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葵胶囊对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及NAG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比黄葵胶囊和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对比治疗后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和尿NAG酶的变化。方法将本院2006年8月—200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黄葵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反应、尿蛋白肌酐比值(UP/Ucr)、尿NAG和肾功能的变化等各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8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比值和尿NAG均有效降低,且肾功能得到改善。结论黄葵胶囊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效果较之于贝那普利片稍胜一筹,疗效较佳。
- 陶瑾申新宏艾永红
- 关键词:黄葵胶囊贝那普利慢性肾炎
- 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在血液透析后,观察组41例患者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对照组31例患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 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分钟心搏量、左心功能指数、每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陶瑾
- 关键词: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功能
- 原发性小血管炎15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指以小血管壁炎症和/或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包括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病、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在西方国家,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
- 申新宏王焕徐世新陶瑾
- 关键词:原发性小血管炎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肾脏
- 肾内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肾内科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降低感染率。方法对2008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肾内科46例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 46例肾内科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61.3%,以大肠埃希菌与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4株占38.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肠肠球为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均>8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高均>77.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66.0%,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77.0%。结论肾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相对集中,与医院环境、病房环境等关系密切,应加强病房环境中主要致病菌的清洁消毒工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郭嘉鸿魏华陶瑾
- 关键词:肾内科肺部感染病原学分析干预对策
-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狼疮肾炎患者,分别给予患者环磷酰胺以及来氟米特治疗,并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狼疮肾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药物治疗后安全性更高,被患者所广泛接受。
- 陶瑾
- 关键词:来氟米特狼疮肾炎环磷酰胺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并探讨了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50例,另取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检测使用ELISA法。结果常规透析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Hs-CRP、IL-6、TNF-α、TC、LDL-C、HDL-C、BUN和Scr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后常规透析对照组Hs-CRP、IL-6、TNF-α、TC、LDL-C、HDL-C、BUN和Scr的表达水平与研究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辛伐他汀干预组Hs-CRP、IL-6、TNF-α、TC、LDL-C水平治疗6个月后则较研究前显著减低(P〈0.05),HDL-C表达水平又较研究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后辛伐他汀干预组BUN和Scr表达水平与研究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常规透析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2.0%显著高于辛伐他汀干预组的18.0%(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陶瑾
- 关键词:辛伐他汀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
- 慢性肾炎急性感染期PCT与IL-6和TNF-α的变化及对器官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 研究慢性肾炎患者急性感染期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43例慢性肾炎急性感染期患者为感染组,45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未感染组、22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收集入组时三组研究对象和慢性肾炎患者治疗24h、治疗48h和治疗72h后,白细胞计数(WBC)、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情况,分析炎症指标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入组时三组研究对象WBC计数、PCT、IL-6、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对照组,未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48h,血清WBC计数、PCT、IL-6、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P<0.05);PCT、IL-6、TNF-α评价急性感染病情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WBC计数;当炎症因子水平PCT≥11.1ng/ml、IL-6≥287.20ng/L和TNF-α≥248.00pg/ml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和肺功能较差。结论 慢性肾炎急性感染期患者血清PCT、IL-6、TNF-α水平进一步升高,加重肺、肝、肾功能负担,造成器官不同程度损伤,致病情恶化;加强血清PCT、IL-6、TNF-α水平动态监测,利于评价病情、指导临床、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郭利芹张灵灵张彩凤陶瑾韩晓静徐可
- 关键词:慢性肾炎PCTIL-6TNF-Α
-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行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血尿素氮、血清K+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尿白蛋白、血尿素氮、血清K+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可有效的对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保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陶瑾
- 关键词:厄贝沙坦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
-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慢性肾衰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并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52例患者共进行4420例次血液透析,心律失常443例次,发生率为10.0%,其中室性早搏最为常见,且>50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采取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陶瑾申新宏马丽丽
- 关键词: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心律失常
- 透出液癌胚抗原125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感染时的变化与病原菌分布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透出液癌胚抗原125(CA125)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感染时的变化及病原菌分布,以期能为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腹膜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腹膜透析的230例患者,根据在腹膜透析期间是否发生腹膜感染进行分组,发生腹膜感染的26例患者为感染组,无腹膜感染的204例患者为非感染组,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透出液及血清中CA125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腹膜感染患者取透出液行细菌培养。结果腹膜感染组患者透出液CA125为(68.44±10.78)U/ml、血清CRP为(58.95±14.63)mg/L,高于非感染组(29.09±9.77)U/ml、(1.12±0.57)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感染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前透出液CA125水平、血清CRP水平为(68.44±10.78)U/ml、(58.95±14.63)mg/L高于感染控制后(29.87±9.89)U/ml、(5.27±2.03)mg/L,感染控制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腹膜感染患者腹膜透出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100.00%,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株占41.46%,革兰阳性菌24株占58.54%。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感染后透出液中CA125及血清CRP明显升高,在感染控制后下降,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检测透出液中CA125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腹膜感染严重程度。
- 申新宏陶瑾王焕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感染透出液癌胚抗原125ANTI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