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力

作品数:39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4篇星团
  • 12篇天体
  • 11篇疏散星团
  • 9篇天体测量
  • 8篇银河系
  • 7篇球状星团
  • 6篇恒星
  • 5篇天体测量学
  • 4篇天文
  • 4篇测光
  • 3篇银河系结构
  • 3篇运动学
  • 3篇视差
  • 3篇天体物理
  • 3篇天文学
  • 3篇昴星团
  • 3篇文学
  • 3篇NGC
  • 3篇LAMOST
  • 2篇星等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上...
  • 9篇中国科学院国...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常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天津职业大学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紫...

作者

  • 39篇陈力
  • 17篇王家骥
  • 9篇赵君亮
  • 7篇侯金良
  • 6篇金文敬
  • 5篇陈鼎
  • 4篇常瑞香
  • 3篇朱紫
  • 3篇高新华
  • 3篇高建云
  • 2篇赵永恒
  • 2篇温文
  • 2篇孙振娜
  • 2篇李东明
  • 2篇武振宇
  • 2篇田凯平
  • 2篇夏一飞
  • 1篇王传军
  • 1篇何燕萍
  • 1篇姜佩芳

传媒

  • 13篇天文学进展
  • 12篇中国科学院上...
  • 6篇天文学报
  • 2篇天文研究与技...
  • 2篇中国天文学会...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天体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1
  • 1篇198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PDS照相测光性能研究
陈力
关键词:测光
天文底片保存和我国天文底片数字化的建议被引量:4
2007年
阐述了国际上天文照相底片数字化工作的进展:底片的保存、底片数字化的意义和相关技术。扼要地介绍了国际虚拟天文台的情况及其与底片数字化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天文底片资料的保存现状,并提出了底片数字化建议:成立由各天文台专家组成的全国底片数字化协调小组,建立各单位保存底片的信息库、改进底片的保存条件、有步骤地对有价值底片上的全部目标进行扫描,以便将其与现代高精度的观测资料相结合,开展有意义的课题研究。
金文敬唐正宏王叔和姚保安田凯平陈力赵永恒蒋世仰
关键词:天文学
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核心功能需求调查分析
2020年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为此,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结合天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梳理了一份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并以问卷的形式针对领域内专家和用户开展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目标,计划采用平台化开发模式,并开放第三方开发接口,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开发者基于虚拟天文台资源做出实用的工具,更好地实现资源与技术向服务的快速转换。
许允飞樊东卫崔辰州何勃亮李长华于策肖健李珊珊米琳莹韩军陶一寒王传军王传军张海龙刘梁李正韩叙杨丝丝和兰张磊张磊王川中苏丽颖陈力苏丽颖陈力乔翠兰许谦李乡儒杨海峰曹子皇白春海周卫红强振平柏正尧周卫红袁国武柏正尧李冀孙继先和寿圣赵永恒
关键词:虚拟天文台
M31的观测与研究进展
2004年
介绍了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旋涡星系M31(仙女星系)的基本观测性质。与银河系结构类似,M31的基本成分包括:核、核球、盘和晕。对以上各个成分的观测和研究进展分别作了综述,重点是盘的星族成分和恒星形成历史,以及球状星团的分布和晕的形成历史。同时与银河系的各种观测特征和形成机制作了详细的比较。
孙振娜侯金良常瑞香陈力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银河系
球状星团M13天区264颗恒星的绝对自行测定
2001年
以《Hipparcos星表》体现的国际天球参考架为基础 ,对球状星团M13中心附近 70′× 70′天区内2 64颗恒星 ,使用上海天文台佘山口径 4 0cm双筒折射望远镜拍摄的底片资料 ,以 5颗《Hipparcos星表》中恒星和 38颗《Tycho - 2星表》中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为参考 ,归算得到了位置和绝对自行 ,并估计了成员概率。
王家骥陈力陈鼎
关键词:恒星
2MASS的科学意义和成果概览被引量:12
2004年
2MASS(Two Micron All Sky Survey)以相当高的内部一致性和精确度在近红外波段对整个天空进行了巡天观测,并通过数据处理把原始数据转变为对天文学有用的图像、星等和位置的列表。较详细介绍了2MASS的科学意义、巡天成果、数据特征以及利用2MASS观测数据所开展的部分工作。
高建云陈力王家骥侯金良赵君亮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近红外巡天银河系结构
一种新的疏散星团成员判定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成员判定是疏散星团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成员判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星团基本参数的估计.首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对疏散星团NGC 6791和M67(NGC 2682)分别进行了成员判定,结果表明DBSCAN聚类算法能很有效地剔除场星污染.得到的NGC6791成员星的颜色-星等图上主序清晰并呈现明显的双重主序结构,这表明NGC 6791可能有更复杂的恒星形成与演化历史.对M67的分析表明出现了质量分层现象,并且星团的核心和外围两部分有明显的相对运动.对NGC 6791和M67的分析均表明DBSCAN聚类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成员判定方法,有传统成员判定方法不具备的一些优点.
高新华陈力侯振杰
关键词:NGC数据分析
Hipparcos后的昴星团距离被引量:1
2005年
详细介绍了Hipparcos测定的昴星团距离与以往地面测定结果比较所出现的差异、近年来对昴星团距离新的测定和对Hipparcos数据作的重新处理以及对造成不一致的原因所进行的探讨,最后对有关进展加以评述。
王家骥陈力
关键词:天体测量学昴星团视差赫罗图
移动星团视差研究方法的改进
2001年
移动星团视差的精确测定对于宇宙距离尺度以及许多天体物理关系的研究起重要的定标作用。因此,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确定移动星团视差的方法一直处于不断改进之中。对此作了简要介绍和评述。
赵君亮陈力
关键词:星团移动星团视差
球状星团M3天区534颗恒星的绝对自行测定
2002年
以《Hipparcos星表》体现的国际天球参考架为基础 ,对球状星团M3(NGC 5 2 72 )中心附近 10 0′×10 0′天区内 5 34颗恒星 ,使用上海天文台佘山 4 0cm折射望远镜拍摄的底片资料 ,以 8颗《Hipparcos星表》中恒星和 4 9颗《Tycho - 2星表》中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为参考 ,归算得到了位置和绝对自行 。
武振宇王家骥陈力
关键词:球状星团恒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