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军

作品数:104 被引量:1,23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社会学
  • 8篇建筑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历史地理
  • 4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篇城市
  • 12篇绿洲
  • 10篇城镇化
  • 8篇乌鲁木齐
  • 6篇新疆绿洲
  • 6篇新疆县域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县域
  • 6篇小城
  • 6篇小城镇
  • 6篇可持续发展
  • 6篇城乡
  • 5篇土地利用
  • 5篇空间分异
  • 5篇空间结构
  • 5篇干旱
  • 5篇干旱区
  • 4篇人居
  • 4篇人居环境
  • 4篇能源

机构

  • 102篇中国科学院新...
  • 38篇中国科学院研...
  • 2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6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新疆财经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丽水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成都山地灾害...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蒙纳士大学

作者

  • 104篇雷军
  • 52篇张小雷
  • 25篇段祖亮
  • 17篇董雯
  • 13篇杨宇
  • 11篇张利
  • 9篇杨振
  • 7篇刘雅轩
  • 6篇吴世新
  • 5篇杨兆萍
  • 5篇王建锋
  • 4篇朱兵
  • 4篇高超
  • 4篇朱磊
  • 3篇鲁奇
  • 3篇阚耀平
  • 3篇岳健
  • 3篇王涛
  • 3篇倪天麒
  • 3篇卢思佳

