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涛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黑麦
  • 2篇黑麦草
  • 1篇氧化酶
  • 1篇油污染
  • 1篇植物修复
  • 1篇中黄
  • 1篇色素
  • 1篇生理代谢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降解研究
  • 1篇石油污染
  • 1篇石油污染物
  • 1篇铅污染
  • 1篇铅污染土壤
  • 1篇铅胁迫
  • 1篇微生物降解
  • 1篇微生物降解研...
  • 1篇污染土

机构

  • 4篇长安大学

作者

  • 4篇陈涛
  • 2篇梁语燕
  • 2篇陈华
  • 2篇杨明琰
  • 1篇邢建宇
  • 1篇李春荣
  • 1篇李山
  • 1篇滑宁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EDTA强化黑麦草对铅污染土壤的诱导修复效应被引量:11
2014年
文章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螯合剂EDTA强化黑麦草对土壤中铅的富集效应、富集规律及其对土壤铅的溶解效应和残留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对不同浓度的铅污染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富集规律为根>茎>叶;土壤铅浓度为1 000 mg/kg,EDTA施入量为6 mmol/kg土时,土壤中水溶性铅的含量为对照的近500倍,黑麦草地上部铅提取量为对照的3.84倍。表明EDTA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性铅的含量,促进铅从根部向地上部转运,增加黑麦草地上部铅的含量和提取量。但EDTA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在施用后第38天,土壤中水溶性铅含量仍无明显下降,因此在使用中应注意其残留效应及其对环境的风险。
杨明琰陈华梁语燕曾德榜陈涛柳天然
关键词:黑麦草EDTA环境风险
超声波协助提取花生壳中黄色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通过单因素实验,将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55 nm处测定的提取液吸光度作为实验指标,确定超声波提取花生壳中黄色素的最佳条件为:以70%乙醇作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 g∶9 mL、超声波频率为20 kHz、每次提取8 min、提取2次,色素粗品收率为4.3%。与加热回流法、浸泡法比较,超声波提取方法具有效率高、时间短、节省能源等优点。
李山滑宁陈涛
关键词:超声波花生壳黄色素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从炼油厂污水池底泥中分离出3株石油降解菌。经过摇床培养研究了各菌株及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并考察了营养物质、电子受体对石油污染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5 d后,3种单菌对石油烃的降解率依次达到87.69%,52.14%,92.02%,混合菌高达93.18%;营养物质、电子受体对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显著,营养物质N与P适宜比为2∶1(质量比),电子受体H2O2适宜累计添加量为12 000 mg/kg。
陈涛李春荣
关键词:石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
铅胁迫对黑麦草Pb富集特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铅胁迫对黑麦草富集特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依据。【方法】以黑麦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不同含量(0,500,1 000,2 000,3 000mg/kg)铅胁迫下黑麦草对铅的吸收、富集规律及铅对黑麦草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土壤中铅含量为500~1 000mg/kg时,黑麦草地上部干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当土壤铅含量为2 000~3 000mg/kg时,黑麦草地上部干质量明显降低。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增加,黑麦草根、茎、叶中的铅含量均明显增加,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黑麦草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及SOD、POD、CAT活性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结论】不同铅胁迫条件下,黑麦草对铅的富集特性和生理特征有明显变化,黑麦草适用于铅含量低于1 000mg/kg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杨明琰梁语燕曾德榜陈涛陈华柳天然邢建宇
关键词:黑麦草铅胁迫植物修复生理指标抗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