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仰明

作品数:39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哮喘
  • 16篇儿童
  • 12篇气道
  • 11篇气管
  • 10篇支气管
  • 10篇哮喘大鼠
  • 9篇气道重塑
  • 6篇细胞
  • 6篇结核
  • 5篇蛋白
  • 5篇哮喘气道
  • 4篇年幼
  • 4篇哮喘气道重塑
  • 4篇激素
  • 3篇道炎症
  • 3篇地奈德
  • 3篇信号
  • 3篇炎症
  • 3篇支气管肺发育...
  • 3篇随访

机构

  • 2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1篇温州医科大学
  • 6篇温州医学院附...
  • 5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宁波市妇女儿...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弗吉尼亚大学

作者

  • 39篇郑仰明
  • 20篇李昌崇
  • 19篇张海邻
  • 14篇管小俊
  • 12篇张维溪
  • 11篇苏苗赏
  • 8篇罗运春
  • 7篇胡晓光
  • 5篇蔡晓红
  • 4篇叶乐平
  • 4篇董琳
  • 3篇陈鲜威
  • 3篇郑吉善
  • 3篇汤从容
  • 3篇林剑
  • 3篇曹高忠
  • 3篇胡卢丰
  • 3篇陈尚琴
  • 2篇崇蕾
  • 2篇魏利敏

传媒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2006(第...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温州人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RK信号转导途径在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作用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不同时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ernal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的磷酸化与c-Fos表达,以探讨ERK信号转导途径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
管小俊李昌崇苏苗赏郑仰明
文献传递
莪术油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非那西丁及其代谢产物的液质联用检测法,研究莪术油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柱为XDB-C18(150mm×2.1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流速:0.4mL.min-1,柱温:30℃,以多反应监测方式采集数据。以非那西丁为探针药物,采用体外实验,实验组给予莪术油,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评价药物代谢酶CYP1A2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非那西丁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1600ng.mL-1(r=0.9973)、3-2000ng.mL-1(r=0.9973)。实验组测得的扑热息痛/非那西丁的比值:11.30±0.71,对照组:9.60±1.04,t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法可用于检测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液中非那西丁及其代谢物浓度。莪术油对大鼠肝CYP1A2酶的活性,有体外诱导作用。
曹高忠郑仰明胡卢丰李军伟汤从容叶晓兰
关键词:CYP1A2莪术油非那西丁探针
儿童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研究
叶乐平夏晓东张海邻张维溪戴欢李孟荣李昌崇林剑林立梁亚峰罗运春胡晓光苏苗赏蔡晓红赵伟郑仰明郑晓群项蔷薇
该项目发表论文18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pubmed收录24篇(含中华系列16篇),其它中华系列15篇,其它核心期刊35篇,述评类文章9篇。主编《儿童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为国内首本儿童哮喘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的...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
TLR4信号转导途径在年幼期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变化及其对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哮喘组(B)、地塞米松(D)组,每组9只。用OVA致敏与激发复制哮喘模型。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ELISA测定血清IL-10含量;原位杂交测定肺组织TLR4mRNA表达;TUNEL法检测EOS凋亡。结果:(1)光镜观察:B组见肺组织大量炎症细胞侵润,支气管黏液腺增生;D组上述现象明显减轻。(2)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计数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B组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1);D组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1)。(3)血清IL-10含量:B组与A组有显著差异(P<0.01);D组显著低于B组(P<0.01)。(4)TLR4mRNA的检测:TLR4在肺组织表达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显著高于B组(P<0.01)。(5)EOS凋亡率检测结果,B组与A组比差异显著(P<0.05);D组显著高于B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TLR4mRNA表达与EOS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612,P<0.01)。结论:DXM上调血清中IL-10水平,诱导肺组织EOS凋亡,可能与TLR4信号通路有关。
苏苗赏徐漫欢李昌崇陈福将管小俊郑仰明张海邻罗运春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嗜酸细胞哮喘
关注儿童潜伏结核感染被引量:3
2017年
结核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遏制结核病策略"基础上提出了"终止结核病策略" ,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开展潜伏结核感染筛查,并进行预防性干预。潜伏结核感染是被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产生的持续免疫应答状态,临床无活动性结核的证据。现介绍儿童潜伏结核感染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和预防性治疗。
张海邻郑仰明
关键词:潜伏结核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LC-MS/MS法测定奥美拉唑在兔血浆中的浓度及其药动学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奥美拉唑血药浓度测定的LC-MS/MS检测方法,并研究奥美拉唑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5只日本大耳白兔耳缘静脉给予奥美拉唑2 mg·kg^(-1),给药后10、20、30、45、60、75、90、120、150、180、240、300、360 min各采血0.5 mL,分离血浆后,加入内标奥沙西泮,以碳酸钠碱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40∶60,V/V),流速为O.3 mL·min^(-1)。经Zorbax SB-C_(18)柱(150 mm×2.1 mm,5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奥美拉唑m/z 346→198,奥沙西泮m/z 287→269。结果奥美拉唑血药浓度在2~1 8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萃取回收率>65%,日内和日间RSD<10%。奥美拉唑2 mg·kg^(-1)静脉给药后,AUC_(0→t)(922.925±214.175)μg·h·L^(-1),AUC_(0→∞)(936.61±205.951)μg·h·L^(-1),t_(1/2)(1.88±0.802)h,V(6.501±4.067)L·kg^(-1),ρ_(max)(1 376.94±365.795)μg·L^(-1)。结论奥美拉唑在兔体内按二房室模型转运,代谢快,半衰期短;LC-MS/MS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探针药奥美拉唑的药动学研究。
曹高忠郑仰明李军伟胡卢丰仝淑花张秀华汤从容叶晓兰
关键词:探针奥美拉唑兔血浆药动学
ERK信号转导途径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作用及糖皮质激素的调控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ernal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途径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作用;糖皮质激素对ERK信号转导途径及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方法 80只雄性SD 大鼠...
李昌崇管小俊张维溪郑仰明
文献传递
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儿童肉芽肿型支气管结核2例报告
临床上儿童支气管结核少见,通常并发于原发型肺结核,临床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非特异性,可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进而可发生支气管扩张、气管支气管狭窄,肺不张等并发症。本文报道我院经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镜下取组织活检诊断2例儿童肉...
郑仰明张海邻胡晓光王丽叶乐平
儿童胸主动脉供血肺动静脉瘘一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郑仰明张海邻苏苗赏林剑
关键词:肺动静脉瘘胸主动脉儿童
哮喘气道重塑大鼠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对黏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布地奈德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及对其黏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和黏液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哮喘气道重塑组(A组)、布地奈德治疗组(B组)。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肺组织用于Masson三色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光镜及电镜均发现A组明显的气道重塑病理改变,B组较A组有所减轻;图像分析结果:支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厚度比较,A组均明显高于C组,B组明显低于A组,但仍高于C组。气道黏液细胞百分比比较,A组明显高于C组(P<0.01),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但B组仍高于C组(P<0.01)。各组大鼠气道上皮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比较,A组明显高于C组(P<0.01);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与黏液细胞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n=30,r=0.813,P<0.01)。结论:气道上皮磷酸化p38MAPK表达增加可能促使哮喘气道重塑大鼠黏液细胞增殖;布地奈德能抑制哮喘气道重塑大鼠中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黏液细胞增殖。
郑仰明李昌崇张维溪管小俊
关键词:哮喘气道重塑布地奈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