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鹏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鼻窦
  • 5篇息肉
  • 4篇上皮
  • 4篇上颌
  • 4篇上颌窦
  • 4篇上颌窦后鼻孔...
  • 4篇后鼻孔
  • 4篇后鼻孔息肉
  • 4篇鼻孔
  • 4篇鼻炎
  • 3篇嗅觉
  • 3篇嗅觉障碍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瘤
  • 3篇组织病理
  • 3篇组织病理学
  • 3篇黏膜
  • 3篇黏膜上皮

机构

  • 15篇山东大学
  • 13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济南市章丘区...

作者

  • 22篇金鹏
  • 12篇史丽
  • 10篇赵莉
  • 3篇张海令
  • 3篇李昂
  • 3篇张红萍
  • 2篇许顺良
  • 2篇李涛
  • 2篇张杰
  • 1篇于学民
  • 1篇王德云
  • 1篇李春炜
  • 1篇贾涛
  • 1篇陈雪梅
  • 1篇赵雪
  • 1篇张珂珂
  • 1篇汪洋
  • 1篇段晨
  • 1篇李莹滢

传媒

  • 7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第十五次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及炎性发病机制的研究
金鹏
一种鼻黏膜上皮细胞3D类器官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鼻黏膜上皮细胞3D类器官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属于类器官培养技术领域。所述鼻黏膜上皮细胞3D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包括针对鼻黏膜上皮细胞,采用U形底类器官培养法或胶汽液平类器官培养法进行培养。本发明通过优化培养方法...
史丽赵莉金鹏訾晓雪张红萍张海令于克娜
文献传递
BDNF基因多态性在过敏性鼻炎中的研究及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和炎性发病机制的研究
研究背景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在鼻部黏膜接触过敏原后,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黏膜炎症反应。AR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0%~40%,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
金鹏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后鼻孔息肉炎症细胞
EMP1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化生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 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鼻腔鼻窦肿瘤,其主要病理学变化为鼻腔粘膜上皮结构严重的重塑,即不同程度的上皮化生以...
金鹏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生物学指标
文献传递
EMP1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表达及其与上皮化生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膜蛋白1(EMP1)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Quantitative PCR分别在2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15例正常下鼻甲黏膜标本中测定EMP1的表达。结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中度上皮化生(12/25,48%)是最常见的上皮重塑类型。与对照组相比,EMP1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此外,EMP1的表达水平与上皮化生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结论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EMP1表达的下调与上皮化生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上皮异常重塑的一个生物指标。
金鹏李春炜李莹滢赵莉王德云史丽
关键词:上皮化生
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及生活质量转归的研究
实验目的:探讨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有/不伴有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后嗅觉的转归及其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的改善情况。实验方法: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44例,其中伴有鼻息...
訾晓雪赵莉金鹏屠燕怡李昂史丽
PBL+CBL+CPTM多模式融合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病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临床路径教学法(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CPTM)多模式融合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轮转的60名见习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CBL+CPTM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PBL+CBL教学模式,对两组学员的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学评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见习医师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及临床操作的平均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 vs 90,P=0.007)、(92 vs 89,P=0.003)、(92 vs 90,P=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见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实验组见习医师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6,P=0.025,P=0.022,P=0.024,P=0.044)。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PBL+CBL+CPTM多模式融合教学法的教学质量更高,学生满意度更好,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值得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及其它专业的规范化教学及培训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金鹏梁旭汪洋訾晓雪
关键词:临床教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
MDT联合翻转教学在变态反应疾病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多学科诊疗(MDT)模式联合翻转课堂(FC)教学方法在变态反应疾病(AD)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3年9月进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临床见习的同学随机分为传统组(传统课堂授课)及MDT组(MDT模式联合FC授课),每组21例。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试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MDT组同学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问卷结果显示MDT组在课堂趣味性、课堂互动性、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和对教学模式喜欢程度几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MDT模式联合FC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AD的临床教学效果。
金鹏梁旭訾晓雪
关键词:变态反应疾病临床教学
尘螨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标准化尘螨疫苗对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2年皮下免疫治疗,探讨尘螨皮下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58例对尘螨过敏(单一过敏35例,多重过敏23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6、12、24个月,分析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观察记录发生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鼻部症状和哮喘症状评分在治疗6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并在2年治疗期内呈持续性下降。治疗2年后,单一过敏患者和多重过敏患者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免疫治疗6、12、24个月后,鼻炎和哮喘的相关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皮下免疫治疗是针对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也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屠燕怡史丽赵莉金鹏訾晓雪李昂金义炫郅莉莉
关键词:屋尘螨哮喘
变应性鼻炎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相关性分析
郅莉莉赵莉金鹏屠燕怡李涛袁光美史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