传媒

  • 20篇干旱区地理
  • 10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地理研究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经济地理
  • 3篇新疆环境保护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地理科学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6篇2011
  • 11篇2010
  • 1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县域人力资源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第五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区域人力资源测算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研究方法,分析了新疆县域人力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新疆人力资源总量增加54.89%,具有分散分布、空间差异增大的特征;人均人力资源水平提升30.71%,地域差异主要体现为南、北疆差异,呈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的特点。(2)剔除人力资源教育投入的积累性,2000—2010年新疆人力资源总量增加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南疆,北疆、东疆以减少为主,人均人力资源提升程度南疆明显高于北疆、东疆。(3)新疆人均人力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除教育因素外,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地方财政收入及从事卫生、社会保障人数因子的驱动较为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缩小新疆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差异提供参考。
孙继明李建刚雷军杨振段祖亮
关键词:人力资源县域影响因素
新疆绿洲城市扩展与空间形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绿洲城市是绿洲内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中心,也是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绿洲城市的空间形态及其变化的动力机制都显示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特征,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城市形态学的理论研究具有特殊价值。研究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07年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GIS手段,以新疆18个绿洲城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近20年城市扩展与空间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新疆绿洲城市扩展速度与强度均较高的主要位于天山北坡地区,较低的主要集中在东疆和南疆。总体而言,扩展速度与强度值低于中东部城市。(2)乌鲁木齐等位于山前凹陷带、山前盆地或地形复杂老绿洲的城市具有较高的分维数;而年轻城市大多在平原地区,分维数较低,结构紧凑。(3)1990-2000年,城市扩展与非农业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协调度不足,2000年后得到有效改善。绿洲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普遍略大于国家标准,弹性系数较低的城市应适度扩展;弹性系数较高的城市应放缓扩展速度。
刘雅轩张小雷雷军朱磊王涛
关键词:遥感
新疆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新疆小城镇发展分析,提出新疆小城镇数量及其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小城镇在新疆农村城镇化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雷军鲁奇张敬东杜红茹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小城镇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新疆资源型产业的空间集聚被引量:3
2014年
依托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能矿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将新疆资源型产业发展作为一个研究重点,采用区位熵法和加权变异系数法,对新疆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分布特征及空间集聚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资源型产业类型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空间分布较集聚,煤炭采选业等优势资源产业集聚效应较弱;新疆矿产资源丰富,而相应的资源型产业发展则主要是以能源矿产资源产地为主,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散性较强。
芦洁王晓峰董雯雷军
关键词:资源型产业区位熵加权变异系数
新疆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被引量:10
2006年
小城镇人口的发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人口变动的各种信息将对新疆城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对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法、增长速度法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等对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由于近年来新疆经济的加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也将加快,小城镇人口将会出现较快的提高。故而,在综合考虑新疆小城镇人口发展的多种因素及未来新疆城镇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得出了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数量。
董雯张小雷雷军许美卿
关键词:人口规模灰色系统建制镇人口预测
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及模拟被引量:8
2018年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是影响社会经济活力、公共服务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交通、住宅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从主城区人口集中指数、人口集聚度指数、不同圈层人口密度分布变化、单中心与多中心人口密度分布模拟及主城区人口密度空间重构角度探讨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如下。1)近30年来主城区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一直在增加,人口分布的向心性较强,人口郊区化现象不明显。人口分布集中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82—2000年为高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为低速增加阶段。从人口集聚度指数来看,人口分布集聚特性明显且人口集聚沿主要交通走廊呈条带状特征。2)各年份人口密度随离城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趋于减小,人口密度在0~3 km最大,在3~6 km处出现快速下降趋势;高人口密度街道分布有渐趋内移之势,低人口密度街道有渐趋外移趋势。3)单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主城区4个年份的人口密度分布模型不尽相同,1982年与2000年反函数模型模拟效果较好;而1990年和2010年三次函数模型模拟更优。多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2010年主城区双中心结构初露端倪,主中心在影响人口分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次中心在集聚人口能力方面较弱。
杨振雷军
关键词: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乌鲁木齐
多民族聚居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特征与社会空间差异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分析了多民族聚居城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特征,并采用社会区分析和多因子相关性检验,研究教育设施布局的社会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教育设施布局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多数学校集中在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扇面分析发现,教育设施以北偏西方向布局为主,教育设施布局沿城市发展主方向拓展.教育设施可达性和数量总体上与城市人口密度相协调,但存在一定空间错配.汉族和维吾尔族聚居街区可达性较高,哈萨克族和回族聚居街区可达性较差,就学人口与可达距离和学校数量负相关.按社区类型分类,工业型街区公办学校数量远低于近郊街区;高社会经济等级街道可达性最短.
石天戈石天戈雷军
关键词:基础教育设施社会空间可达性
新疆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9
2016年
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疆人口空间分布受地貌、气候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表现出分散分布的特征。研究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对新疆人口发展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GIS的支持下,从多角度、多尺度出发构建了两个年份新疆人口空间数据库,对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集散程度、多尺度的人口疏密状况、人口重心分布及变动、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态势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逐步增加,各尺度人口集中的速度均较慢,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人口的流动性较差。2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尺度依赖性,不同空间尺度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空间尺度越大,人口分布特征越不明显,从小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大尺度探究带来的不足,小尺度新疆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圈层结构,表现出人口空间分布的"三大集群"和零星若干"小集群"的分布特征。3新疆人口重心分布逐年向东偏北方向移动且移动的距离较短,说明新疆人口有向北疆,尤其是天山北坡城市群集中的态势,但集中的速度较慢,对人口重心移动的距离影响较小。从重心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可以看出影响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第一大要素是水资源。4新疆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也具有独特性。维吾尔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三地州且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哈萨克族人口空间分布也较为集中,汉族和回族人口空间分布分散,集聚态势不明显,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较强。
杨振雷军段祖亮董洁芳苏长青
关键词:人口空间分布人口重心民族人口
新疆铁路沿线城市与工业和谐度及其时空分异被引量:16
2009年
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经济,资源能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新疆铁路沿线12个绿洲城市组成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工业"系统中的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两个子系统,阐述了两者的交互作用机理,建立同步性、耦合度和有效性三个指数分别衡量两个子系统综合水平的一致性、系统运行的有序状态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并分析了2000、2004和2007年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和谐度的时空分异现象,探讨了2007年12个城市和谐度的四种类型以及对应的系统基本特征。研究表明,政策要素对新疆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系统的作用明显。核心城市具有良好的系统基本特征,各个城市整体水平逐年提高。系统和谐度南北差异较大,高水平和谐的城市集中在优势明显的区域增长极。2007年新疆12个城市的系统和谐度类型可以描述为"一优、三高、六中、二低",不同的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系统基本特征。
卢思佳张小雷雷军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谐度时空分异
新疆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重要途径之一。文中运用钱纳里发展模型,并通过计算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指数,论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结合城镇人口与农业劳动力人口指标,分析了新疆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进程的互动关系,并对省域层面工业化和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新疆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发展存在显著不协调状况,总体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发展态势明显;在省域85个县市中,协调发展区域尚处于低度协调水平,为提升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必须打破当前发展模式,实现由"协调发展-交互发展-更高层次协调发展"模式的转变。
王建锋雷军段祖亮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