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少先

作品数:26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动脉
  • 11篇手术
  • 6篇心脏
  • 6篇术后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脏病
  • 5篇移植术
  • 5篇旁路移植
  • 5篇外科
  • 4篇动脉旁路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体外循环
  • 4篇旁路移植术
  • 4篇外循环
  • 4篇先天性心脏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腺病

机构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株洲市一医院
  • 1篇海南省心血管...

作者

  • 26篇郭少先
  • 10篇胡盛寿
  • 8篇沈向东
  • 7篇黄志雄
  • 6篇李守军
  • 6篇吴清玉
  • 5篇郭加强
  • 4篇许建屏
  • 4篇吴信
  • 3篇董新伟
  • 3篇闫军
  • 3篇孙立忠
  • 2篇宋云虎
  • 2篇李巅远
  • 2篇高润霖
  • 2篇魏红星
  • 2篇孙宏涛
  • 2篇田月琴
  • 2篇史蓉芳
  • 2篇孙寒松

传媒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3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和推广
2002年
1996年至2000年,我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量呈递增趋势,共行CABG2315例,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012例,女303例.年龄27~79岁,平均58±9岁;年龄≥60岁1100例(48.0%).患者多有心绞痛症状或有心肌梗塞、高血压或糖尿病史,其中967例有稳定型心绞痛,950例有不稳定型心绞痛,1205例有心肌梗塞史,944例合并高血压,273例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Ⅰ~Ⅳ级,平均2.4级,心功能Ⅲ级以上40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EF)15~70%(56±11.9%),EF≤40%者179例.
吴清玉胡盛寿许建屏孙立忠黄志雄宋云虎吕锋孙寒松沈向东郭少先李巅远
关键词:手术方法非体外循环低温体外循环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报告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PTE)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总结连续 6例 PTE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术后机械辅助通气 ,在维持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加强利尿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或前列腺素 E维持肺动脉压 ,给予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辅助心功能。  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存活 ,术后 2周时均无肺水肿征像及肺动脉高压 ;其平均肺动脉压力为 3.6± 1.1k Pa(1k Pa=7.5 mm Hg) ,动脉血氧分压为 12 .1± 0 .6 k Pa。术后平均随访 17.3个月 ,肺动脉栓塞症状消失。  结论 :PTE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是防治肺动脉高压和血栓剥离后肺再灌注引起的肺水肿。前者的防治给血管扩张剂充分镇静 ,后者的防治则为机械辅助通气和加强利尿。
吴永波吴清玉郭少先崔光浩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处理
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手术死亡及术后恢复危险因素分析
郑哲王现强李守军胡盛寿吴信郭少先吴洪斌张惠丽
23例双腔右心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
2004年
董新伟张彩举郭少先
关键词:双腔右心室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
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吴清玉胡盛寿许建屏孙立忠黄志雄宋云虎吕锋孙寒松沈向东郭少先
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属医药卫生科技领域。本成果系统地总结、分析了23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组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成功率为98.7%,术后并发症少,恢复顺利,平均随访12个...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旁路移植术
尿激酶原基因防止静脉桥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原基因对静脉桥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取下大鼠颈静脉,两端阻断后,用含Adv5-CMV质粒(对照组)或含Adv5-CMV/Pro-UK质粒(治疗组)的溶液扩张静脉,使溶液在静脉腔内滞留30分钟,然后植于同一大鼠的颈总动脉。术后14天分别取对照组和治疗组的静脉移植物,纤维溶圈的方法测定尿激酶原活性,观察Pro-UK基因的表达。术后24小时,取静脉桥测定标记血小板数。术后14天,取移植静脉桥行病理切片,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Pro-UK活性测定:术后14天,对照组静脉桥未测到Pro-UK活性;治疗组Pro-UK基因的表达量为308IU/g组织。术后24小时,对照组颈静脉桥每克干重标记血小板数明显大于治疗组(P<0.01)。术后14天,对照组血栓发生率30%(3/10),桥阻塞率为10%(1/10);治疗组10条静脉桥均未见血栓形成,全部畅通。结论用静脉桥局部直接转基因的方法将Pro-UK基因转入静脉桥可防止血栓形成,是提高静脉桥通畅率的一个有效方法。
