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民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角膜新生淋巴管的研究进展
- 2007年
- 近年来随着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发现,对于角膜新生淋巴管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角膜新生淋巴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郑利民高莉莉辛向阳
- 关键词:新生淋巴管角膜移植免疫排斥
- 结膜替代产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2006年
- 辛向阳郑利民高莉莉(审校
- 关键词:眼球运动障碍黏膜组织化学烧伤眼科疾病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s,LSCs)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源泉,属成体干细胞,维持角膜完整性。对于以角膜缘干细胞缺陷为特征的眼表疾病,随着对LSCs生物学特性的了解,相继出现了羊膜移植、LSCs移植以及培养的LSCs移植的治疗手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LSCs移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郑利民高莉莉辛向阳
-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标志物
- 结膜细胞外基质移植的实验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结膜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作为结膜组织的替代材料用于结膜成形的特点及效果。方法:饲养42只大白兔,将其中6只大白兔的球结膜制作结膜缺损模型,并将剩余的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实验组兔结膜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的结膜ECM行结膜移植修补术,对照Ⅰ组采用新鲜异体结膜移植,对照Ⅱ组采用低温冷冻保存的羊膜移植,以观察移植修补术后结膜成形的情况,并行肉眼、镜下、免疫组化及淋巴细胞毒检查。结果:动物实验组,结膜ECM移植后1周可见新生血管自移植边缘长入,8周外观已接近正常结膜,无免疫排斥反应;光镜下可见移植后4周的移植区上皮已接近正常结膜上皮。对照Ⅰ组术后2周,移植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对照Ⅱ组术后4周,移植区仍有部分上皮未覆盖。结论:结膜ECM为目前比较理想的结膜替代材料,并可有效地用于角、结膜表面重建。
- 辛向阳高莉莉郑利民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结膜羊膜
- 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1(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盐受体1)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证实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存在,揭示其与角膜碱烧伤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饲养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左眼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作为实验组,右眼不做手术作为对照组。术后1天、3天、7天、14天分别处死6只兔,免疫组化测定两眼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于术后第3天出现表达,第7天、第14天表达增加;实验组术后3天、7天和14天LYVE-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角膜新生淋巴管在角膜碱烧伤中扮演重要角色。
- 刘彦红高莉莉郑利民
- 关键词:角膜碱烧伤新生淋巴管LYV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