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涵泳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衰竭
  • 3篇急诊
  • 2篇心力衰竭
  • 2篇集束化治疗
  • 2篇急性心力衰竭
  • 1篇心肺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衰
  • 1篇心衰竭
  • 1篇血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通气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卒中
  • 1篇左心
  • 1篇左心衰
  • 1篇左心衰竭
  • 1篇无创通气

机构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盛燚
  • 4篇陈涵泳
  • 3篇陈琳
  • 3篇吴龙川
  • 3篇方春春
  • 2篇却岚
  • 2篇张喆
  • 1篇李峰

传媒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采用集束化治疗的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为集束化组,另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采用常规处理的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8例为对照组。入急诊室后均行常规处理,集束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R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收缩压(SBP)的变化及气促缓解时间。结果集束化组与对照组治疗前RR、SaO2、PaO2和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集束化组较对照组RR减慢,SaO2、PaO2升高,SB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气促缓解时间(4.4±2.6)h短于对照组的(8.4±3.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3,P<0.001)。结论急诊集束化治疗能快速提高患者的SaO2及PaO2,显著缩短气促缓解时间,对患者短期内症状的改善和心肺功能的稳定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盛燚陈涵泳方春春吴龙川李峰陈琳张喆
关键词:心力衰竭集束化治疗
缺血性卒中标准化治疗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的特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年来,卒中标准化治疗的研究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相关可能因素分析,为提高脑卒中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供相应的建议。
陈涵泳盛燚却岚方春春
关键词:卒中影响因素
急诊早期无创BiPAP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急诊早期无创BiPAP治疗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急诊首诊的50例符合条件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无创通气,观察短期临床疗效、生理参数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在临床效果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RR和Pa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LVEF、SV、C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急诊早期BiPAP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Ⅳ级合并肺水肿的患者短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盛燚陈涵泳却岚吴龙川方春春陈琳
关键词:无创通气左心衰竭肺水肿
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急诊早期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AHF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8例AH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段将其分为集束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以急诊室治疗时间、气短缓解时间、住院周期、住院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为观察指标,探讨集束化治疗对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集束化组急诊室治疗时间长于常规治疗组,气短缓解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束化组住院病死率为3.3%,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5.5%(P<0.05);集束化组气管插管率为6.7%,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0.7%(P<0.05)。结论AHFS的集束化治疗较常规的治疗方法气短缓解更快,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对改善AHFS预后有重要意义。
盛燚陈涵泳吴龙川张喆陈琳
关键词: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