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266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电影产业生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产业生态是借用生态学与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交织而成的跨学科理论,可为研究电影产业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与崭新视角。电影产业生态系统是由其内生系统与外生系统共同构成,其中内生系统包含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影院以及消费者等,而外生系统则包括科学技术、政策法规、金融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内生系统与外生系统一起构建起了电影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同时,整体性、关联性与增值性是电影产业生态共生系统的主要表征,其运行机制则主要从共生单元与共生关系两大层面来具体体现。
- 李泽华林燕邵明华
- 关键词:电影产业生态系统
- “安乐窝”的文化阐释--对于邵雍话语及其语境的学术考察被引量:2
- 2012年
- "安乐窝"是北宋体制外士人邵雍的一个独创性话语。这个话语看似简单质朴,其实根源于深刻的时代背景,反映着北宋社会诸多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安乐窝"话语是北宋政治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表现,而这则源于宋初政治的文明化、理性化的深刻浸润;其次,"安乐窝"话语是北宋士人良好生活境遇的愉悦表达,而这则源于北宋统治者"以儒治国"的为政理念;再次,"安乐窝"话语是邵雍对儒道两家的"安乐"思想兼收并蓄的产物,而这则源于北宋儒释道融合的社会环境;最后,"安乐窝"话语与洛阳密不可分,洛阳浓厚的人文氛围为"安乐窝"话语的传播提供了先天之便利。
- 邵明华
- 关键词:北宋语境
- 安史之乱后唐朝京西北边防线的重建和巩固被引量:4
- 2007年
-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西北地区边防军大规模内调参加平叛,吐蕃则乘势将河西、陇右之地侵为己有,并一度侵占唐都长安,唐朝原先构筑的京西北边体系彻底崩溃。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重新构建京西北边防线,形成了以神策军为主力的京西北八镇防御格局。这一格局在代宗时期艰难重建,德宗时期初步巩固,宪宗至穆宗时期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 邵明华
- 关键词:安史之乱唐蕃关系
- 红色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系统研究--基于对山东沂蒙的考察被引量:1
- 2021年
- 新时代,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文化赋能推动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正逐渐成为文旅经济的热点。基于此,本文将共生理论嵌入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共生分析框架,选定山东沂蒙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新时期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灵魂的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分析两者共生基础与问题,探讨沂蒙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系统实现路径,为我国区域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 邵明华刘鹏
- 关键词:沂蒙精神红色旅游
- 场景赋能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多维路径被引量:24
- 2022年
- 红色文化旅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是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动力,也是不断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新场景培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以场景理论为基础,依据红色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与发展特征,构建“新场景—新行为—新价值—场景再应用”的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从“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维度阐明场景理论与红色文化旅游之间的内在联结,重新审视当前我国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提出构建红色历史记忆与空间想象、推动全面立体式讲述红色故事,增强红色文化旅游交互式体验,推进红色文旅场景精准匹配的发展路径,为实现红色文化旅游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思路借鉴。
- 邵明华杨甜甜
- 关键词:理论逻辑
- 安史之乱后唐朝京西北边防线的重建和巩固
- 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王朝的整体军事战略部署,唐军被迫从西北内调。正值极盛时期的吐蕃王国乘机东进,迅速占领了河西、陇右地区,关中腹地暴露在吐蕃军队的兵锋之下。广德元年(763年)十月京师长安被吐蕃军队占领,代宗逃往陕州,唐朝原...
- 邵明华
- 关键词:安史之乱唐蕃关系
- 文献传递
- 《大中华赋》被译成六种文字
- 2014年
- 刘长允先生所著《大中华赋》,原文初次发表于2009年11月4日的《人民日报》,一经刊发,即引起广泛关注。文章相继被香港《大公报》、《新华文摘》、《中国历史评论》、《华尔街日报》、《中日商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广泛转载;知名历史学者和全国语文教学权威专家均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海外版以《盛世作赋乐担当》为题,对作者及其《大中华赋》进行了专门报道;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先生曾全文朗诵该文;一些书法家将该赋写成书法长卷,并有一些中小学将之作为教辅材料,等等。2010年3月。
- 邵明华
- 关键词:文字中国民族中华民族出版
- 数字技术何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基于文化产业视角被引量:3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总和。它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本体层面的存在状态、主体层面的生产状态与客体层面的接受状态3种样态。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两大文化形态之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重要表征。在文化产业视角下,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具有特定逻辑。数字技术可以提升文化业态、文化资源转化效率,提高文化产业内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业态融合效能。在文化产业实践中,数字技术重塑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3种呈现状态。在文化形态本体存在层面,数字技术加快文化产品类型创新,实现文化形态多样化;在文化形态生产层面,数字技术调整文化产业生产关系,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在文化形态接受层面,数字技术变革文化消费装置体系,营造沉浸文化体验。同时,在文化产业实践中,我们需时刻警惕文化悲剧、关注技术伦理,防范文化形态建构中的数字风险。
- 邵明华高洋
- 关键词:数字技术文化产业
- 邵雍交游研究——关于北宋士人交游的个案研究
- 北宋开国实施“崇文抑武”、“以儒治国”的方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礼儒士,士大夫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较前代大有提升。正是这种政治优越感和经济的优厚待遇使得北宋士大夫较以往朝代更有尊严,因此他们对生活便有着良好的预期。北...
- 邵明华
- 关键词:官僚体制环境保障社会关系
- 文献传递
- 韩国城市民俗学动向探析——以京仁地区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城市民俗学作为韩国民俗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经历了一个逐渐被认可的演进过程。学界从最初对城乡二元论的认知,到后来形成的城乡一元论观念,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空间格局的出现而逐渐转变的,从而为韩国城市民俗学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野。京仁地区作为首都圈,其城乡变迁态势成为韩国城市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现场。韩国城市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城市民俗学的探索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 李泽华林燕邵明华
- 关键词:韩国社会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