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明旭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化工
  • 2篇应用化学
  • 2篇应用型人才
  • 1篇电化学脱硫
  • 1篇乙烯
  • 1篇乙烯酯
  • 1篇以学生为中心
  • 1篇英语
  • 1篇应用化学专业
  • 1篇有机硫
  • 1篇色素
  • 1篇色素提取
  • 1篇酸根
  • 1篇天然黄色素
  • 1篇全程化
  • 1篇专业教学
  • 1篇专业英语
  • 1篇脱硫
  • 1篇稳定性

机构

  • 9篇沈阳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邹明旭
  • 7篇张晓娟
  • 5篇贾长英
  • 4篇李辉
  • 4篇程贵刚
  • 3篇王凤洁
  • 2篇王永杰
  • 2篇王艳玲
  • 1篇孙明珠
  • 1篇虞琦
  • 1篇沈国良
  • 1篇李良
  • 1篇马少君
  • 1篇唐丽华
  • 1篇王志明
  • 1篇潘玉钰

传媒

  • 3篇广州化工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煤炭转化
  • 1篇农业机械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巴旦杏壳天然黄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巴旦杏壳是巴旦杏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利用水/乙醇为浸提剂,在75℃,浸提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 g∶15 mL条件下,可提取巴旦杏壳黄色素及木质素。对提取出的黄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壳黄色素在避光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日光照射会影响黄色素稳定性;杏壳黄色素在一定温度下稳定性较好,但当温度达到85℃时,吸光度明显下降;蔗糖、pH对杏壳黄色素稳定性有影响;Na+、K、Ca2+、Mg2+等金属离子对杏壳黄色素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而Cu2+、Al3+对杏壳黄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氧化剂对杏壳黄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还原剂Vc对杏壳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
王凤洁沈国良李良马少君程贵刚邹明旭
关键词:天然黄色素稳定性
大豆分离蛋白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的反应条件研究
2013年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巯基乙醇为蛋白质改性剂,在浓度为8mol/L尿素溶液中进行了大豆分离蛋白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引发剂浓度14mmol/L和单体浓度0.3mol/L。
邹明旭程贵刚张晓娟王凤洁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
全程化多方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2020年
针对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从入学教育与专业导论课程开始,构建一个全程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培养、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张晓娟潘玉钰贾长英李辉程贵刚邹明旭王凤洁
关键词:创新创业应用化学
化工类专业教学中素质培养的设计与实践
2023年
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化工类教学全过程,以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受体,以精细化学品分析技术课程为实践载体,采用“分析学情-融入要素-设计问题-混合实施”的教学设计过程与教学模式,探索在化工类专业教学中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模式,提出人为本、德为先、素质情感协同发展的素质要素,以期为化工类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贾长英张晓娟杨振声王艳玲王永杰邹明旭李辉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CDIO理念改革精细化工反应过程与设备理论教学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针对精细化工反应过程与设备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教学中采取:根据行业特点调整课程内容、以产品为主线分析,设计反应器、现场实物参观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实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等措施对课程进行改革。
张晓娟邹明旭程贵刚王永杰
关键词:CDIO教学改革理论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培养化工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共识。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内涵,提出"尊重主体性与差异性,注重引导性与设计可行性,保持启发性,激励创新性"教学设计原则,提出"技术类课程混合式、语言类课程交流式和实训类课程轮岗式"教学模式,可为地方本科高校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贾长英张晓娟李辉杨振声王艳玲邹明旭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探索
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与实践被引量:2
2018年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应用化学(精细化工方向)专业是辽宁省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建设的示范专业之一。本文基于国内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规格特征,提出了"诚信担当育品德、精通专业铸特色和踏实严谨以践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培养与实践探索,并进行了课程体系的重构和实践模式研究,对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贾长英张晓娟李辉邹明旭魏如振
酸根离子对精煤电化学脱硫及煤质的影响
2021年
以山西安邑煤经洗选后含较高有机硫的精煤为原料,将其磨制后悬浮在NaBr-HCl,NaBr-HNO_(3),NaBr-H_(2)SO_(4)三种电解质体系中,调节不同pH值进行电化学脱硫,通过电极反应产生活性氧对电解液中悬浮的煤颗粒进行间接氧化脱硫,利用TGA,FTIR,EDS等方法分析脱硫条件对煤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量NaBr与pH值为1~6的不同酸配制的电解质环境下电化学脱硫效果不同,不同脱硫环境对煤质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别。NaBr分别与HCl,HNO_(3),H_(2)SO_(4)三种酸配制的电解质对煤浆的脱硫率都明显好于只有NaBr为电解质条件下的脱硫率。同一种酸在不同的pH下和不同酸在相同的pH下脱硫效果均不同,强酸环境下脱硫率高;但就对煤质的破坏程度而言,在pH=6的弱酸性环境下电解,煤结构保持较好。对Cl^(-),NO^(-)_(3),SO^(2-)_(4)酸根离子参与反应的不同程度进行研究,发现煤样在三种酸的弱酸性电解质中脱硫后氧的相对含量都有所增加,碳的相对含量减小,煤的热值降低,但燃烧性能变好。HCl环境下电解脱硫会发生Cl的取代反应,H_(2)SO_(4)环境下氧含量增加幅度较大,煤品质严重下降,HNO_(3)环境下能有效脱除精煤中的有机硫,同时煤的原有特性基本不变,灰分有所降低。
虞琦张勇王唤唤邹明旭孙明珠
关键词:精煤有机硫脱硫
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与实践被引量:11
2014年
化工专业英语是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文结合化学化工专业特点,总结出追根溯源、寻找规律,抓住规律、夯实基础,把握术语、准确翻译等教学体会。教改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获取最新科技信息和运用科技语言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科技文献准确翻译能力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贾长英唐丽华张晓娟邹明旭王志明
关键词:化工专业英语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