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琼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饮用
  • 3篇饮用水
  • 3篇食品
  • 2篇毒死蜱
  • 2篇毒死蜱残留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相色谱
  • 1篇敌敌畏
  • 1篇碘营养
  • 1篇碘营养水平
  • 1篇电位
  • 1篇电泳
  • 1篇顶空-气相色...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心血管

机构

  • 17篇赣州市疾病预...
  • 2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抚州市疾病预...
  • 1篇赣州市章贡区...

作者

  • 17篇雷琼
  • 12篇赵海玲
  • 5篇邱宏萌
  • 3篇胡晓军
  • 2篇廖勇
  • 2篇朱丰秀
  • 2篇龙彩云
  • 1篇何军
  • 1篇李建华
  • 1篇杨静
  • 1篇刘颖明
  • 1篇尹帆
  • 1篇宋孝光
  • 1篇李会鹏
  • 1篇姚玉斌
  • 1篇黄志英
  • 1篇袁志平
  • 1篇马俊

传媒

  • 4篇实验与检验医...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7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毒死蜱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毒死蜱(CPF)作为一种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然而,其毒性和生物蓄积作用对人类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之一。检测食品和环境中的CPF残留,对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待检样品中的CPF含量极低,且基质复杂,因此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较广的CPF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技术,着重阐述了不同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食品和环境中CPF及其他杀虫剂的检测提供参考。
龙彩云赵海玲雷琼何娟廖勇何圣发
关键词:毒死蜱前处理萃取
基于膜技术处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废水的研究
2022年
探究了更加实用的膜技术应用于处理稀土矿开采的废水,提出采用两级反渗透膜浓缩加硫酸调pH值工艺,使得二级反渗透出水的氨氮浓度低至5.05 mg/L,清液可直接达标排放或回用。浓缩液再经过纳滤膜,可进一步分离稀土离子,稀土离子总回收率达到93.01%。纳滤膜的清液中只有硫酸铵,可作为浸出试剂再利用。此实验过程中稀土离子和氨氮资源都可被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罗小娟雷琼
关键词:纳滤膜硫酸铵溶液
2012年至2014年江西省11类食品中铝污染情况监测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为了解我省食品中铝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和污染途径。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以抚州市区为中心周边县(市)超市、农贸市场、专卖店、个体摊点及小作坊等销售食品706件份,采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铝含量,检测结果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6份样品中检测出含铝样品检出率40.9%,不合格率10.5%。检测结果平均值为62.97mg/Kg。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含铝添加剂样品铝检出率71.35%,不合格率21.08%,检测均值为155.64mg/Kg。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含铝添加剂的样品中铝检出率42.52%,不格率16.82%,检测均值为63.87mg/Kg。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含铝添加剂样品铝检出率21.50%,不合格率0.33%,检测均值6.84mg/Kg。结论我省食品中铝污染情况较严重,造成食品中的铝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含铝添加剂的使用,为减少食品中铝污染应禁止含铝添加剂的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
何军黄志英刘颖明雷琼
关键词:食品铝污染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赤霉素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对果蔬中赤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果蔬中赤霉素的方法。方法:水果蔬菜经乙腈提取,用MCS固相萃取柱净化,用甲醇洗脱,洗脱液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MCS固相萃取柱可有效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方法定量准确,线性范围0.1~10μg/m L,相关系数r=0.996,方法检出限为0.1μg/m L;3个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在75.9%~96.8%,相对标准偏差2.9%~7.2%。结论:本方法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专用MCS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好,能满足食品安全限量标准要求。
赵海玲邱宏萌雷琼朱丰秀
关键词:MCSGC-MS赤霉素果蔬
赣州市农村饮用水与介水传染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赣州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1—2014年,按照分层随机原则每年选择6~11个县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调查与监测,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同期监测地区介水传染病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水质与介水传染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1—2014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25.07%,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25.83%、24.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7,P>0.05);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26.66%、2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6,P<0.0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66.05%、59.22%。介水传染病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伤寒、甲肝、阿米巴性痢疾、副伤寒病例数分别占83.71%、15.08%、0.54%、0.45%、0.19%、0.04%。菌落总数超标率与其它感染性腹泻确诊病例发病率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s=0.422,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赣州农村以分散式供水方式为主,多数集中式供水厂工艺简易;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微生物指标超标;介水传染病以其它感染性腹泻居多,其次是细菌性痢疾,水微生物指标超标率与其它感染性腹泻确诊病例发病率呈正相关。
