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儿
  • 4篇手术
  • 4篇肿瘤
  • 4篇静脉
  • 4篇畸形
  • 4篇儿童
  • 4篇ABERNE...
  • 3篇门静脉
  • 2篇电子胃镜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狭窄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切除
  • 2篇胃镜
  • 2篇联合手术
  • 2篇结扎

机构

  • 13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陈兴海
  • 10篇李龙
  • 3篇孔赤寰
  • 2篇张金山
  • 2篇张军
  • 2篇吴涛
  • 1篇刘雪来
  • 1篇陶然
  • 1篇孙雪峰
  • 1篇袁新宇
  • 1篇刁美
  • 1篇王峥嵘
  • 1篇吴典明
  • 1篇董宁
  • 1篇郭宏伟
  • 1篇刘明坤
  • 1篇明安晓
  • 1篇张辉
  • 1篇张勇
  • 1篇刘海霞

传媒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胃镜胸腔镜联合治疗婴幼儿食管狭窄1例
2011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双镜或三镜联合手术的方式在逐渐推广。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联合应用电子胃镜与胸腔镜治疗食管狭窄患儿1例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孔赤寰李龙张军吴涛陈兴海
关键词:食管狭窄电子胃镜胸腔镜婴幼儿联合手术
现代小儿精准肝切除的理念、技术及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对小儿肝脏外科解剖、肝脏生理和肝脏再生能力的了解.特别是成人肝切除技术的进步,在过去10年中小儿肝切除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已从传统的经验模式转向现代化的精准模式.精准肝切除对小儿肝肿瘤的治疗有特殊意义,突破了传统小儿肝切除的禁区。
李龙陈兴海
关键词:肝切除小儿切除技术外科解剖肝肿瘤
螺旋CT扫描在先天性肝外门腔分流诊断及手术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先天性肝外门腔分流(congenital ex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CEPS)是由于门静脉系统发育异常所致,门静脉系统血流通过肝外异常分流道,部分或完全直接回流入腔静脉系统的先天发育畸形.CEPS十分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共报道100余例,多为个案报道,对于螺旋CT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鲜见报道.笔者结合术中门静脉系统造影,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治疗的CEPS术前、术后CT表现,初步探讨螺旋CT在术前诊断、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陶然孙雪峰袁新宇陈兴海董宁郭宏伟刘海霞
关键词:螺旋CT扫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门静脉系统
小儿误吞磁力珠致胃、空肠和回肠多发穿孔1例报告
2024年
儿童误吞磁力珠已有报道^([1,2]),偶有发生,但后果严重,通常就诊时已有消化道穿孔。报道多为一次误吞多个磁力珠并局限性聚集于消化道内,可导致局限范围内的多发穿孔^([3,4])。2024年1月1日,我们收治1例误吞磁力珠患儿,异物位于胃、空肠和回肠内,引起广泛多发穿孔,成功取出32粒磁力珠,报道如下。
刘雪来叶茂丁柏匀陈兴海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空肠磁力回肠
分流血管结扎治疗Abernethy畸形七例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流血管结扎治疗Abernethy畸形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并行分流血管结扎手术的7例Abernethy畸形患儿临床治疗过程。全部7例患儿于术前行血管超声及增强CT等检查提示未发现门静脉主干或发现门静脉主干及分支纤细,均表现为肝脏体积小,血氨水平升高。7例患儿中5例为肠系膜下静脉与髂静脉分流,1例为脾静脉与左肾静脉分流,1例为门静脉主干与下腔静脉异常血管分流。术中阻断前通过肠系膜静脉行门静脉测压及造影,完全阻断分流血管后再行测压及造影。若阻断后造影见门静脉主干及肝内门静脉显影,则确诊为Abernethy畸形Ⅱ型,保持阻断状态观察20 min,若无明显异常,且压力低于25 cmH2O(1 cmH2O=0.098kPa),则完全结扎分流血管;若压力高于25 cmH2O,则行分流血管部分结扎,调整并维持压力在25 cmH2O左右,二期手术再行完全结扎分流血管。结果经造影证实全部患儿均为Abernethy畸形Ⅱ型。全部患儿阻断后再次造影均见门静脉较前增宽,肝内门静脉分支显影范围扩大,入肝血流明显增加。3例一期完全结扎,另4例分期结扎,其中2例早期患儿结扎同期施行了Rex术。全部患儿术后肝脏体积均较前明显增加,术后2周内增加了(207.00±54.29)ml,增长了(41.50±13.43)%。结论分流血管结扎治疗Abernethy畸形可行、有效。
陈兴海李龙
关键词:门静脉畸形血管结扎术
肝内分流治疗Abernethy畸形2例临床分析
陈兴海李龙
