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忠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长江中游洪湖段仔鱼昼夜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解长江中游洪湖段仔鱼漂流的昼夜变化特征,于2015年6-7月,在该江段进行了3次昼夜连续采样调查,共采集仔鱼101 349尾,分属于6目8科22种,数量以贝■氏最多(占93.6%),其次是鳊(占4.3%)。仔鱼种类数和平均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20∶00-22∶00,分别为18种和(15.73±2.03)ind./m^3。以时间段为因素对部分仔鱼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贝■氏(Hemiculter bleeker)、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仔鱼的漂流密度在不同时间段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鳜(Siniperca chuatsi)、鲤(Cyprinus carpio)在不同时间段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n MDS)结果显示,仔鱼出现时间段可分为昼和夜两组。光照强度和种间差异可能是引起仔鱼漂流特征昼夜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将仔鱼漂流过程分时间段研究,对提高资源量精度评估也具有借鉴意义。
- 郭国忠高雷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唐洪玉
- 关键词:长江中游仔鱼
- 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防治一例
- 2014年
- 烂身病,即流行性溃疡综合征,以烂身为主要症状,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彻底治愈的治疗手段。而导致烂身的病因有多种,基本上可分为诺卡氏菌引起的烂身、气单胞菌引起的烂身和真菌引起烂身。今年5月在重庆市永川利民乌鱼养殖基地发生了一起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现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 程辉辉贾丹梁磊李洪章郭国忠高泽成邱昌亮
- 关键词:诺卡氏菌气单胞菌养殖基地综合征流行性
- 长江中游洪湖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及生态调度影响
- 2023年
- 为了解长江洪湖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状况及生态调度对其繁殖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16年每年的5—7月,对该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组成比例、资源量及水文指标等状况开展了调查,共采集四大家鱼卵56粒,鱼苗74815尾,其中鲢卵、苗分别占四大家鱼总捕捞数量的69.6%和75.7%。2014—2016年,估算通过洪湖江段的四大家鱼卵径流量分别为1.11×10^(8)粒、0.95×10^(8)粒和0.94×10^(8)粒,鱼苗径流量分别为7.63×10^(8)尾、15.36×10^(8)尾和27.64×10^(8)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四大家鱼苗密度与流量、水温和水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GAM模型显示,四大家鱼苗密度在水温18.1~26.6℃范围内,呈现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并与流量呈显著正线性关系。相比20世纪90年代,洪湖江段四大家鱼资源量有所下降,但产卵场分布位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生态调度对洪湖江段四大家鱼繁殖活动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效果弱于离坝较近的宜都、沙市等江段。建议对重要产卵场江段进行勘界定标,加强宣传和保护。
- 高雷郭国忠杨浩陈大庆陈大庆王珂
- 关键词:四大家鱼产卵场生态调度长江中游
- 泥鳅苗种气泡病的综合防治
- 2013年
- 重庆市近年来大力开展“稻鳅双千工程”的相关工作,泥鳅养殖备受瞩目。泥鳅养殖业中苗种培育是提高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的一环。
- 程辉辉陈鹏飞贾丹郭国忠陈琦岑敏梁磊
- 关键词:泥鳅养殖苗种培育气泡病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