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继攀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心率
  • 1篇造影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造影
  • 1篇水囊
  • 1篇推注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输卵管
  • 1篇子宫输卵管造...
  • 1篇门控
  • 1篇冠脉
  • 1篇放射摄影
  • 1篇放射摄影术
  • 1篇分次
  • 1篇CT冠脉
  • 1篇CT诊断
  • 1篇CT诊断价值
  • 1篇MS
  • 1篇病变
  • 1篇测点

机构

  • 4篇海南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陈继攀
  • 2篇伍保忠
  • 2篇林子义
  • 1篇王小龙
  • 1篇俞安乐
  • 1篇刘旭东
  • 1篇郑妙琼
  • 1篇金桂云
  • 1篇黄海伟
  • 1篇涂蓉
  • 1篇汪继斌
  • 1篇孙琼芳
  • 1篇张业雨
  • 1篇王绥煌
  • 1篇韦兰花
  • 1篇李慧子
  • 1篇张鹤龄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输卵管造影术中水囊分次注入法与疼痛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输卵管造影术中水囊分次注入法与疼痛因子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提高HSG检查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就诊女性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实验组采用分次推注水囊;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推注水囊。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疼痛、球囊脱出的情况及检查前后疼痛相关指标(NGF、TNF-α、PGE2)。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脱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的NGF、TNF-α、PG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分次推注水囊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HSG检查的成功率,避免输卵管收缩或疼痛引起的HSG失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汪继斌金桂云韦兰花李慧子林子义陈继攀张鹤龄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水囊
MSCT冠脉前门控扫描检查心率的控制
目的:通过检查前药物药物控制和屏气调节来人为控制心率,达到多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检查前门控扫描对心率的标准要求.方法:2013年4月-2013年5月做冠脉检查的受检者中,选择心律齐、心率范围在70-80次/分钟(bpm...
伍保忠张业雨黄海伟陈继攀刘旭东
左心膈角区病变的CT诊断价值(附46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区域病变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间经手术、病理或CT增强扫描、CT三维重建、心脏超声证实的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左心膈角区病变46例,分析其X线和CT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其中42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周围型肺癌5例,左中央型肺癌3例,左肺下叶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6例,肺隔离症4例;食管下段癌5例,贲门癌3例,贲门失弛缓症2例,左膈疝5例;巨大左心房2例,降主动脉瘤3例;后纵隔蔓状血管瘤1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3例;下胸段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1例。结论:X线平片上心脏左后缘病变因来源不同,表现各异,但各具有一定影像特征,CT平扫+增强扫描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发现和鉴别诊断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CT检查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是诊断该区域病变的可靠方法。
孙琼芳涂蓉俞安乐伍保忠林子义陈继攀郑妙琼
腹部摄影自动曝光控制探测点组合方式的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腹部摄影自动曝光控制探测点组合选择。方法:把不同探测点的组合作为唯一变量,对5个组合进行自愿者腹部的摄影,每种组合进行中等体型自愿者用80kV摄片3张,根据资料确定评价点,并测量各评价点的密度值。结果:5种探测点组合中,只有“左+中+右”这组探测点组合各评价点密度值达到或最接近标准值;其他探测点组合都有不同程度偏离。结论:建议使用“左+中+右”这组探测点组合作为腹部摄影自动曝光控制探测点组合的常规选择。
王绥煌陈继攀王小龙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