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高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颅内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症状
  • 2篇窦血栓形成
  • 2篇误诊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静脉
  • 2篇脑静脉窦
  • 2篇脑静脉窦血栓
  • 2篇脑静脉窦血栓...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窦
  • 2篇静脉窦血栓
  • 2篇静脉窦血栓形...
  • 2篇亢进
  • 2篇亢进症

机构

  • 12篇解放军第47...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陈洪高
  • 5篇黄科峰
  • 4篇张豫娟
  • 3篇黎昌华
  • 3篇姜小平
  • 2篇卢昌均
  • 2篇宋君
  • 2篇方晓熠
  • 2篇朱安平
  • 2篇伍晓刚
  • 2篇黎颖
  • 2篇李作坤
  • 2篇张红芳
  • 2篇周鹏
  • 2篇韩俊玲
  • 2篇金文义
  • 1篇杨云
  • 1篇宋志杰
  • 1篇宋君
  • 1篇张婷

传媒

  • 6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检测 37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血浆ET ,NO含量。结果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ET ,NO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参考指标 ,并提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宜早期进行抗脑缺血的治疗。
卢昌均陈洪高陈宝田
关键词:脑梗死内皮素一氧化氮
以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为突出表现的艾滋病1例被引量:1
2005年
陈洪高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感染艾滋病口腔不洁性交查体杂音
强化医院科室的环节管理被引量:1
2008年
为探索做好医院科室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笔者从落实规章制度入手,加大了以下环节的管理力度:①医护人员的执业准入和技术培训;②病情告知的规范和工作流程的确立;③疑难病人的诊断和危重病人的抢救;④有创诊疗的指导和病历质量的审核;⑤重要岗位的配置和重点人员的管理;⑥医疗成本的监控和医德医风的检查。通过强化关键环节的管理,调整影响环节管理的主要因素,创新管理办法,科室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陈洪高
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3例并文献复习
2011年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的3例患者共3枚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多个关键词对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总结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有2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术,1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3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未发生手术相关永久并发症;7~12个月的临床随访,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临床症状加重。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共得到1篇相关文献,报道了1例患者采用了血管内治疗技术,未发生任何技术相关永久并发症。结论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与颈内动脉闭塞关系密切,其血管内治疗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于大宗病例的进一步评价。
张豫娟杨鹏飞黄清海邹超陈洪高刘建民
关键词: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
双氯芬酸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被引量:2
2004年
例1男,74岁.因间歇性跖趾关节肿痛4年,确诊为痛风于2000-08-16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入院时测血压20.0/10.6 kPa,心电图检查正常.为缓解疼痛临时服双氯芬酸(德国产,商品名戴芬,为双释放型肠溶胶囊,每粒75 mg,其中速释型25mg,控释型50 mg)1粒,10分钟后患者感全身剧烈瘙痒,继而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压迫感.
陈洪高姜凌
关键词:双氯芬酸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肩周炎痛风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MRI平扫、3D Bravo序列增强扫描及DSA。结果:23例中发病部位为上矢状窦10例,乙状窦6例,直窦3例,横窦4例。其中多个静脉窦同时受累12例,占52.17%;上矢状窦受累10例,占43.48%;横窦受累4例,占17.39%。MRI平扫示脑静脉窦流空效应消失,T1WI及T2WI呈不同信号改变,其中4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14例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5例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3例均行3D Bravo序列增强扫描,静脉窦呈环形、圆形或三角形强化,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充盈缺损状;11例行DSA检查受累静脉窦表现为不规则显影、静脉窦狭窄影或不显影,且与3D Bravo序列增强扫描检出的发病部位及血栓数量一致。结论:MRI平扫联合3D Bravo序列增强扫描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快速、无创且准确的检查方法。
黄科峰伍晓刚段军韩俊玲陈洪高方晓熠金文义周鹏宋君张豫娟
多模式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优势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3D Bravo序列增强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上矢状窦CVST10例,乙状窦6例,直窦3例,横窦4例,其中多个静脉窦同时受累12例,占52%;涉及上矢状窦受累10例,占43%;涉及横窦受累4例,占17%。MRI平扫见脑静脉窦流空效应消失,T1WI及T2WI呈不同信号改变;23例患者均进行了3D Bravo序列增强检查,11例进行了DSA检查,其中3D Bravo序列增强检查见静脉窦表现为不同形状强化,呈环形、圆形或三角形,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充盈缺损状;11例DSA检查显示受累静脉窦表现为不规则显影、静脉窦狭窄影或不显影,且与3D Bravo序列增强检出的发病部位及血栓检出数量结果一致。6例静脉性脑梗死DWI呈高信号,5例SWI序列可见引流区扩张的脑静脉。结论多模式MRI检查(MRI平扫+DWI+SWI+对比剂增强3D-Bravo序列),既可直接显示静脉窦和血栓,还可以了解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的脑内继发改变,对确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黄科峰伍晓刚陈洪高韩俊玲方晓熠金文义周鹏宋君张豫娟
关键词:颅内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弥散磁共振成像
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评价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GE公司宝石能谱CT,选取10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AsiR重建技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分析两组冠状动脉可评估率及辐射剂量。结果研究组血管可评估率为95.0%,对照组为95.8%。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90±0.37)mSv,对照组为(10.33±1.65)mSv,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在保证血管可评估率及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72%的辐射剂量。
黄科峰朱安平陈洪高李作坤黎颖姜小平黎昌华宋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冠状动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类精神分裂症——附6例报告
2006年
目的提高对甲亢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的认识。方法回顾近5年本院诊断的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6例患者中女5例,男1例,平均年龄34.2岁,有高代谢表现者3例,甲状腺肿大Ⅰ°~Ⅱ°4例,无突眼症;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无“精神分裂症”家庭史,4例首诊于精神病科,严重的精神症状有各类妄想及幻觉。结论甲亢合并精神分裂症以女性多见,精神症状明显,甲亢症状可以不典型。注意甲亢表现线索,及时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早期确诊的关键。
陈洪高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
宝石能谱CT电子束扫描技术低辐射剂量对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前门控电子束低辐射剂量技术对冠状动脉成像的能力及图像质量。方法筛选100例前门控电子束扫描的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选择管电流为180~800mA,管电压为100~120 kV,记录扫描中患者所受射线剂量,并将其与回顾性门控扫描参数进行剂量对比。结果在相同管电压条件下,前门开电子束扫描剂量平均(2.27±0.75)mSv远远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平均(14.15±3.07)mSv。结论宝石能谱CT采用前门控电子束扫描技术及个性化的扫描参数,同时利用宝石探测器、AsiR重建技术及Cine扫描模式,减少了螺旋伪影,抑制钙化伪影,获得高清冠状动脉图像。心脏成像减少了80%~90%的辐射剂量,确保了"完美心脏"的检查,真正实现了低剂量下的冠脉高清成像。
黄科峰朱安平陈洪高李作坤黎颖姜小平黎昌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