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晖
- 作品数:78 被引量:2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输尿管镜手术中输尿管完全撕脱伤的处理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输尿管镜手术中发生输尿管两端完全撕脱伤的原因及治疗方式,并探讨可能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接诊的输尿管镜手术中发生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伤的3例病例,并对其发生原因、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3例均为男性患者,术中观察到输尿管壁内段存在相对狭窄,进镜过程中受阻,用力推进输尿管镜时阻力消失;随后在退镜操作时均发现存在阻力,输尿管镜无法撤出,用力退镜时发生输尿管撕脱伤。1例术中探查见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近端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UPJ)下方约1.0cm处,远端位于输尿管膀胱交界处(UVJ)处,行左侧肾脏切除术;1例术中探查见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近段位于UPJ下方约4.0cm处,远端位于UVJ处,行Boari膀胱瓣术;1例术中行输尿管镜探查见输尿管远端于UVJ处离断,改行左侧经皮肾镜手术探查见近段输尿管于UPJ下方约2.0cm处离断,遂行左肾造瘘术,术后1周行回肠代输尿管手术。3例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3~6个月。结论:输尿管壁内段相对狭窄是发生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伤的高危因素,操作不当是发生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伤的直接原因。损伤发生后,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理解剖等因素制定适当手术方式。输尿管壁内段相对狭窄存在时,应高度警惕发生输尿管撕脱伤的可能。
- 李文成陈朝晖汪良谌科侯腾李兵章小平
- 关键词:输尿管镜手术术中并发症膀胱瓣回肠代输尿管术
- 会阴部横纹肌肉瘤手术治疗保留尿道及勃起功能1例报告
- 2018年
- 发生在会阴部的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非常少见,发生在成人的尤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于武汉协和医院就诊的会阴部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讨论。
- 贾波陈朝晖赵军王文亚
- 关键词:阴茎会阴部横纹肌肉瘤手术
- Uromodulin基因启动子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特异性及活性
- 2010年
- 目的 观察Uromodulin基因启动子在各种真核细胞中表达的特异性及活性.方法 对含Uromodulin基因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URO进行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质粒转染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人肾癌细胞株(ACHN)、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大鼠系膜细胞株(HBZY-1),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经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绿色荧光的为阳性细胞,并和pEGFP-N3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转染24 h后HK-2、ACHN阳性率较高(7~12/HP),流式检测结果为13.2%和11.4%;而T24、HBZY-1阳性率较低(0~1/HP),流式检测结果为0%和0.8%.pEGFP-N3在各组细胞中均有较高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23.08%(HK-2)、19.24%(ACHN)、26.14%(T24)和18.03%(HBZY-1).结论 小鼠Uromodulin基因启动子在HK-2及ACHN中具有特异性的启动活性,其活性约为CMV的50%.
- 海波李璐璐李智陈朝晖
- 关键词:UROMODULIN启动子组织特异性
- 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评估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研究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影像尿动力学仪检查64例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排尿功能情况。结果:神经原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28例(43.75%),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15例(23.43%),BPH 12例(18.75%),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排尿障碍4例(6.25%),女性排尿困难5例(7.82%)。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5例,膀胱小梁或憩室25例,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8例,尿道远端狭窄1例。结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通过同时评估膀胱尿道的功能和形态,为复杂性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吴新华陈敏陈朝晖魏俊佘贤梁沈雅兰肖传国
- 关键词:排尿功能障碍影像尿动力学
-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4例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镜下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患者3例女性,1例男性。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不适和血尿,影像学检查示肾脏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病理检查:肉眼肿瘤呈囊实性结构,镜下肿瘤由上皮和间质成分共同构成。上皮细胞可呈立方状、柱状、鞋钉样;其中1例上皮成分呈苗勒管上皮分化和肠上皮分化。间质成分为梭形细胞,并可见特征性呈束状分布的平滑肌组织和厚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上皮细胞AE1/AE3阳性,间质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患者行肾切除术,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为具有独特组织病理学特点的良性肿瘤,需要和肾脏其他良恶性肿瘤鉴别。
- 杨郁聂秀卢剑陆孝禹卫艳予王华韩志惠陈朝晖郑杰
- 关键词:肾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AG-490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抑制Januskinase 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 (JAK STAT)途径的磷酸化 ,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 不同浓度的JAK2磷酸化抑制剂AG 4 90处理人前列腺癌PC 3M细胞 ,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半数细胞生长抑制剂量 (IC50 )和细胞凋亡率 ,透射电镜和TUNEL法观察凋亡形态。结果 AG 4 90能够抑制PC 3M细胞增殖并表现为剂量依赖性 ,4 8h的IC50 为 5 6 8μmol/L ;用AG 4 90处理PC 3M细胞后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结论 JAK STAT途径磷酸化在支持PC 3M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AG 4 90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 3M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陈朝晖赵军肖亚军杜茂信肖传国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肿瘤雄激素
- 肾细胞癌中Livin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及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8例肾细胞癌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Liv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38例肾细胞癌中L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57.89%(22/38)、60.53%(23/38);而10例正常肾组织中Livin均无表达,肾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vin表达率与肾细胞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ivin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肾细胞癌的重要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 陈小刚张青汉叶绪龙王瑜陈朝晖
- 关键词:肾肿瘤LIVIN基因表达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10 μg/L~ 10 0 μg/L的TRAIL处理培养的PC 3M细胞 4~ 2 4h后 ,采用Annexin V荧光染色、透射电镜、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和MTT比色检测凋亡率、细胞生长抑制率与TRAIL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结果 10 μg/L~ 10 0 μg/LTRAIL作用 4~ 2 4h ,肿瘤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随着TRAIL浓度的增加或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 ,肿瘤细胞凋亡率也增加 ,为 13 .8%~ 79.6% ,同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出现明显增加 ,药物作用 8h为 7.5 %~ 3 7.9% ,12h为 16.7%~ 87.9% ,2 4h为 3 9.7%~ 97.6%。结论 TRAIL能够迅速和显著地诱导PC 3M细胞凋亡 ,可能成为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新方法。
- 谷龙杰陈朝晖陈江平浩肖亚军陈晓春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前列腺癌细胞PC-3M细胞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荧光染色
- TRAIL凋亡途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1年
- TRAIL是类似TNF α和FasL的凋亡诱导配体 ,因其能专一性杀伤肿瘤细胞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RAIL、TRAIL受体及其胞内信号传导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部分进展 。
- 陈朝晖陈晓春肖亚军
- 关键词:TRAIL细胞凋亡肿瘤细胞杀伤
- ALS2CL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观察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正常肾组织中ALS2CL基因的表达及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组织化学(IPH)及Westernblot检测26例配对癌组织/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及2株ccRCC来源细胞(786/0、SN12-PM6)中ALS2CL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比较正常对照组,ALs2CL基因mRNA在65.38%(17/26)的eeRCC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在786/0、SNl2一PM6中表达亦显著下调;IPH结果示73.08%(19/26)ccRCC组织ALS2CL蛋白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WesternNot结果显示53.58%(14/26)ccRCC组织ALS2CL蛋白表达下调,两株细胞ALS2CL蛋白表达亦下调,比较各自对照组,其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S2CL基因表达缺失或下调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
- 向威赵军刘周强曾鹏蒋国松陈朝晖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基因表达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