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运辉

作品数:114 被引量:44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0篇小麦
  • 28篇冬小麦
  • 21篇播种
  • 18篇水分
  • 14篇玉米
  • 13篇栽培
  • 13篇水分利用
  • 12篇叶绿
  • 12篇叶绿素
  • 12篇土壤
  • 11篇播种机
  • 9篇叶绿素荧光
  • 9篇起垄
  • 9篇垄作
  • 9篇光合特性
  • 7篇一体机
  • 6篇生理特性
  • 6篇配施
  • 5篇调节剂
  • 5篇植物

机构

  • 109篇河南省农业科...
  • 12篇河南农业大学
  • 8篇河南省农作物...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洛阳农林科学...
  • 2篇黄泛区农场
  • 2篇商丘市农林科...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睢县农业局
  • 1篇安阳市农业局

作者

  • 114篇邵运辉
  • 88篇岳俊芹
  • 79篇方保停
  • 72篇秦峰
  • 69篇李向东
  • 69篇张德奇
  • 59篇王汉芳
  • 55篇杨程
  • 29篇马富举
  • 22篇吕凤荣
  • 21篇时艳华
  • 20篇程红建
  • 20篇郑飞
  • 10篇陈远凯
  • 9篇吕风荣
  • 9篇李俊红
  • 8篇汪庆昌
  • 7篇张桂堂
  • 6篇金先春
  • 5篇张美微

