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冬

作品数:97 被引量:32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细胞
  • 43篇骨髓
  • 42篇骨髓瘤
  • 40篇多发
  • 40篇多发性
  • 40篇多发性骨髓瘤
  • 24篇干细胞
  • 23篇造血
  • 22篇造血干
  • 22篇造血干细胞
  • 22篇干细胞移植
  • 21篇造血干细胞移...
  • 21篇疗效
  • 20篇硼替佐米
  • 18篇白血
  • 18篇白血病
  • 13篇自体造血干细...
  • 12篇多发性骨髓瘤...
  • 12篇自体造血干细...
  • 10篇化疗

机构

  • 96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深圳市委

作者

  • 96篇郑冬
  • 81篇李娟
  • 40篇童秀珍
  • 39篇刘俊茹
  • 35篇罗绍凯
  • 35篇周振海
  • 29篇黄蓓晖
  • 27篇彭爱华
  • 24篇许多荣
  • 24篇谷景立
  • 24篇邹外一
  • 22篇张国材
  • 21篇王荷花
  • 18篇苏畅
  • 11篇谭恩勋
  • 10篇赵莹
  • 9篇陈美兰
  • 9篇洪文德
  • 8篇郑朝旭
  • 5篇曾丽金

传媒

  • 8篇中山大学学报...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中华血液学杂...
  • 6篇癌症
  • 5篇新医学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广东省医学会...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第12届全国...
  • 2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3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合并热带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分析
<正>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热带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经血培养证实27例急性白血病合并念珠菌败血症中23例热带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
童秀珍李娟罗绍凯彭爱华张国材许多荣周振海郑冬邹外一张祥忠苏畅
文献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4年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用机制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nicacid,ATRA)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加速细胞的凋亡,后者是诱导细胞的分化。但两者均能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mRNA的转录,降低TF水平和促凝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的出凝血异常。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药联合应用能否提高疗效及是否加重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历史对照分组。2000年1月~2001年10月的2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为ATRA组,其中初治17例,复发5例;单用ATRA治疗,剂量为25mg/(m2·d),分两次口服,一个疗程最长不超过50天。2001年11月~2003年6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9例为联合治疗组,其中初治15例,复发4例,采用As2O3与ATRA联合治疗。治疗剂量为0.1%As2O3溶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4~6h,28天为一疗程,ATRA的剂量用法同前组。结果:ATRA治疗组22例中19例(初治16例,复发3例)获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86.4%。联合治疗组19例中17例(初治15例,复发2例)获完全缓解,缓解率为89.5%。病死率ATRA组为18.6%,共3例(1例初治,2例复发);联合治疗组为10.5%,共2例(均为复发者)。完全缓解率和病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
张国材郑冬李群华罗绍凯李娟彭爱华童秀珍谭恩勋洪文德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S2O3
Bortezomib与EGCG协同抑制KM3细胞生长和促细胞凋亡作用
<正>目的:疾病复发及耐药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生存的重要因素。为了寻求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提高单药或联合用药对MM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药物EGCG((-)epigallocatec...
王清李娟谷景立刘俊茹曾丽金罗绍凯彭爱华许多荣郑冬
文献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4
2002年
谭恩勋张国材郑冬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腮腺肿痛全环境保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临床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后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治并接受ASCT治疗的37例MM患者,记录移植后6个月内的感染类型、时间、病原体以及疗效和转归.结果 在ASCT后6个月内有33例(89.2%)患者在观察期间出现59例次感染,其中30例患者在观察期间出现34例次(57.6%)细菌感染,12例患者在观察期间出现15例次(25.4%)真菌感染.既往曾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在移植后发生真菌感染比例高于没有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P=0.040).观察期间分别出现4例(6.8%)巨细胞病毒(CMV)、3例(5.1%)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及3例(5.1%)HBV再激活.移植后早期感染中细菌感染占62.8%,真菌感染28.6%,病毒感染8.6%,其中病毒感染均为CMV感染,移植后早期未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HBV感染.移植后中期感染中细菌感染占50.0%、真菌感染20.8%、病毒感染29.3%,移植后早期与中期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38例次(64.4%)感染在应用首选抗感染治疗即得到控制.3例(8.1%)由于感染相关死亡.结论 MM患者ASCT后感染发生率高,各种病原体均易感,需要尽早合理抗感染治疗,降低感染相关病死率.
李娟黄蓓晖周振海郑冬许多荣邹外一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
化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对骨髓瘤疗效的预测作用
<正>目的:血清碱性磷酸酶(sALP)是反映成骨代谢活性的一个指标,部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伴随sALP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sALP升高与骨髓瘤化疗疗效的关系,与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关系以及sALP升高对骨髓瘤...
谷景立李娟郑冬周振海彭爱华罗绍凯童秀珍
文献传递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及CD59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意义被引量:9
2003年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意义。方法:用荧光标记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中的CD55、CD59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5名正常人、28例PNH患者外周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膜抗原的表达。结果:PNH患者中性粒细胞CD55、CD59,红细胞CD59表达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表型是目前诊断PNH的较直接而又特异、敏感的方法。
张国材郑冬孔庆瑜罗绍凯李娟彭爱华童秀珍谭恩勋洪文德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CD55CD59表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G93.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肾脏轻链型淀粉样变
黄蓓晖李娟刘俊茹谷景立郑冬
文献传递
维持性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急性胰腺炎(附9例报告)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 (PD)和血液透析 (HD)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 (AP)的可能原因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期间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中发生 9例AP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血清淀粉酶均达正常上限值的 3.5倍以上 ,B超和CT检查对确诊AP起了一定作用。经保守治疗后 8例患者恢复良好 ,1例重症胰腺炎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 维持性腹膜或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多种潜在发生AP的危险因素。血清淀粉酶的检测是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
郑朝旭谭敏陈国泰郑冬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胰腺炎
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乙酰肝素酶表达及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的乙酰肝素酶(HPA)表达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266细胞,以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进行处理,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用RT-PCR方法检测HPA mRNA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HPA蛋白及IκB表达水平的变化,以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U266细胞表达HPA,以0、3.125、12.5及50 nmol/L浓度的硼替佐米处理U266细胞48 h,HP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0.01),而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减弱(P<0.01)。同时,HPA的蛋白表达水平与IκB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硼替佐米通过抑制HPA的表达抑制骨髓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信号途径进行调控的。
郑冬袁梅李娟谷景立卢博刘俊茹黄蓓晖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乙酰肝素酶细胞迁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