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昭英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对虾
  • 9篇凡纳滨对虾
  • 3篇生长性状
  • 3篇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应激
  • 2篇克隆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克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淀粉酶基因
  • 1篇多态性
  • 1篇遗传力
  • 1篇原肌球蛋白
  • 1篇乳房炎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实时定量PC...

机构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 1篇海南省昌江南...
  • 1篇杭州萧山东海...

作者

  • 10篇钱昭英
  • 9篇刘小林
  • 5篇相建海
  • 4篇张艳艳
  • 4篇李喜莲
  • 4篇辛静静
  • 2篇黄皓
  • 2篇王宪宗
  • 1篇徐如卫
  • 1篇张慧林
  • 1篇王平
  • 1篇黄海洪
  • 1篇茹彩霞
  • 1篇路正
  • 1篇李义军

传媒

  • 2篇海洋学报
  • 2篇2010’全...
  • 1篇水产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凡纳滨对虾四种热休克蛋白基因应对不同急性应激的表达特征
热休克蛋白是一套高度保守的蛋白质,以快速响应环境应激著称.为阐明凡纳滨对虾不同热休克蛋白在应对某一特定急性环境应激的具体功能,本研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比较研究了凡纳滨对虾4个热休克蛋白基因(Lvhs...
钱昭英刘小林王丽君王宪宗李杨相建海王平
关键词:PROTEINSWHITESHRIMP
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应激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与表达分析
由于对虾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凡纳滨对虾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物种。但目前有关该虾肌肉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无论是结构基因还是调控基因,都还不清楚。对虾抗应激能力低是其对疾病易感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采用Genefish...
钱昭英刘小林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应激分子克隆基因表达
凡纳滨对虾AMY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α-淀粉酶是一种类生淀粉酶,对高等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有机体中的淀粉和肝糖降解起重要的作用.α-淀粉酶在凡纳滨对虾的营养吸收及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α-淀粉酶基因(alpha-amylase,AMY)被作为凡纳...
辛静静刘小林李喜莲钱昭英张艳艳黄皓相建海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基因多态性位点检测生长性状
凡纳滨对虾Crustin-like基因的克隆及在副溶血弧菌感染条件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凡纳滨对虾Crustin-like基因(即CL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探明CL基因是否参与副溶血弧菌侵染条件下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机制和抗病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凡纳滨对虾CL基因;用DNAstar、Clustalx、MEGA 5.0、PROSITE、TMpred和SignalP软件,分析CL基因序列及其蛋白结构,并预测蛋白功能;利用副溶血弧菌进行攻毒试验和实时定量PCR,检测CL基因在病原侵染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CL基因(登录号:JQ824114)的cDNA,全长为501bp,含有33bp的5′非翻译区(1~33bp)和24bp的3′非翻译区(478~501bp),编码区为444bp,共编码147个氨基酸;对CL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分析表明,该蛋白编码蛋白质含有1个信号肽、1个跨膜螺旋和1个WAP结构域;攻毒试验表明,副溶血弧菌刺激可导致CL基因表达量的明显变化,总体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克隆了凡纳滨对虾CL基因的全长,发现其与副溶血弧菌侵入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副溶血弧菌感染前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张艳艳刘小林黄海洪钱昭英王宪宗相建海李义军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副溶血弧菌实时定量PCR
CHH、VTG和TM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
本文选取全同胞家系L8(n=3000)中随机挑选60尾雌虾进行体质量测量.根据测量得数据(n=60,x=16.29,SD =3.58,max=25.80,min=5.30)在L8家系中选取体质量值大于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的...
李喜莲张艳艳钱昭英辛静静刘小林黄皓相建海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肽类激素原肌球蛋白
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相关候选基因的分离鉴定、表达规律及调控功能研究
凡纳滨对虾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其养殖的面积和产量逐步上升,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亲本培育不规范,筛选不严格,近亲繁殖现象普遍,育苗技术不规范等原因,种苗质量严重下降,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
钱昭英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分子克隆RNAI
文献传递
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被引量:18
2013年
采用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每个雄体配3个雌体,构建了18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54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母系生长到5月龄60个全同胞个体的体质量、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和第一腹节背宽9个生长性状,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的方法,估算了5月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的遗传力是凡纳滨对虾各生长性状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其中,体质量、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和第一腹节背宽狭义遗传力的估计值分别为0.460、0.392、0.303、0.234、0.251、0.330、0.282、0.321和0.356,属于中高等遗传力范围,显示出较高的选择育种潜力。基于父系半同胞遗传协方差组分及表型协方差分别估计的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表明,各个性状间均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遗传相关在0.750~0.976,体质量—全长的遗传相关为最大(0.976),全长—第三腹节背高的遗传相关为最小(0.750),表型相关为0.507~0.947,体质量—全长为最大(0.947),第一腹节背高—头胸甲高为最小(0.507)。经t检验,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以任意一个生长性状为参数进行选育,均可达到改良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的效果。
徐如卫钱昭英刘小林路正任晋东杨福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遗传力表型相关
凡纳滨对虾P23蛋白基因的筛选、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3年
克隆凡纳滨对虾极端体重个体的组织差异表达基因P23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及凡纳滨对虾的分子选育等研究提供信息。以凡纳滨对虾雌虾极端体重个体腹部肌肉为实验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极大体重雌性个体和极小体重雌性个体腹部肌肉组织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正库(以极大体重个体为试验组,以极小体重个体为驱动组,L-S)和反库(以极小体重个体为试验组,以极大体重个体为驱动组,S-L)消减cDNA文库,并采用实时定量技术分析P23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预测。以β-actin为看家基因检测两个文库的消减效率分别为210和25,实时定量技术分析结果表明P23基因在体重的调节中起上调作用。P23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495bp,编码16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F806619。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23蛋白部分序列含有强疏水性,无跨膜螺旋结构,两种信号肽预测都显示P23含有信号肽。
李喜莲张艳艳辛静静钱昭英刘小林相建海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物信息学
凡纳滨对虾CTSL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其mRNA的差异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PCR-SSCP技术对379尾凡纳滨对虾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CTSL)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CTSL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引物C6(F/R)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其扩增产物具有CC、CT和TT 3种基因型,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在第6外显子92bp处发生了C→T的突变,为沉默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在体重、体长、第一腹节长和尾节长这4个指标上CC和CT基因型显著高于突变型TT(p<0.05),而在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2个指标上,CC基因型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p<0.05)。CTSL基因mRNA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不同性别个体肌肉组织、极端体重个体肌肉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大小顺序分别为:肝胰脏>胃>眼柄>心脏>消化腺;雌虾>雄虾;极大个体>极小个体。结论:CTSL基因多态性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影响该虾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该虾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标记;CTSL基因mRNA的分布情况表明此基因可能正向调控对虾生长。
钱昭英李喜莲辛静静刘小林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PCR-SSCP
奶牛乳房炎对其产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采集西安市某奶牛场618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各月DHI报告中体细胞数据和兽医记录,统计分析乳房炎发病率、临床乳房炎及其患病时期对奶牛305d奶量的影响。同时另采集108头奶牛有完整记录的150个泌乳期的1 368条DHI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水平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年发病率为50.5%,临床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37%,头次阳性率为8.25%。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P<0.01),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降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加重,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减少(P<0.05),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P<0.01)。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和乳蛋白率的影响更大,患病程度重的奶牛相对于健康牛日平均奶量显著降低(P<0.05),乳蛋白率显著增高(P<0.05),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
张慧林钱昭英刘小林茹彩霞宋爱龙钱大庆李娜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体细胞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