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卯林
- 作品数:69 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假性囊肿自发性破裂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6年
- 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胰腺癌术后18个月”入院。患者于18个月前诊断为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2周出院,术后行放疗。术后12个月因腹腔系膜多发转移及腹壁切口转移行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3个周期。病程中患者多次并发肠梗阻,第3次化疗结束后2 d,患者夜间出现中上腹持续性疼痛,程度剧烈,并伴有呕吐,
- 黄永刚顾卯林朱景元王恒杰顾喜明王杰
- 关键词:胰肠吻合自发性破裂假性囊肿中上腹空肠黏膜
- 腹腔镜X线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网篮取石的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在X线透视下经胆囊管胆总管网篮取石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10月85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术中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造影,胆道镜取石网篮,在C臂机透视下用胆道镜网篮取石后经胆囊管取出。结果:85例患者经胆总管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26例,经胆囊管胆总管网篮取石成功21例。3例因胆总管损伤中转开腹。2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在X线透视下,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巧,经胆囊管胆总管网篮取石可一次完成,术后效果满意。
- 郭吕朱景元王春生顾建伟顾卯林黄永刚
- 关键词:胆管造影术胆总管结石取石网篮
- 十二指肠间质瘤10例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3-06—2018-02间昆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0例十二指肠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例因高龄未行手术治疗,其余9例均进行择期手术。其中行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5例,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术后3例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术后均恢复顺利,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十二指肠GIST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直径、核分裂象及肿瘤是否破裂。服用伊马替尼靶向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 黄永刚顾卯林郭吕朱景元王恒杰顾喜明王杰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十二指肠肿瘤外科手术伊马替尼
- 2例胰腺完全断裂患者的诊治体会
- 2021年
- 胰腺完全断裂多是由发生交通事故或从高处坠落所致。此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院收治了2例腹部外伤所致胰腺完全断裂患者。其中1例患者术前已明确发生胰腺断裂,对其进行胰胃吻合术;另1例患者经手术探查后发现胰颈部完全断裂,对其进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本文主要是总结对这2例胰腺完全断裂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及体会。
- 黄永刚顾卯林郭吕朱景元王恒杰
- 关键词:诊治体会胰胃吻合术
- 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腹腔粘连程度分析3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在临床应用已近二十年。但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腹腔粘连方面的研究多限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甚少。我院自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后,3例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探查,现报道如下。
- 黄永刚顾卯林郭吕朱景元胡天平顾喜明王杰
-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腹腔粘连腹腔镜探查MESH修补术后
- 胆肠吻合术后肝胆管再发结石的手术治疗:附7例典型病例
- 2023年
- 目的 总结和探讨胆肠吻合术后肝胆管再发结石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例典型胆肠吻合术后肝胆管再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肝胆管再发结石的部位均不相同。根据再发结石的部位及肝内外胆管狭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残余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重建、胆道镜探查、肝段切除、半肝切除及多种术式的联合应用。结果 7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30~330 min,平均(220±65)min,术中出血量20~600 mL,术后住院8~16 d,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且预后良好,随访半年至10年,期间无结石残留或复发。结论 胆肠吻合术后肝胆管再发结石患者的诊治应当始终坚持“取净结石、解除狭窄”的治疗原则,并对于不同部位再发结石的患者提供个性化及精准的手术方式。
- 包蔚雷顾卯林陆贤
-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肝胆管结石结石复发
- 电视胸腔镜肺大泡不同方法处理结果观察
- 近年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应用。但对肺大泡的处理方法确不相同,如Endo-GIA,圈套结扎+肺大泡切除、单纯圈套结扎、钛夹钳夹,及各种方法的胸膜固定等方法。但缺乏对其结果的评价,为进一步探讨胸腔...
- 郭吕顾卯林顾健伟朱景元王春生
- 文献传递
- 腹茧症5例的临床诊治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茧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17日—2020年11月9日诊治的5例腹茧症患者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近、远期效果等情况。结果:5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肠梗阻,其中2例患者术前CT检查可见小肠外有纤维膜包裹而高度怀疑腹茧症。5例均接受手术,术后2例发生并发症均为早期肠梗阻,1例失访,术后近、远期随访中出现1例下腹痛病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茧症多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腹部CT检查伴冠矢状重建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总体预后较满意。
- 顾卯林杨捷黄永刚陆贤
- 关键词:腹茧症肠梗阻腹部CT
- 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RCL)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试验组行腹腔镜下LRCL。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3、5 d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术前、术后5 d的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取石成功率均为100%,无残留结石,无中转开腹。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NR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试验组各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R、AD、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COR、AD、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LRCL的取石成功率与LC相当,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同时可减轻术后疼痛感,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华尚伯陆贤顾卯林班笃敬
-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疼痛程度
- 小柴胡汤加减方对胆道术后患者胆汁成分及成石趋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方对胆道术后患者胆汁成分及成石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31名符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患者,分成两组。中药组:口服小柴胡汤加减方,制成中药制剂包50mL于术后第1周开始,给予早、晚中药制剂包各1包,连续30日;对照组:不服利胆药物,仅按胆道术后常规处理。运用生化分析仪分别于术中、术后第1周、第3周、第5周检测胆汁成分。结果 :中药组在胆汁代谢方面相对于对照组能够提高胆汁酸含量,术后第3周、第5周有显著差异(P<0.01);能够降低总胆红素及游离胆红素含量,相对于对照组术后第3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周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小柴胡汤加减方能够有效调节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磷脂的含量及比例,从而抑制胆石的形成,这可能是小柴胡汤加减方防止胆石形成、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小柴胡汤加减方对胆红素的代谢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内源性及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ase),减少游离胆红素含量,从而抑制胆色素结石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 王恒杰刘长明郭吕顾卯林胡天平黄永刚华尚伯
- 关键词:小柴胡汤胆石症胆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