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洛
- 作品数:54 被引量:2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课程设置及相应教学思路的探讨被引量:9
- 2004年
-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专升本教育质量,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以现行的临床医学、护理学两个专业的专升本课程设置为背景,通过对最近3年的专升本毕业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和全国26所医学院校专升本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对象、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比较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
- 顾汉展徐三华王未孙桂芳顾洛
- 关键词: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专升本课程设置
- 长期摄入低浓度酒精对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探讨长期低浓度酒精刺激对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方法:以6%的酒精水溶液作为大鼠饮水的唯一来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饮酒不同时程中大鼠胃黏膜HSP70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并对不同的胃腺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或HSP70与增殖细胞核反应抗原(PCNA)免疫双重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的主细胞呈HSP70弱阳性反应。饮用酒精水溶液1天的大鼠,胃腺表面黏液性细胞呈HSP70强阳性反应,主细胞弱阳性反应。饮用3~14天的大鼠,HSP70阳性细胞分布于胃黏膜表面、胃腺颈部和胃基底部,胃腺颈部HSP70阳性细胞经PCNA和HSP70免疫双重染色证实为胃腺干细胞。饮用28天的大鼠HSP70阳性细胞分布区域和饮用1天的大鼠相同。结论:适当低浓度的酒精刺激可引起胃黏膜干细胞HSP70的表达,并可能在大鼠胃黏膜的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杜军田苏平顾洛李卫星戈应滨
- 关键词:胃黏膜热休克蛋白
- 胃粘膜血流量在大鼠胃内蛋白胨引起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大鼠胃内灌注蛋白胨引起胃粘膜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中胃粘膜血流量的变化。方法 胃内灌注高浓度和低浓度盐酸乙醇 (HCl+EtOH)以及 6 %蛋白胨溶液 ,观察胃粘膜血流量改变在胃粘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胃内预先灌注低浓度HCl+EtOH或 6 %蛋白胨后灌注高浓度HCl+EtOH ,胃粘膜血流量适应性增加 ,与单独灌注高浓度HCl+EtOH组相比分别增加 34.2 %和 2 6 .7% (P <0 .0 5 ) ;胃粘膜大体损伤面积比单独高浓度HCl+EtOH组减轻 46 .5 %和 37.4% (P <0 .0 1,P <0 .0 5 ) ,光镜下损伤深度比单独高浓度HCl+EtOH组减轻 41%和 35 .3 % (P <0 .0 1)。
- 闫长栋祁友键张咏梅顾洛田苏平李栋生
- 关键词:胃粘膜血流量胃粘膜损伤蛋白胨
-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专升本课程设置及相应教学思路的探讨
- 顾汉展徐三华顾洛王未孙桂芳
- 文献传递
- Src激酶抑制剂PP2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Src激酶抑制剂PP2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及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Src激酶抑制剂PP2(0.2、1.0、5.0和25.0!mol/L)孵育MDA-MB-231细胞24h。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用荧光显微镜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情况;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骨架组分(Triton不溶组分)及胞浆组分(Triton可溶组分)中肌动蛋白的分布;划痕损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速度;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Matrigel)的黏附能力。结果:PP2处理可导致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发生解聚,F-肌动蛋白排列和分布及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此外,PP2可明显降低MDA-MB-231细胞迁移速度及其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Src激酶抑制剂PP2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黏附及迁移能力,其作用可能与其对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有关。
- 杜军戈应滨顾洛
- 关键词:SRC细胞骨架迁移
- 胃粘膜传入信息和一氧化氮在大鼠胃粘膜适应性保护中的作用被引量:2
- 1997年
-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以1%利多卡因消除胃粘膜传入信息,以L-nitro-argininemethyl-ester(L-NAME)阻断内源性一氧化氮(NO)生物合成,研究大鼠胃内灌注低浓度盐酸乙醇后,灌注高浓度盐酸乙醇引起的胃粘膜血流适应性增多反应中,是否有胃粘膜传入信息和NO参与。结果:①若先以低浓度盐酸乙醇随之再以高浓度盐酸乙醇灌注,则胃粘膜呈现适应性保护现象,损伤面积和损伤深度分别比单独高浓度组减少48.68%和37.90%(P<0.01,P<0.05);同时GMBF出现适应性增加反应,比单独高浓度组增加38.53%(P<0.05);②胃内灌注1%利多卡因或静脉注射NO生物合成阻断剂L-NAME后,GMBF的适应性增加反应被阻断,同时胃粘膜适应性保护作用消失。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乙醇作为弱刺激引起的适应性保护作用中GMBF适应性增加可能是通过感觉传入神经和内源性NO中介实现的。
- 闫长栋顾洛田苏平陈启盛戴义隆李栋生
- 关键词:胃粘膜血流量利多卡因
- 肌动蛋白磷酸化在溶血磷脂酸致乳腺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肌动蛋白磷酸化在溶血磷脂酸(LPA)致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构及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10μmol/LLPA孵育MDA-MB-231细胞4h,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速度;用Western blot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肌动蛋白的分布改变;用二维电泳法分离并比较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肌动蛋白含量。结果:10μmol/L浓度的LPA可明显增加MDA-MB-231细胞迁移速度。LPA处理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肌动蛋白总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LPA处理还可明显升高细胞内胞浆组分中磷酸化的肌动蛋白量;在骨架组分中,肌动蛋白仅以磷酸化的形式存在,且含量在LPA刺激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LPA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及细胞骨架发生聚合,其作用可能与其改变细胞胞浆中肌动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 杜军杨郁戈应滨顾洛
- 关键词:细胞骨架迁移肌动蛋白
- 微机化胃粘膜血流量测定系统
- 1996年
- 本文介绍了一种氢气清除法胃粘膜血流量测定的微机系统。系统包括氢气敏感电极、专用放大器、A/D转换器和80X86微机。系统采用电极电位双向补偿、信号的“单点叠加平均”、特征点提取、曲线拟合等关键技术。中文界面、窗口显示、下拉菜单、在线帮助及鼠标驱动等功能使操作更加方便。
- 高兴亚程光顾洛阎长栋张祝山李栋生
- 关键词:胃粘膜血流量微机
- 钙及cAMP在消炎痛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 顾洛
- 传入信息在十二指肠高渗溶液中对胃酸分泌和胃粘膜血流量抑制效应的作用被引量:1
- 1996年
-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以及用利多卡因消除十二指肠传入信息的技术,观察传入信息在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对外源性五肽胃泌素(pentagastrin,G_5)引起的胃酸分泌和 GMBF 抑制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静脉灌注 G_5引起胃酸分泌和 GMBF 增加;(2)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可使 G_5激发的胃酸分泌明显减少,而 GMBF 不再增高;(3)使用利多卡因后,在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对胃酸分泌和 GMBF 的抑制性影响消除。这提示十二指肠传入信息不仅可调节生理性胃酸分泌,而且在十二指肠内灌注高渗盐溶液对 G_5刺激胃酸分泌和 GMBF 的抑制性效应中亦有作用。
- 顾洛田苏平李栋生阎长栋
- 关键词:胃粘膜血流量十二指肠传入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