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作品数:4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支持5年经验 2010年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大部分小肠切除后引起的慢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其特征为严重腹泻,营养吸收不良,合并水、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及代谢障碍等,残存小肠(无论近端或远端小肠)<30 cm的SBS又称为超短肠综合征或极短肠综合征(ultrashort bowel syndrome,USBS). 黄君彦 姜海平 陈丹 陈勇 胡军关键词:肠外营养 肾功能衰竭 腹壁疝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2010年 腹壁疝是腹部外科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腹壁疝的发病根据美国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统计,美国大约有500万人有腹壁疝,2003年美国有36万人做了腹壁疝修补术,其中10.5万人是切口疝。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新发患者为200~400万,75岁以上老年男性的发病率为44%。 陈丹 姜海平关键词:腹壁疝 卫生统计 腹部外科 疝修补术 老年男性 切口疝 谷氨酰胺对腹部手术后肠通透性及细菌易位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谷氨酰胺(Gln)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肠道通透性的影响,继而探讨其与肠细菌易位的关系。方法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76例腹部大中型手术病人随机分成Gln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于术后第2d开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持续7d。Gln治疗组于肠外营养中加入Gln。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检测血谷氨酰胺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外周血肠源性细菌DNA。结果术后7d治疗组Gln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6.14±42.13)μmol/L vs(611.354±39.81)μmol/L],P(0.05。与对照组比较Gln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L/M比值对照组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与术前比较无升高,P(0.05。两组术后相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细菌DNA行PCR扩增后阳性率为10.53%(8/76),PCR阳性组Gln水平较PCR阴性组显著降低,P(0.05;L/M则显著增高,P(0.01。结论外源性Gln的补充可以有效的提高腹部手术后病人Gln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易位的发生。 姜海平 张文斌 王希 汤汉林 陈丹 张小勤关键词:谷氨酰胺 肠通透性 超短肠大鼠结肠代偿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超短肠大鼠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和吸收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超短肠组(手术切除大鼠90%~95%的小肠)、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21 d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结肠黏膜表画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D-木糖溶液和15N-甘氨酸对结肠进行封闭式连续循环灌注3 h,测定结肠对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的吸收情况.结果 透视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超短肠组大鼠较正常大鼠的结肠黏膜杯状细胞减少,吸收上皮细胞增多,微绒毛变长变密,细胞膜表面积增加,细胞间连接明显增多,桥粒、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较多,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超短肠组大鼠较正常大鼠的结肠皱襞深度增加,黏膜增厚,隐凹开口明显增多;隐凹内微绒毛样结构数目明显增多,长度增长且密度增加.超短肠组大鼠结肠对水的吸收能力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0);1、2、3 h内木糖吸收率和15N-甘氨酸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 超短肠大鼠结肠吸收能力可代偿增强.结肠黏膜细胞凋亡减少、吸收细胞增多、微绒毛增生、细胞膜表面积增加和线粒体增多可能是其物质和能量基础. 姜海平 郭庆丰 张海伟 袁璐 陈丹关键词:肠内营养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