袁志平李建华姚玉斌胡晓军雷琼杨静李会鹏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介水传染病其它感染性腹泻
2014年-2017年赣州市食品中6种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赣州市食品中镉、总砷、总汞、总铬、镍和铝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2014年-201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中赣州市要求采集区样品,根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测。结果谷物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淡水鱼、米粉、罐头、豆类、坚果及籽类和大叶苦丁8类食品共549件样品,其中合格530份,合格率为96.5%,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大叶苦丁中铝,大叶苦丁和谷物及谷物制品中镉。结论赣州市所有地区的食品抽检监测结果表明6种化学污染物对食品的污染程度总体较轻,但大叶苦丁中铝和镉问题突出,由此可见镉的污染值得重视,建议继续加强监管。同时,大部分食品类别中镍和总砷的国家限值尚未明确,所以更需要不断监测,为制定更完善的国家限量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
雷琼何娟赵海玲刘慧
关键词:食品化学污染物总砷总汞总铬
赣州市食源性腹泻患者分离沙门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赣州市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特征,建立赣州市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和分子指纹图谱数据库,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食源性沙门菌病的暴发溯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赣州市2020—2022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分离的136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全基因组测序(WGS)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并进行耐药基因注释和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赣州市食源性沙门菌对STR耐药率最高(83.09%),其次为TET(78.68%)和AMP(76.47%);多重耐药菌株占76.47%,耐药谱型广泛,主要流行耐药谱型为AMP-TET-CHL-STR-SXT;WGS预测出7种类别共61种耐药基因,以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携带率(99.19%)最高,大环内酯类(8.87%)最低;136株沙门菌以鼠伤寒变种和鼠伤寒为优势血清型,经PFGE分子分型分为98种带型。结论赣州市食源性沙门菌耐药状况严重,耐药基因携带率高且基因型多样,PFGE分子型别呈多态性,优势血清型别可能引起暴发流行,应加强监测和研究。
方欢王洁莲唐满妹王珏鑫苏俊枝胡晓军廖勇雷琼
关键词:沙门菌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敌敌畏
2024年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敌敌畏的方法。方法本文对国标GB/T 5750.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农药指标》中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敌敌畏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引进顶空毛细管柱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方法测定检出限为0.17μg/L,定量限为0.50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7%~100.0%,测定结果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46%~0.59%之间,小于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好,同时避免了使用大量有机溶剂,适用于饮用水中敌敌畏的检测。
邱宏萌何娟赵海玲雷琼刘慧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饮用水敌敌畏
2017-2020年赣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赣州市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2017-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赣州市HFMD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患者咽拭子、肛拭子或疱疹液进行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及分型检测,比较2020年与2017-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结果2020年赣州市HFMD发病率显著低于2017-2019年HFMD年均发病率(χ^(2)=50.587,P<0.05)。2020年,除会昌县外,赣州市其他各县区HFMD发病率较2017-2019年HFMD年均发病率显著下降(P<0.05)。2017-2019年HFMD发病率呈明显季节性,夏秋两季高发,2017和2018年分别在6月和9月形成2个发病高峰,2019年在6月出现1个夏季高峰。2020年流行趋势不同,夏秋呈极低流行态势,高峰值后移至冬季。2020年男性、女性和各年龄阶段的HFMD发病率较2017-2019年HFMD年均发病率显著下降(P<0.05);发病年龄均主要分布在1~5岁,尤其以1~3岁儿童为主,各年龄HFMD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赣州市HFMD肠道病毒阳性率显著低于2017-2019年(χ^(2)=47.273,P<0.05)。2020年1月及3至9月HFMD肠道病毒阳性率显著低于2017-2019年同时期,11、12月份HFMD肠道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2017-2019年同时期(P<0.05)。2017-2019年病毒株CA16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9年时CA16成为优势毒株。2018-2020年感染CA6毒株的病例比率呈上升趋势,CA6成为2020年优势毒株。结论赣州市手足口发病具有明显人群特征和季节性,病原谱不断变化。
唐满妹严芳艺蔡清风薛花雷琼胡晓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赣州市蔬菜中农药残留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赣州市蔬菜中农药的残留情况,为确定监管重点及科学消费提供指引。方法2021年一2022年从赣州市18个县市区农贸市场、超市共采集样品271份,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样品中37种农药残留量。结果271份样品,总检出率为52.8%,超标率为3.69%。鲜豆类检出率最高,为72.7%,其次叶菜类检出率为62.6%。检出5种杀虫剂,检出率为11.1%,超标率为2.21%;检出13种杀菌剂,检出率为45.8%,超标率为1.48%。烯酰吗啉检出率最高,为41.3%,其次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分别为35.4%和28.8%。超标样品10份,其中4份蔬菜中检出禁用农药毒死蜱和三唑磷,存在违规使用。结论赣州市蔬菜中杀菌剂使用率比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应继续加强农药知识宣传,加大监测和监管力度,保障蔬菜的产品质量安全。
赵海玲蒙咏梅雷琼何娟刘慧
关键词:蔬菜杀虫剂杀菌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