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永

作品数:20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4篇转染
  • 4篇腺相关病毒
  • 4篇近交系
  • 4篇近交系大鼠
  • 4篇基因
  • 4篇基因转染
  • 4篇肝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程序性死亡
  • 3篇程序性死亡配...
  • 3篇程序性死亡配...
  • 2篇胆道
  • 2篇移植肝
  • 2篇日本大耳兔
  • 2篇手术
  • 2篇排斥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机构

  • 11篇徐州医学院附...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0篇邵永
  • 8篇董家鸿
  • 6篇朱孝成
  • 6篇王槐志
  • 5篇别平
  • 4篇王曙光
  • 4篇张玉君
  • 4篇李超
  • 3篇李晓武
  • 3篇孟松
  • 3篇魏宁
  • 3篇王辉
  • 3篇时林森
  • 2篇倪斌
  • 2篇陈永文
  • 2篇梁绍勇
  • 2篇马正伟
  • 2篇李昆
  • 2篇洪健
  • 2篇姚立彬

传媒

  • 7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消化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例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在介入术中或术后1~2天股静脉(均为右侧)穿刺处出现搏动性肿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显示瘤体大小(长径×短径)为1.2 cm×0.6 cm^10.4 cm×4.8 cm.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瘤内凝血酶注射治疗.结果 5例接受超声定位下加压治疗者,时间持续20~40 min,瘤颈闭合和瘤体内血栓形成;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瘤内凝血酶注射术(瘤体大小为2.5 cm×1.6 cm、3.8 cm×2.1 cm和10.4 cm×4.8 cm),其中1例1次成功封闭瘤腔,2例行2次凝血酶注射并持续压迫瘤腔直至愈合,总剂量分别为200 U、300 U和800 U,术后未发生远端动脉栓塞、过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超声引导下加压、瘤体内注射凝血酶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邵永魏宁徐浩祖茂衡王兴田冯栋栋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股静脉凝血酶
日本大耳兔耐受常温胆道缺血最大安全时限的实验研究
缺血再灌注是肝移植和肝胆外科中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它对肝脏和胆道系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结构特殊的胆道,往往是热缺血、冷缺血及再灌注等所致损伤的重要靶组织。胆道I/R主要表现在对胆管壁和胆管细胞的损伤,会造成胆道...
邵永
关键词:动物模型能量代谢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直肠肿瘤切缘多功能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肠肿瘤切缘多功能定位器,包括中空管(3)、定位环(1)和测距环(2),定位环(1)和测距环(2)设置在中空管(3)内部,定位环(1)位于中空管(3)一端边缘,测距环(2)与定位环(1)相距两厘米。中空...
朱孝成邵永李超姚立彬孟松王辉时林森
文献传递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失误的教训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疗失误 ,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以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方法  2 0例小腿及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予深筋膜切开减压术和 (或 )截肢术 ,其中 1例患者予 3次深筋膜切开减压术 +坏死组织清除术 ,术后常规予抗感染、扩血管、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  1 9例患者截肢 ,1例患肢保存完好 ,功能良好。结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密切观察、早期彻底减压 ,以降低致死率、致残率。
邵永冯虎张允刚肖光第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截肢术诊疗失误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D-L1基因在大鼠移植肝中的表达
2008年
目的探讨供肝转染PD-L1-AAV2-RFP后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近交系BN大鼠随机分3组:同基因肝移植组(ISO组)、腺相关病毒空载体组(AAV组)、基因转染组(PD-L1组),每组6对。ISO组供肝冷保存期经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保存2h后采用改良"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AAV、PD-L1组所用灌注液分别为AAV2-RFP空病毒颗粒和PD-L1-AAV2-RFP(1×1011v.g./只)。术后7、14d各取3只大鼠采血测定肝功能,取肝组织即刻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FP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D-L1蛋白的表达。结果3组术后7d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增高,14d后基本恢复正常,各组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在荧光显微镜下AAV、PD-L1组移植肝可见少量而微弱的红色荧光,14d可见高亮度的红色荧光,而各组肝外组织及ISO组各时段均未见红色荧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未转染组PD-L1蛋白均微弱表达,而PD-L1转染7d后随时间延长靶基因表达逐渐增强(P<0.05)。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体外冷保存期经门静脉途径供肝转染PD-L1,可以使PD-L1基因在肝内获得安全、有效的表达。
邵永董家鸿王槐志王曙光别平李晓武张玉君陈永文倪兵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肝移植基因转染