普外心外联合手术治疗合并膈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瘤栓的小儿肿瘤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普外心外联合手术治疗合并膈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瘤栓的小儿肿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外心外联合手术治疗的合并膈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瘤栓的8例肿瘤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手术取胸腹联合正中切口,心外科先行打开心包,备体外循环,然后普外科上台切除腹部原发肿瘤,切开膈下下腔静脉并取出膈下瘤栓,同时尝试自下腔静脉开口处取出膈上瘤栓,若瘤栓无法自膈下完整取出,则收紧预制的肺动脉阻断带,建立体外循环,心外科切除膈上部分瘤栓或打开右心房切除右心房内瘤栓。结果8例患儿中,肝母细胞瘤4例,肾母细胞瘤3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其中瘤栓进入右心房4例,均在体外循环下切开右心房取栓;1例在体外循环下切除膈上下腔静脉瘤栓;3例未行体外循环,在膈下完整取出瘤栓。8例患儿中,7例完整切除瘤栓,1例残留髂静脉瘤栓,8例患儿均未出现肺栓塞。8例患儿术后规律化疗,中位随访时间22.5个月(10~57个月),6例存活,1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普外心外联合手术,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前提下,可以一次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及膈上瘤栓,提高了肿瘤的完整切除率,同时避免了肺栓塞发生的风险。使得以往痛苦大、风险高的手术变得更加安全、有效、人性化。
陈兴海李龙张辉
关键词:肿瘤儿童
Ⅱ型Abernethy畸形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1年
Abernethy畸形合并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临床罕见,且Ⅰ型多于Ⅱ型。本文回顾分析了一例Ⅱ型Abernethy畸形合并肝脏FNH患儿的诊治过程,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了Abernethy畸形合并FN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刘明坤陈兴海方一凡吴典明李龙
关键词:ABERNETHY畸形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文献复习FNH诊治过程
多镜种联合保胆取石治疗儿童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保胆取石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使用胆道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治疗54例胆囊结石。其中12例伴发其他疾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6例,蚕豆病1例,苯丙酮尿症1例,胰腺炎1例,肾母细胞瘤化疗后1例,胆总管结石1例,胆囊息肉1例)。51例保胆取石成功,3例因结石嵌顿切除胆囊。术后对保胆取石成功的患儿进行至少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随访发现8例复发,总体复发率15.7%(8/51)。术前伴发其他疾病的12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41.7%;而未伴发疾病的39例中,复发3例,复发率7.7%(3/39)。伴有其他疾病胆囊结石的复发率明显高于无伴随疾病胆囊结石的复发率。对部分胆囊结石成分进行测定,胆固醇含量为0%~99.6%。未复发的患儿腹痛、黄疸等临床症状消失,发育良好,胆囊功能、形态均无异常。结论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实施儿童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保留胆囊的形态和功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孔赤寰刁美郝献华王雪琪陈兴海张金山明安晓王业通李龙
关键词: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保胆取石儿童胆囊结石
小儿肝中叶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儿肝中叶肿瘤在不同情况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于2015~2017年收治的57例小儿肝中叶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用GEAW4.4工作站测量数据并计算得出肝三叶切除术及肝中叶切除术情况下的残肝分数,再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综合考虑来决定手术方式。结果57例患儿中,53例肝母细胞瘤、1例肝错构瘤、2例肝血管瘤、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其中34例行肝三叶切除术的患儿作为肝三叶切除组,23例行肝中叶切除术的患儿作为肝中叶切除组。肝三叶切除组的手术时间为(122±21)min,范围为90~190min;术中出血量为(154±70)ml,范围为50~300ml;输血量为(300+123)ml,范围为0~600ml;残肝分数为(43.4±8.3)%,范围为27%.57%。肝中叶切除组的手术时间为(127±33)min,范围为90~210min;术中出血量为(174±58)ml,平均为100~300ml;输血量为(330±143)ml,平均为0~600ml;残肝分数为(89.9±6.0)%,范围为78%~100%。分别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残肝分数,可见肝中叶切除组的残肝分数明显高于肝三叶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4例术后胆痿,3例经短时间引流后缓解,1例再次手术修补;9例术后局部包裹性积液伴发热,5例抗感染治疗后缓解,4例在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缓解。结论对于肝中叶肿瘤应充分进行术前评估,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综合考虑,针对不同个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当的手术方式。肝中叶切除术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同时并未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在血管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选择施行。
陈兴海李龙
关键词:儿童肝肿瘤肝三叶切除术肝中叶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