  • 3篇周琪
  • 3篇许学霖
  • 2篇朱本洪
  • 2篇汪维乐
  • 2篇张伟忠
  • 2篇苏肇伉
  • 2篇陈莹
  • 2篇陶美华
  • 2篇周欣
  • 2篇史桂英
  • 2篇王慧萍
  • 2篇林建海
  • 2篇沈立松
  • 2篇陈宏新

传媒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河南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新药与临床
  • 1篇衡阳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抗凝纤溶因子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抗凝、纤溶因子的变化。方法 :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发作期 (A组 ,32例 ) ,缓解期 (B组 ,30例 )和正常对照 (C组 ,2 6例 )。分别检测各组的血小板粘附率(PAdT) ,聚集率 (PAdT) ,血栓烷B2 (TXB2 ) ,β 血小板球蛋白 (β TG)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 ,6 keto 前列腺素 (6 keto PGF1α) ,抗凝血酶Ⅲ活性 (AT Ⅲ :C) ,纤维蛋白原 (Fg) ,D -二聚体 (DD)。结果 :慢性呼吸衰竭发生时PAdT ,TXB2 ,β TG ,vWF ,6 keto PGF1α,Fg ,D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AgT ,AT Ⅲ :C低于正常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缓解时PAgT继续增高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AgT由低于正常 ,转为高于正常。vWF ,TXB2 ,6 keto PGF1α,Fg ,DD虽较发病时有明显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β TG ,AT Ⅲ :C逐渐降低 ,与正常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发生过程中 ,血小板被激活 ,其粘附释放功能增强 ,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
杨镜明邱丽君王淑香林建海
关键词:慢性呼吸衰竭血小板功能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和触珠蛋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3年
文章对2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测定作出评价(年龄75±8岁)。除了痰细菌培养外,都作了CRP、Hp、ESR、Fg、周围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气分析、体温和胸片检查。26例CRP全部升高,(25.58±15.37μg/ml),经治疗后CRP下降(5.34±2.96pg/ml)(P<0.01),且与白细胞下降之问有一定相互关系(r=0.60,P<0.01)。24例Hp增高(>372mg/dl),16例ESR增高(>12mm/h)。Hp增高例数明显多于ESR增高例数(x^2=6.93 P<0.01)。ESR增高者Hp全部增高,二者增高值间有一定相互关系(r=0.54,P<0.05)。老年COPD急性加重时,CRP是敏感和可靠的早期客观炎症指标。Hp是稳定和敏感的活动性炎症指标。
朱本洪沈霞邱丽君陶美华徐德勤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C反应蛋白
抑肽酶对血小板粘附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991年
在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尿激酶后,激活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率下降到对照值的31.7%,表明血小板粘附功能受到明显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活化的纤溶系统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Ⅰ受体的水解有关。事先经抑肽酶孵育的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相同浓度的尿激酶,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率下降不明显,表明抑肽酶可有效地抑制尿激酶的损伤作用,保护血小板的粘附功能。
黄惠民张伟忠丁文祥苏肇伉徐德勤邱丽君应春梅
关键词:抑肽酶血小板粘附尿激酶纤溶
化疗药物对急性白血病纤溶系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2000年
周欣杨镜明邱丽君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学疗法血管内皮细胞
t-PA及PAI活性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
1997年
t-PA及PAI活性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许学霖李倩邱丽君王淑香陈文高我院自1995年8月~1996年7月对入院3~5d内,经CT诊断的缺血性卒中80例,出血性卒中40例,冠心病24例,肺心病23例,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抑制物(PA...
许学霖李倩邱丽君王淑香陈文高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CT
脑血管病与高凝状态的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16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出血组48例、脑梗死组39例、腔隙梗死组29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1(ET-1)、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应用Claus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Fg),并比较各指标在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纽(n=40)间的差异。结果各项指标,除腔隙性梗死组的ET-1、TFPI外,与对照组比较,脑血管病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与腔隙梗死组比较,除vWF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比较,除TF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存在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的激活,脑梗死和腔隙梗死各项指标的异常程度与梗死的面积大小相一致。脑血管病患者均存在有高凝状态,特别是脑出血患者同样存在着高凝状态。
邱丽君汪维乐周琪沈霞
关键词:脑血管病高凝状态凝血因子脑梗死
藻酸双酯钠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体外血栓及流变学影响
1992年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65±7a)给藻酸双酯钠100mg,静滴,qd×10-14d,接着50mg,tid,po维持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外血栓各指标(长度,湿重,干重)有显著差异(P<0.05)。血液粘度各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率、血沉、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反映血液高凝状态,体外血栓比血液粘度灵敏。
许学霖徐德琴吴萍王慧萍邱丽君
关键词:药物疗法脑缺血流变学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研究
2001年
周欣邱丽君林建海杨镜明
关键词:呼吸衰竭血小板标本采集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T-Ⅲ:Ag和FN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T-Ⅲ:Ag和FN的关系作出评价。21例AT-Ⅲ:Ag降低(<22.96mg%)。10例FN降低(<185μg/ml),FN降低者其AT-Ⅲ:Ag值均降低。FN降低者和正常者其AT-Ⅲ:Ag分别为12.45±2.86mg%和22.23±4.87mg%(P<0.01)。AT-Ⅲ:Ag和FN值间有一定相互关系(r=0.61 P<0.01)。认为在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炎症、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促使血栓前状态发生和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AT-Ⅲ:Ag可作为早期预测血栓前状态的客观指标。
朱本洪徐德勤沈霞邱丽君陶美华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纤维连接蛋白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及CD63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的血小板CD6 2P(α -颗粒糖蛋白 )、CD6 3(溶酶体膜糖蛋白 )表达。结果  (1)ITP患者的CD6 2P、CD6 3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 )患者CD6 2P的表达与CD6 3、PAIgG、PAIgM呈正的直线相关 ,与Plt呈负的直线相关 ,与PAIgA为零相关 ;(3)患者CD6 3的表达与PAIgG、PAIgA、PAIgM呈正的直线相关 ,与Plt为零相关。结论  (1)部分血小板相关抗体能激活血小板 ;(2 )CD6
肖若冰周铭陈宏新邱丽君杨镜明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流式细胞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