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反应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并观察其排斥反应的规律。方法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G1(BN-BN)、G2(SD-Wistar)和G3(LEW-BN)3组,每组18对。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一般情况,生存期,术后第3、7、14、21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移植肝病理学变化,根据Banff标准判断排斥反应强度。结果G1、G2大鼠1月存活率为100%;G3大鼠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第3天始发生,第7天后逐渐加重,第14天达到高峰,除并发症致死外,余大鼠均在20天内死于Ⅲ级排斥反应。G3术后各时相点ALT、TBIL均明显高于G1、G2(P<0.05)。G3移植肝病理检查呈典型的排斥反应,而G1、G2没有。结论LEW-BN大鼠组合为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但近交系大鼠手术耐受性差,建模难度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模型成功的关键。
邵永董家鸿王曙光别平李晓武王槐志张玉君李昆
关键词:肝移植近交系大鼠
经T管介入治疗胆管疾病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T管途径介入治疗胆管疾病外科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2年12月因胆管疾病接受外科手术并留置T管引流后继发胆管狭窄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5~70岁,平均57.4岁。原发疾病分别为肝门部胆管癌8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囊癌5例。经T管造影证实,12例T管短臂下支开口狭窄或梗阻,5例T管上支和下支均狭窄或梗阻,1例T管上支开口狭窄,1例T管上支开113狭窄和胆管瘘继发胆汁瘤。所有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经T管途径予以介入治疗。结果6例经T管下支置人多侧孔导管予以胆汁内引流,4例经T管上支置入pigtail导管予以外引流,3例经T管置入球囊导管扩张上、下支狭窄,2例经T管下支置人镍钛合金胆管支架,2例经T管下支置入镍钛合金可回收胆管支架,1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联合经T管置入导管行胆汁内转流,1例经T管置入导管引流胆汁瘤并予弹簧圈栓塞胆管瘘。术后胆管梗阻症状明显缓解,随访1—6个月,2例因肿瘤衰竭死亡;2例患者出现再狭窄,予以再次PTCD引流。结论对于胆管疾病外科术后留置T管再发胆管狭窄的患者,可经T管途径采用置管引流、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介入技术再次治疗,该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微创。
邵永魏宁朱孝成
关键词:黄疸胆管球囊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研究背景 器官移植后器官功能维持的主要障碍是术后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的毒性。基因治疗为肝移植领域供肝抵抗移植后排斥反应和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将免疫调节基因导入移植肝内,使其表达致耐受分子,产生能抑制受体免疫...
邵永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腺相关病毒基因转染急性排斥反应近交系大鼠
文献传递
七叶皂苷钠促进腹部术后切口愈合及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腹部术后切口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术前准备及术后综合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前12 h将七叶皂苷钠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共用6 d。观察两组腹部切口水肿程度及术后排气、排便、肠鸣音的变化。结果术后6 d,观察组切口无水肿9例、对照组4例,两组切口水肿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及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邵永魏宁朱孝成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切口水肿胃肠功能
程序性死亡配体-1基因转染对大鼠肝移植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观察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基因转染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17、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等的影响.方法 96只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等基因组(G1)、同种异体组(G2)、空载体组(G3)和转染组(G4),每组12对.通过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采用夹闭法将PD-L1-AAV2-红色荧光蛋白(RFP)转染供肝,观察大鼠中位生存时间(MS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受体移植肝IL-10、IL-17、INF-γ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G1组全部存活;G2、G3组MST分别为18(17 ~20)、18(17~19) d;G4组显著延长了其存活(MST 29 d)(P<0.05).术后14d G4组肝功能及病理变化与7d G2、G3组相似.除G1组1NF-γ无表达外,余组移植肝INF-γ与IL-17表达类似.G1组术后7 d IL-17水平明显升高,后渐降至28.9 ng/g,仍高于3d;G2、G3组移植肝INF-γ、IL-17水平3d高表达,并渐增强,均在14d达峰值418.6、382.9 ng/g.而G4组虽高表达,但其幅度及浓度均低于G2、G3组,除G4组3d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各组移植肝TGF-β1与IL-I0表达类似,G1组术后3d升高至170.2、106.2 ng/g,后渐降,但仍高于G2、G3组;而G4组术后3d高表达,14d达峰值564.1、614.9 ng/g,除G4组3d外,各组TGF-β1、IL-10均高于G2、G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V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可延长移植肝的存活,其机制可能是基因转染增强了PD-L1/PD-1信号通路,在上调IL-10、TGF-β1表达的同时,下调INF-γ、IL-17的表达,从而发挥对移植肝的保护作用.
邵永王槐志董家鸿别平张玉君倪斌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腺相关病毒基因转染近交系大鼠细胞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