黄志雄郭少先郭加强胡盛寿
关键词:血栓形成尿激酶基因治疗
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狭窄患儿行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的早中期结果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成形术是治疗婴儿及儿童期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方式,本研究评估其手术早期及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3月至2011年6月间3个月~14岁患儿因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在我院行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手术的病例。入选病例除主动脉瓣狭窄,不合并左心其它水平梗阻,但可合并其它简单先天性心脏畸形。术前、术后及门诊随访中行超声心动评估。观察术后早期及随访期间的转归和主动脉瓣功能。结果本组患儿共30例,其中男性23例(76.7%),年龄42.2月(3月~9.6岁),体重(15.4±7.9)Kg。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2例(40.0%),合并简单先天性心脏畸形18例。主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平均(73.3±26.7)mmHg,无主动脉瓣中量以上返流。全组体外循环时间平均66分钟(35~146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41分钟(15~104分钟)。本组无住院期间死亡。出院时主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31.4±20.0)mmHg,中度以上残余狭窄3例(3/30,10.0%),无中量以上返流。有随访资料27例(90%)。中位随访期限为18个月(1月~12.4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3.7%),全组无再次主动脉瓣手术/介入干预。心功能NYHAIII级1例(3.7%),其余均为NYHAI级。主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48.5±36.3)mmHg,主动脉瓣中量返流2例(7.4%)。术后主动脉瓣环直径增加率(2.43±2.11)mm/年。结论婴儿期和儿童期因主动脉瓣狭窄行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的患儿手术安全性高,早中期疗效满意。
张芃郭少先沈向东胡盛寿李守军闫军许建屏
关键词: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成形术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容量平衡的管理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动态观察婴幼儿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中及手术后早期容量的变化 ,监测及指导手术后合理的补充容量。方法 回顾性研究婴幼儿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176例手术中及手术后容量的动态变化 ,测量体外循环预充量 ,手术中入量 ,出量 ;手术后出入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预充总量 837.7± 6 7.85 m l/例 ,平均每公斤体重预充量 80 .0 8ml,预充库血量占病人血容量 5 0 .2 7% ,预充库血量占预充总量的 5 0 .37% ,预充液晶胶比 0 .6 83± 0 .2 42 ,手术中入量 6 7.5 6± 38.19ml/kg,体外循环结束时余血量 46 4.7± 138.9nl/例 ,手术后麻醉及监护室(ICU )内使用机器余血 2 33.49± 136 .79ml/例。手术后第一天入量 <出量 2 0 ml/kg,尿量 >入量 10 m l/kg,术后第二天入量 <出量 7ml/kg,尿量 >入量 3m l/kg,术后第三天入量 <出量 4m l/kg,尿量 >入量 1ml/kg,术后第四天入量<出量 1ml/kg,尿量 >入量 1ml/kg,结论  <10 kg体重婴幼儿预充液体总量尽可能减少并以全血加新鲜冰冻血浆为主 ,手术后早期在保证循环稳定的前提下欠量补液 。
于军邵金霞郭少先张海涛李颠远
关键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补液气管插管
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颈动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颈动脉的有效性和外源性基因表达的时间过程。方法用AdV5-CMV质粒(对照组)或Adv5-CMV/LacZ质粒(治疗组)转染大鼠颈动脉30分钟。术后2、7、14、28、60及90天取被转染的颈动脉,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照组所有颈动脉均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治疗组术后2天颈动脉即有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7~14天为表达高峰期,28天后表达量明显减少,但可持续表达3个月之久。治疗组术后2、7、14、28、60及90天每条颈动脉均可见蓝染,其中术后7及14天每条颈动脉横切面的全周均有蓝染,血管壁内层、中层的大部分细胞被染成蓝色。对照组所有动脉均未见蓝染。结论腺病毒载体能高效转染大鼠在体颈动脉。转染后,外源性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只能维持1个月左右。
黄志雄郭加强郭少先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转染颈动脉基因转移心血管疾病
复杂紫绀性先心病合并体肺侧枝的外科治疗(附27例报告)被引量:3
2004年
董新伟孙宏涛朱俊明郭少先
关键词:合并症外科治疗心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