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原虫
  • 4篇疟原虫
  • 4篇子孢子
  • 4篇环子孢子蛋白
  • 4篇恶性疟
  • 4篇恶性疟原虫
  • 3篇学法
  • 3篇疫苗
  • 3篇疟疾
  • 3篇疟疾疫苗
  • 3篇肿瘤
  • 3篇无细胞
  • 3篇细胞
  • 3篇康复
  • 3篇康复治疗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法
  • 3篇案例教学
  • 3篇案例教学法
  • 2篇乳腺

机构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14篇韩静
  • 4篇杨英超
  • 3篇黄燕
  • 2篇王国治
  • 2篇叶嗣颖
  • 2篇辛晓芳
  • 1篇张孟贤
  • 1篇张勇
  • 1篇许涛
  • 1篇汪波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 1篇全国高血压与...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态多子野MLC调强和容积调强方式在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静态多叶准直器(MLC)调强和容积调强方式在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35例脑转移癌患者分别设计静态多子野(MSF)-MLC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2种放疗计划,均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的放疗方案,处方剂量为全脑临床靶区(CTV)30Gy/10F、肿瘤靶区(GTV)40Gy/10F,比较两者在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照射剂量和机器跳数上的差异。结果:两种技术均能满足临床放疗的基本要求。VMAT在左右眼球、左右视神经和垂体的最大剂量(Dmax)以及在右晶体、左右眼球、左右视神经和脑干的平均剂量上均较MSF有降低,机器跳数也较MSF明显下降。结论:VMAT可以作为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中一个优化选择。
宫晨王建华付秀根熊慧华张明生韩静李定宇
关键词:脑转移危及器官
3D打印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头颈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头颈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员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讲授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统一考试统计成绩,发放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满意度,综合评价3D打印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性别、年龄和全省规范化培训学员统一招录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典型病例分析、临床操作技能和常见影像阅片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在兴趣吸引力、理解记忆力、培养临床思维、知识层面扩展、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等教学满意度调查评估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头颈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有益于提升头颈肿瘤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韩静宫晨刘东伯张孟贤付强胡广原熊慧华
关键词:案例教学头颈部肿瘤临床教学
系统性康复训练联合迈之灵片治疗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下肢淋巴水肿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康复训练联合迈之灵片治疗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宫颈癌患者按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髋关节全范围运动训练和手法淋巴引流按摩为主的系统性康复训练并联合迈之灵片治疗,对照组接受肿瘤科常规护理和迈之灵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下肢沉重感、疼痛、麻木和功能障碍等主观不适情况,下肢周径变化和淋巴水肿分级上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下肢深重感、疼痛、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96±0.66和2.47±0.57、1.59±0.49和2.00±0.61、0.90±0.46和1.51±0.73,上述三个主观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小腿周径(32.38±4.40)cm较对照组(34.78±5.19)cm明显缩小(P<0.05),但两组在麻木感、大腿周径和总体淋巴水肿分级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系统性康复训练联合迈之灵片可以有效地治疗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下肢淋巴水肿。
宫晨熊慧华张明生许涛韩静黄燕王建华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水肿迈之灵片康复治疗
应用无细胞系统表达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目的:应用麦胚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表达出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ircum sporozoite protein, CSP)。方法:依据PlasmoDB查得的恶性疟原虫Pf3D7株CSP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经P...
韩静杨英超辛晓芳王国治叶嗣颖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疟疾疫苗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活动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及上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序惯化、放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在放疗后均根据其肢体功能状况及身体耐受情况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手指爬墙、伸展运动、耸肩运动、扩胸运动、过顶触耳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等速肌力训练及肌内效贴治疗,持续治疗5周。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对比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度、肩臂手残疾问卷(DASH)评分、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以及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结果放疗结束时2组患者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放疗前明显减小(P<0.05),但观察组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观察组DASH评分[(13.37±1.79)]及淋巴水肿发生率(1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序惯放疗可导致患者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放射性皮肤损伤,而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可降低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改善上肢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肖志平付秀根汤智伟韩静郑祖安
关键词:等速肌力训练淋巴水肿乳腺癌
教学医院及职工医院高血压病人用药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分别调查教学医院和职工医院各1000例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了解两所医院高血压病人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降压治疗方案. 方法:抽查2004年8月-12月上述两所医院各10000例高血压病人门诊处方,详细地进行...
唐家荣韩静侯凌波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治疗用药情况调查药物治疗降压药物
文献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康复治疗师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康复治疗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和康复医学科接受肿瘤康复培训的48名康复治疗师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综合评价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肿瘤临床康复治疗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康复治疗师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理论基础知识(82.48±6.98)分,操作考核如运动治疗(16.62±2.89)分等](P<0.05)。同时,试验组在教学满意度多维度调查评估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兴趣吸引力(4.28±0.62)分、理解记忆力(4.14±0.66)分、沟通能力培养(4.09±0.60)分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康复治疗师教学中的应用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培养全面的理论基础知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韩静张明生刘东伯宫晨熊慧华黄燕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肿瘤康复康复治疗师虚拟现实技术案例教学法
应用无细胞系统表达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目的:应用麦胚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表达出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方法:依据PlasmoDB查得的恶性疟原虫Pf3D7株CSP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经PCR...
韩静杨英超辛晓芳王国治叶嗣颖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疟疾疫苗
文献传递
奥氮平改善胃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奥氮平辅助治疗胃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00例胃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或对照组,观察组在同步放化疗期间接受奥氮平辅助治疗,对照组同步放化疗期间接受除了奥氮平之外的其他治疗。在同步放化疗开始前1d以及放疗4周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对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及程度进行评估,并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放化疗4周时,观察组患者发生Ⅲ-Ⅳ级恶心呕吐反应和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4周时观察组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胃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恶心呕吐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韩静张明生
关键词:奥氮平胃癌放化疗焦虑抑郁恶心呕吐
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在无细胞表达系统的表达及纯化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麦胚无细胞表达系统(Wheat Germ Cell-Free System),表达及纯化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以便用于免疫学评价。方法:根据从PlasmoDB检索获得的恶性疟原虫CS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以从ATCC获得的恶性疟原虫3D7基因组质粒(P.f.3D7 genomic DNA)为模板,经PCR反应扩增目的片段。PCR产物经NcoI与Sma I双酶切后,与经过同样酶切的pIVEX 1.3WG载体连接,随后转化大肠杆菌DH5а,经筛选获得pIVEX WG1.3-CSP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加入到麦胚表达试剂盒并按照说明书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柱纯化,最终获得CSP蛋白。结果:PCR反应成功扩增CSP基因序列,并成功构建pIVEX WG1.3-CSP重组质粒;经WB试验证明,麦胚无细胞表达系统可成功表达并纯化CSP蛋白。结论:麦胚无细胞表达系统可高效表达恶性疟原虫CSP,为CSP用于后续的诊断试剂和疫苗评价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英超韩静辛晓芳王国治叶嗣颖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