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彬

作品数:3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民航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异位症
  • 1篇孕妇
  • 1篇治疗子宫内膜...
  • 1篇妊娠
  • 1篇手术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产后
  • 1篇剖宫产产后出...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妈富隆
  • 1篇米非司酮
  • 1篇内膜
  • 1篇内膜异位症
  • 1篇甲氨蝶呤
  • 1篇宫内
  • 1篇宫内膜

机构

  • 3篇北京民航总医...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作者

  • 3篇马彬
  • 1篇周群芳
  • 1篇吕玉人
  • 1篇张虹
  • 1篇王瑞玲
  • 1篇何宜静
  • 1篇刘丽
  • 1篇徐艳红
  • 1篇陈琼
  • 1篇王瑾
  • 1篇何晓艳
  • 1篇何莎

传媒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采用米非司酮或妈富隆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疗效、药物副反应、症状及体征评分、病灶大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3个月后的雌激素E2、LH、FSH波动水平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采用米非司酮和妈富隆均能有效降低复发率,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妈富隆不良反应少。
陈琼何莎王瑾刘丽马彬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妈富隆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在异位妊娠病情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监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在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病情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对123例具有相同保守治疗指征的EP患者,保守治疗前均常规监测β-hCG,间隔48h复测一次。按50mg/m2计算给药,采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单次肌肉注射,用药后第4d(96h)再次监测β-hCG下降情况,每周一次,至β-hCG降到正常(β-hCG<100U/L)。EP保守治疗成功组93例根据β-hCG上升或下降分为A组37例、B组56例,EP保守治疗失败的30例为C组(保守后改手术治疗)。结果三组在年龄、孕龄、EP包块直径大小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测定血的β-hCG值结果A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48h测定,A组β-hCG有所下降,B组升高,A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MTX治疗后A组β-hCG下降幅度>15%,B组β-hCG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因在观察中改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失败未做比较。三组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B组较A组长,C组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保守治疗前后监测β-hCG值的高低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时间。
张虹何晓艳吕玉人周群芳徐艳红马彬王瑞玲何宜静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
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北京民航总医院剖宫产分娩的623例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临床资料,分为产后出血组(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400ml或至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和非产后出血组,对可能影响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3例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52例,发生率为8.35%。单因素分析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流产病史、经产妇、巨大儿、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7种指标与高龄孕妇产后出血相关。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3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结论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是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马彬
关键词:高龄孕妇产后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