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增建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稻瘟病菌
  • 2篇稻瘟病菌生理...
  • 2篇生理小种
  • 2篇水稻
  • 2篇侵染
  • 2篇侵染途径
  • 2篇瘟病
  • 2篇小种
  • 2篇枯病
  • 2篇病菌
  • 2篇病菌生理
  • 2篇病菌生理小种
  • 1篇稻米
  • 1篇稻曲病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反应
  • 1篇水稻品种
  • 1篇水稻品种(系...

机构

  • 4篇天津市植物保...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天津市农业技...

作者

  • 8篇陈增建
  • 6篇刘水芳
  • 3篇刘亦学
  • 2篇朱立宏
  • 1篇刘春艳
  • 1篇杨秀荣
  • 1篇张金刚
  • 1篇王勇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农林科技
  • 1篇Journa...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2
  • 2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稻曲病初次侵染源及侵染途径的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1990—1994年研究结果表明,厚垣孢子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源。在室内、外干燥自然条件下厚垣孢子可存活10个月之久;但随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下降。在土壤表层越冬的厚垣孢子萌发率最高,随埋土层加深萌发率明显下降。花器柱头是稻曲病的主要侵染途径;而种子带菌和幼芽不是主要的侵染途径。
刘水芳陈增建
关键词:稻曲病厚垣孢子侵染途径水稻
稻米细菌性条斑点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1
2005年
从天津市水稻种植区的稻米病粒上分离和纯化,获得3种病原细菌,其中灰白色渐变浅黄色菌出现频率最高,占菌落的96.3%,为优势菌,另外2种分别占菌落的8.4%和1.9%;经过敏性反应、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等细菌学鉴定,伤口和喷雾接种致病性测定,前1种病粒率最高分别为62.4%和9.1%;后2种病粒率为0.8%和未发病。确定具有致病作用的病原细菌的优势菌为草生欧文氏菌〔Pantoea agglom erans(E.herb icola(Lohn is)Dye)〕,其它为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s)和恶臭假单孢菌(Pseudom onas putida)。
刘水芳刘春艳杨秀荣王勇陈增建张金刚
关键词:稻米病原菌鉴定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反应
芦笋茎枯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1992年
芦笋学名石匀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是多年生一种食疗兼用经济价值甚高的珍贵蔬菜,在我国崭露头角,在西方各国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在我市种植多年,现在武清县、北郊区仍种植1万多亩,为我国换取了大量外汇。但它受多种病虫危害,其中以茎枯病危害较重,大面积成片枯死。2年生芦笋田块一般病穴率在63%以上,个别严重地块病穴率达98%,严重时绝收毁种,对产量影响极大,所以采取有效方法,控制病害危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陈增建刘水芳张筱萱刘亦学杨永刚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
葡萄穗轴褐枯病侵染循环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经1992~1994年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葡萄穗轴褐枯病的侵染循环;以分生孢子在枝蔓表皮以及在病残体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在葡萄开花前7天至开花期为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
刘水芳陈增建张春祥
关键词:葡萄穗轴褐枯病侵染时期侵染途径
江苏櫓稻核型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3
1990年
本文研究了江苏穭稻——一种草型栽培稻(Orysa sativa L.)的核型与染色体带型。结果表明,穭稻的核型有6对中位染色体(K_1,K_3,K_6,K,K(?)和K_(11)),4对亚中位染色体(K_2,K(?)K_0和K(?)),1对亚端位染色体(K_4)和1对随体染色体(K_(10)),在K_3染色体的长臂上有一次缢痕。Giemsa分带处理表明,穭稻染色体带型比较丰富,各条染色体的带型特征明显。本文还讨论了江苏穭稻与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在核型及染色体带型上的异同。
陈增建朱立宏
(禾鲁)稻与云南稻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1990年
穭稻的植株形态及谷粒特性与云南稻的两个粳型地方品种相近,彼此的杂交结实率高于它与籼型品种的杂交结实率。穭稻野生性状较强,在 F_1代中表现显性.F_1植株的花粉育性为1.15—82.1%,与粳型品种杂交时育性较高,又以穭稻为母本时育性高于其反交组合。穭稻种胚酯酶同工酶的酶带与云南稻的粳型品种有些相近。穭稻与云南稻四个品种的杂种 F_1PMC_s 减数分裂出现染色体异常,在粗线期主要是疏松配对(1.85—3.70%)倒位、易位环(1.85—3.36%),在终变期主要是产生单价体(1.04—3.21%)和四价体(2.02—2.99%),中期Ⅰ和后期Ⅰ主要是形成10Ⅱ+1Ⅳ(1.47—2.51%),单价体(0.42—2.66%),落后染色体(0.89—1.54%),染色体桥和断片(0.72—3.61%),还产生多价体,不等分离等,与粳型品种的 F_1染色体异常频率有略低趋势。穭稻可能是介于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稻种类型。
陈增建朱立宏
关键词:亲缘关系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动态及其变异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1981~1990连续10年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群及分布的研究,先后对总计435个菌株鉴定为7群12~18个小种。在明确各地区小种分布的同时,确定各地优势小种一直为ZG群,与生产上栽培品种抗性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相一致。用日本单基因品种对多数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具有Pi—Z^t,Pi—b,Pi—ta,Pi—ta^2,Pi—K^m基因型的品种致病率较低,对其它基因型品种致病率较高。稻瘟病菌变异的研究表明,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穗颈稻瘟病斑上分离的单孢,接种鉴定所属小种有差异;同一病斑上多次继代分离的单孢,其生理小种差异也很大。由此证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有很大变异性。
陈增建刘水芳刘亦学杨永刚
关键词:稻瘟生理小种
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抗性谱测定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每年选用天津市有代表性的7群11~15个稻瘟生理小种,先后对768个品种(系)进行抗谱测定,抗菌率达80~100%有34个品种(系),占供试品种(系)4.4%,抗菌率在60~79%属中等抗病的品种(系)有109个,占14.2%,其余625个品种(系)属感病类型。另外用7群10个小种对抗菌力较高的74个品种(系)进行抗病类型划分,抗菌率在90%有4个类型,抗菌率在80%有3个类型。根据各地优势小种分布选择抗源和供生产上品种轮换种植的参考。以上结果说明抗谱测定是相对稳定的,对生产与育种有实用价值。
陈增建刘水芳刘亦学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抗性谱抗菌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