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云通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介入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血管
  • 3篇冠心病
  • 3篇冠心病介入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干预
  • 2篇血流
  • 2篇射线
  • 2篇栓塞
  • 2篇综合干预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损伤
  • 2篇X射线
  • 2篇病变
  • 2篇成像
  • 1篇弹簧圈

机构

  • 1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马云通
  • 7篇赵中庆
  • 5篇张翔
  • 4篇赵欣
  • 3篇王琳
  • 3篇卓军
  • 2篇武庆全
  • 2篇郑庆华
  • 2篇任莎莎
  • 2篇乔元岗
  • 1篇马辉福
  • 1篇仇雪华
  • 1篇张铁利
  • 1篇王彦辉
  • 1篇刘雅洁
  • 1篇靳宪莲
  • 1篇孔秀真
  • 1篇林楠
  • 1篇张俊湖
  • 1篇王秀巧

传媒

  • 4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perCT成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应用
目的 探讨XperCT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lizatio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首次进行TACE病例110例,分为传统...
赵中庆马云通卓军张翔任莎莎
关键词:TACE
成人骨关节疾病患者跟骨X线影像学特征分析及对疾病诊断的影响探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成人骨关节疾病患者跟骨X线影像学特征及对疾病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78例(156个踝关节)为研究对象,其中骨关节炎72例、大骨节病6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5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跟骨X线片检查,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跟骨X线参数预测成人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72例骨关节炎患者中,跟骨X线改变为关节面硬化63例,占87.50%;距下关节间隙变窄47例,占65.28%;距下关节间隙消失14例,占19.44%。6例大骨节病患者中,跟骨X线改变为关节面硬化6例,距下关节间隙变窄4例,距下关节间隙消失2例。大骨节病组患者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倾斜角均小于骨关节炎组和对照组,跟骨高-长比值大于骨关节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关节炎组患者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倾斜角均小于对照组,跟骨高-长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及跟骨高-长比值预测骨关节疾病(72例骨关节炎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2.5%、87.6%和80.4%,特异度分别为73.0%、68.8%和63.1%。结论成人骨关节疾病患者跟骨X线表现差异较大,其中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及跟骨高-长比值对骨关节炎的判定具有一定准确性。
马云通胡东玉孙圣峰武庆全李光香
关键词:骨关节疾病放射摄影术
X射线综合干预和阈值剂量控制在冠心病介入中的防护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干预及阈值剂量控制措施在冠心病介入中的防护评价。方法对26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120例,B组140例。A组采用常规模式,B组采用综合干预及阈值剂量控制等剂量控制措施,观察患者接受的X射线剂量及术者的吸收剂量。结果患者所接受的平均吸收剂量A组为288.4 mGy/min,B组为169.5 mGy/min。结论冠心病介入为一种高辐射的介入项目,实行剂量控制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吸收剂量,降低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
赵中庆王琳乔元岗郑庆华马云通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放射性损伤
定量血流分数在冠状动脉多支临界病变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定量血流分数(QFR)在多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患有多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270例,随机分为3组:QFR指导组90例,由QFR分析优化PCI;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组90例,由IVUS分析优化PCI;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组90例,均不行QFR分析和IVUS分析,由CAG指导PCI。比较3组患者支架植入数量、手术费用及术后12月复发心绞痛、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QFR指导组支架植入数量91枚,平均花费(22255.66±10908.68)元,复发心绞痛1例(1.1%),3项指标均优于CAG指导组和IVUS指导组(P<0.05)。结论QFR应用于多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PCI优化,可显著降低支架植入数量,降低医疗成本,在血运重建率明显降低的同时减少术后心绞痛的发生。
马云通马慧慧赵欣赵中庆张翔李光香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血运重建
支架精显技术指导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1-2022-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n=46)在支架精显技术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成像质量、栓塞效果、神经预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05±0.20)h比(1.61±0.32)h,P<0.05],镍钛金属丝伪影评分低于对照组[(1.06±0.20)分比(1.23±0.21)分,P<0.05],镍钛金属丝显影、双螺旋显影评分高于对照组[(1.32±0.25)分比(0.95±0.16)分,(1.52±0.32)分比(1.31±0.21)分,P<0.05],动脉瘤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20±0.38)分比(2.42±0.39)分,(2.25±0.36)分比(2.52±0.41)分,P<0.05]及脑梗死、颅内动脉瘤复发发生率(0比8.89%、0比11.1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可提高支架可视度和栓塞效果,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和颅内动脉瘤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神经预后。
马云通武庆全张翔李光香宋国红马辉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复发
个性干预措施对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或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个性干预措施对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恶性肿瘤或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58例恶性肿或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129,于2020年1—12月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和个性组(n=129,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个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置管侧上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及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个性组患者VTE发生率为1.55%,低于常规组患者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TT、PT、APTT均明显短于本组干预前,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但个性组患者TT、PT、AP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穿刺静脉血流速度、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但个性组患者穿刺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干预措施可通过促进患者穿刺静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穿刺置管后的凝血功能,降低耐高压PICC恶性肿瘤或危重症患者VTE的发生风险,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刘莹侯丽赵欣赵凡马云通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危重症静脉血栓栓塞症
X射线综合干预和阈值剂量控制在冠心病介入中的应用研究
赵中庆乔元岗孔秀真李晓剑郑庆华马云通卓军王琳仇雪华
冠心病是严重危及病人健康的疾病,介入治疗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该研究通过对416例病人进行X射线综合干预和阈值剂量控制措施,结果显示应用此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及术者的吸收剂量,降低放射损伤发生,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X射线诊断X射线剂量
定量血流分数指导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伴多支血管病变超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究定量血流分数(QFR)指导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伴多支血管病变超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拟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高龄患者(90~110岁)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诊断PCI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QFR指导PCI。检测术前及术后1月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直径狭窄程度≥50%共83支,其中QFR≤0.8阳性43支(51.81%),阴性40支(48.19%),其中阳性41支、阴性7支行PCI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与QFR分析结果相符率分别为95.35%、82.50%;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直径狭窄程度≥50%共79支,其中70支病变血管行PCI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术后1月研究组血浆脑利钠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50%vs 50.00%,P<0.05)。结论 QFR指导外科PCI手术治疗超高龄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可行,可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其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和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
马云通董燕赵欣赵中庆张翔林楠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高龄
冠状动脉造影旋转采集技术对患者的防护评价
2013年
冠心病介入(PCI)治疗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微创、效果明显等特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同时,由于需要X射线的介导,具有曝光量大、时间长、需要床边近台操作,患者和术者接受的辐射量都比较大,患者发生放射性损伤率较高。因此,加强冠心病介入中的放射防护工作十分必要。笔者通过采用冠状动脉旋转采集技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赵中庆王琳马云通卓军张翔任莎莎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放射性损伤
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方法降低心血管介入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方法降低心血管介入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150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组建多学科团队,采用行动研究方法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不同时刻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手术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出院前1 d采用问卷的形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93%vs.5.07%,P<0.05)。时间与干预方式在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时间、干预方式在HR、SBP、MAP上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穿刺中(T1时刻)、穿刺后(T2时刻)、压迫包扎前(T3时刻)的HR、SBP、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SOD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DA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关爱与沟通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方法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介入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尹燕武别曼丽马云通张俊湖王琳闫冒磊马中越胡仰金赵欣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迷走神经反射护理满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