传媒

  • 14篇河南农业科学
  • 12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作物杂志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耕作与栽培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小麦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1篇2022
  • 11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健”的增产效果及增产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测定小麦植株成产要素、碳氮代谢以及籽粒活性等指标,对安全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健"的增产效果以及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健"运用在不同类型的品种上均有利于产量的增加,且碳氮代谢合理、籽粒活性增强。
邵运辉岳俊芹郑飞秦峰
关键词:生长调节剂增产
不同施磷水平对小麦光合特性、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究旨在探讨较高磷地力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群体冠层分布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施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1-2013年度在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进行,采用小区试验,小...
岳俊芹李向东张德奇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吕风荣杨程马富举秦峰
关键词:小麦施磷水平光合特性冠层结构作物产量
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为了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针对小麦早春灌水较早的现象,以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设置早春起身期、拔节期灌第1水和全生育期不灌水3个处理,研究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相比,起身期和拔节期灌水分别增加耗水量16.77%和14.7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13%和19.38%,显著增加了成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对穗粒数影响较小;早春灌水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和边际效应以拔节期灌水高于起身期灌水,分别提高5.52%和29.6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因此,适时延迟灌早春第1水,能够改善小麦耗水特性、提高籽粒产量。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关键词:早春小麦灌水时期水分利用
自释放式花生起垄播种施肥一体机
本发明属于花生播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释放式花生起垄播种施肥一体机,利用涡轮蜗杆传动结构代替链轮,提高了动力传动的精度,同时在外壳内增设了内壳,内壳的内部空间作为种子的中间存储区域,避免种子与转盘之间产生非必要的接...
邵运辉岳俊芹秦峰李向东张盼盼韩雪莹邵雨辰王汉芳方保停张德奇程红建武佳雯赵双锁张桂堂杨程靳海洋时艳华崔静宇孙治安孔之明
文献传递
小麦田间测产和实际产量转换系数实证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小麦田间测产与实际产量的折算系数长期以来一直采用0.85,但是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发现实打验收和实收产量往往高于这一系数折算后的理论产量,导致在测产系数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幅度上颇存争议。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利用连续7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结果,结合大田取样测产和实打收获案例,对田间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之间的转换系数(即测产系数)进行了系统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实测千粒重进行产量估算时,测产系数平均为0.85,而使用常年千粒重时平均为0.92。由于千粒重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因此建议在田间理论测产中使用当年实测千粒重时,折算系数采用0.85;使用常年千粒重时,测产系数采用0.90。
李向东吕风荣张德奇杨程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马富举秦峰
关键词:小麦穗粒数千粒重
豫南雨养区近15年小麦生产能力提升原因分析与技术对策——以西平县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研究小麦生产能力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实现小麦生产水平年际间的稳定和持续提高,以西平县为例,通过对15年气象因子和小麦生产情况的系统分析,结合多年定位丰产高效栽培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近15年来豫南雨养区小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与气象因子变化和栽培技术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5年来豫南雨养区小麦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布局优化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半冬性品种比春性品种的产量潜力高399.6kg/hm2(增幅5.48%);0~10cm土壤水分含量覆盖比不覆盖和常规翻耕处理均高2.75个百分点,比旋耕3.2个百分点;通过防治蚜虫、赤霉病、纹枯病和叶枯病措施,产量分别提高7.7%、10.2%、5.2%和6.6%。因此,提出以合理品种布局和优化播期播量为基础,自然降水高效利用和病虫害综合防治为关键技术的豫南雨养区小麦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途径。
谢耀丽张德奇李向东王汉芳方保停邵运辉岳俊琴吕凤荣周广有
关键词:气候小麦生产高产高效
高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机构的伤害机制被引量:6
2022年
高温胁迫下小麦光合能力下降是影响小麦灌浆和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探明高温对小麦旗叶光合机构的伤害机制有助于小麦高温抗性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选取35个河南省不同年代的主栽小麦品种,在离体条件下采用快速叶绿素荧光、820 nm光反射、延迟荧光同步测定的方法,对不同温度(22℃,30℃,38℃)处理下所有小麦品种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相关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首先根据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对高温的敏感程度将35个小麦品种分为高温不敏感(G1)和高温敏感(G2)两种类型,然后对所测参数分别平均,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两种类型小麦品种光系统Ⅱ(PSⅡ)的光能捕获效率、吸收的光能推动电子传递到初级醌受体(Q_(A))下游和光系统Ⅰ(PSⅠ)末端的效率、质体醌(PQ)库的再还原能力高温下均显著下降,但G2小麦品种下降幅度更大;两种类型小麦品种PSⅠ活性均不受影响,但G2小麦品种PSⅠ供体侧电子传递活性下降幅度大于G1小麦品种。通过3种研究方法的相互补充和印证,最终表明PSⅡ反应中心活性、PSⅡ光能的捕获和Q_(A)向下游传递电子的能力的差异是导致两种类型小麦品种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PSⅡ供体侧和PSⅠ活性对小麦光系统Ⅱ高温抗性没有直接影响。该研究对未来冬小麦抗高温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参考。
杨程李向东杜思梦张德奇时艳华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程红建位芳
关键词:高温光合机构延迟荧光冬小麦
一种小麦抗寒诱导剂及其施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抗寒诱导剂及其施用方法,所述小麦抗寒诱导剂是由双氧水、水杨酸、吐温和水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升小麦抗寒诱导剂中各组分的含量为:双氧水80mg-200mg、水杨酸200mg-350mg、吐温80mg-150...
方保停李向东邵运辉王汉芳岳俊芹张德奇秦峰吕凤荣杨程马富举
文献传递
冬小麦灌浆后期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及其对施氮量响应被引量:9
2011年
为明确郑麦366高产生理基础,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郑麦366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0-240 kg.hm-2增施氮肥能够提高旗叶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调节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改善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旗叶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提高籽粒产量;施氮量大于240 kg.hm-2,不同程度地降低旗叶光合性能和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施氮量约240kg.hm-2。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雷振生吴政卿秦峰
关键词:施氮量光合特性光响应曲线
不同播种方式对耕层土壤水分及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06年
研究了播种方式对不同耕层水分及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土壤踏实,水分下渗后不易散失,保水能力强;直播麦田的土壤疏松,表层水分容易散失,而且下渗也快,水分不易保存;2种播种方式都能使小麦旗叶保持较高的绿色持续期,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沟播小麦的根系下层分布比例较大,单位重量的根不仅能支撑较重的地上部,也能承担较多穗数和粒重;沟播产量大于直播,增产约8.4%。
岳俊芹邵运辉陈远凯秦峰李巍金先春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方式生理特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