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清泉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苎麻
  • 2篇叶片
  • 2篇同工酶
  • 2篇纤维
  • 2篇酶同工酶
  • 2篇光合作用
  • 1篇多倍体
  • 1篇选育
  • 1篇叶片光合
  • 1篇叶片光合特性
  • 1篇增产
  • 1篇增产菌
  • 1篇整倍体
  • 1篇三倍体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特性
  • 1篇生态特性
  • 1篇适应性
  • 1篇碳代谢
  • 1篇同功酶

机构

  • 9篇湖南农学院
  • 2篇湖南省微生物...

作者

  • 9篇郭清泉
  • 4篇李宗道
  • 2篇杨瑞芳
  • 2篇朱泽瑞
  • 2篇胡能书
  • 2篇刘飞虎
  • 1篇徐伟敏
  • 1篇何立珍
  • 1篇程尧楚
  • 1篇郑思乡
  • 1篇崔国贤
  • 1篇李贵成
  • 1篇梅汝鸿
  • 1篇王春桃
  • 1篇刘国民

传媒

  • 4篇湖南农学院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作物研究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苎麻不同品种叶片光合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Ⅰ. 碳素代谢与产量形成被引量:2
1990年
以高产优质新品种C-20,C-2-14和地方良种芦竹青为材料,对苎麻品种间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分配方向以及品种间生物产量和纤维产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并研究不同季别生物产量和纤维产量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a.品种间的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分配方向、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有显著差异;b.苎麻的光合碳代谢能力与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星正相关,两个新品种(尤其是C-20)的高光台效率是它们高产的物质基础,因而在苎麻育种中,可用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和运转方向作为预测苎麻产量的综合生理指标。c.苎麻三季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表明,苗期早施肥是获得苎麻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郭清泉
关键词:苎麻光合作用碳代谢
苎麻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C-20、C-2-14选育总结
1990年
郭清泉
关键词:苎麻花叶病抗性选育
苎麻新品种湘苎3号的适应性和纤维品质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为了鉴定我所选育的新品种C-20在全省的适应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和抗逆性,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988-1989年进行了全省品种多点试验。经过专家观场评议,一致认为该品种确具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育种水平居国内外领先。
杨瑞芳郭清泉刘飞虎郭有余
关键词:苎麻适应性纤维品质
苎麻自交一代分离和变异的研究被引量:6
1989年
1983~1985年以“黄壳早”、“芦竹青”、“古巴苎麻”和“武冈红皮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并观测了自交一代的分离和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根据自交一代的形态分类,可将“芦竹青”繁殖后代分为40个类型,“芦竹青”自交一代的麻骨颜色分离为四种,其分离比例为9.3:4.2:3:0.7,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b.个体间产量性状差异很大,株高变冥为0.23~1.68m,茎粗变异为0.48~1.14 cm,有效株变异为1~23株;c.40个类型的纤维细度的变异呈正态分布,变异为1168~1905公支,最细的类型和最粗的类型相差747支上述结果表明:苎麻自交后代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细度均产生显著的分离和差异。
郭清泉刘飞虎
关键词:苎麻自交
全文增补中
苎麻三倍体及非整倍体研究初报
1993年
本研究探讨了苎麻多倍体的各种诱导方法,以组织培养方法最为理想,诱变频率可高达56.10%。采用组织培养不定芽技术获得了四倍体细胞达94%的单株和三倍体细胞达86%的单株,并发现了非整倍体细胞。将稳定的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得到了大量三倍体苎麻,以及各种类型的苎麻非整倍体材料。还初步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形态特点,选出了一些营养生长优势极强的株系。
郑思乡刘国民邓明其郭清泉宾学谦李宗道何立珍程尧楚
关键词:苎麻多倍体非整倍体不定芽
苎麻增产菌的选优与推广被引量:2
1994年
1986~1989年连续4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提供的120个苎麻增产菌株中选出了3个最优菌株,即1986年的69号,1987年的3号、4号,并于1988~1989年在湖南省南县,汉寿,桑植,大庸,龙山等主要麻区进行了50hm2苎麻增产菌69号示范推广,均表现增产显著.1992年我们把上述3个最优菌株和北京农业大学新提供的Y8,Y112个菌株在汉寿,宁乡,沅江等县、市继续进行试验示范,三季麻试验结果,以Y11和69号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同年三麻期,我们还将Y11和69号在沅江市进行了14hm2较大面积示范推广,同样地表现增产显著.经增产菌处理后的苎麻原麻的单纤维支数,经1989年和1992年测试结果,均比对照稍有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王春桃郭清泉徐伟敏梅汝鸿崔国贤李贵成杨瑞芳李宗道
关键词:苎麻纤维增产菌
苎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演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1年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SDS电泳法,对213个栽培苎麻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苎麻顶端功能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从0新5共有六种类型.其中无带的和具有5条酶带的都只有一种,分别为城步青麻和四川青皮麻:具有一条酶带的有35种;两条酶带的有90种;三条酶带的有74种;四条酶带的有12种.根据酶带的变化情况共归纳成41种生态类型.
胡能书朱泽瑞郭清泉李宗道
关键词:苎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化
苧麻不同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Ⅱ.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被引量:13
1993年
以高产优质新品种湘苧3号、湘苧4号和地方良种芦竹青为材料,对苧麻品种间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季别生态条件下,各品种功能叶的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头麻品种间差异较小,二,三麻差异较大.(2)品种间的比叶重和群体叶面积系数也有差异,其中叶面积系数与光合产物积累速率及产量呈正相关,而比叶重与光合速率和产量无相关性.(3)品种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且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及产量有正相关趋势.(4)品种间功能叶对光强的适应性有一定差异,低光强时,湘苧3号的光合速率比芦竹青稍高,高光强时这种差异较大.功能叶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但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湘苧3号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芦竹青.
郭清泉
关键词:苎麻光合作用
苎麻酯酶同工酶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1990年
本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SDS电泳法,对苎麻基因库中233个苎麻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苎麻品种的酯酶带型表现出58种图谱,其中酶带最少的品种是“沅江稀节巴”,只有1条主带,而酶带最多的品种是“青园6号”,具有7条酶带。根据品种的酶带多少以及迁移率的变化情况,将58种图谱进行归类,粗略地初步得到了苎麻演化的系统树枝图。
胡能书朱泽瑞郭清泉李宗道
关键词:苎麻酯酶同功酶亲缘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