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
- 作品数:3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理学更多>>
- 光纤中孤子间相互作用及稳定传输研究
- 光孤子是光纤色散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光孤子通信技术是一种非线性全光长距离通信,它利用强脉冲在光纤中产生的非线性压缩来补偿脉冲的色散展宽,实现高速孤子脉冲的稳定传输。本文运用拉格朗日变分法讨论了两个孤子的参量随传输距离...
- 马慧
- 关键词:光孤子通信光纤色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孤子传输三阶色散
- 文献传递
- 城堡·门·敲门声——《玛兰公主》戏剧结构中隐喻的建构作用
- 2020年
- 从认知视角下观照梅特林克的戏剧《玛兰公主》的结构,可以发现隐喻的建构性作用。“城堡”反复出现,它不仅是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而且与情节的推进联系密切。"城堡"作为一个密闭空间,形成一个容器隐喻,它的状态变化隐喻着人的生命状态的变化。“城堡”状态的变化以内和外的界限——"门"的变化为标志。文本中有大量关于"门"的描写,包括反复出现的“敲门声”。对于"门"和“敲门声”的理解与对“城堡”的理解一样,都是隐喻性的。"城堡"这个容器隐喻将要被打破的前兆,被打破的过程,被打破后的结果,分别形成了全剧情节的发生、高潮和结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由此形成《玛兰公主》结构的支配性力量。
- 马慧
- 关键词:梅特林克隐喻
- 西方戏剧理论与高校戏剧教育实践被引量:1
- 2013年
- 将西方戏剧理论史中有价值的理论提取出来为我所用,对于高校戏剧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无疑有所裨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应是高校戏剧教育的本体论意义和审美属性;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可以是高校戏剧教育的现实目的和实现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演特点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戏剧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人格教育,在高校教育系统中应该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 马慧
- 关键词:戏剧理论高校戏剧实践
- 文化诗学观照下的叶芝《心愿之乡》
- 2014年
- 《心愿之乡》是叶芝早期代表戏剧之一,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以戏剧为途径来提高民众民族意识,重建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酝酿了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从文化诗学的角度观照《心愿之乡》,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与社会在构成上的互渗和阐释上的互通。
- 马慧
- 关键词:文化诗学
- 德莱塞创作的现代主义特性
- 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完整地体现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揭示欲望乃人物行为的基本动机,生动的细节描写。除此之外,德莱塞的创作也包含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性,...
- 马慧
- 关键词:德莱塞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美国文学文学创作
- 文献传递
- 叶芝戏剧文学研究
-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作为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受到充分重视,获得世界性赞誉。相比之下,对其戏剧作品的研究较为薄弱。诗歌和戏剧作为不同的文学形式,承载的是其不同的文学理想和情感抒发。叶芝的戏剧创作是象征主义...
- 马慧
- 关键词:威廉·巴特勒·叶芝戏剧创作爱尔兰文学叙事结构
- Λ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光学性质相干控制及周期量级激光脉冲传播的研究
- 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一方面对非均匀展宽的人型三能级系统中无反转激光及量子相干控制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预估校正运算法则数值求解麦克斯韦—布洛赫方程,模拟了周期量级激光脉冲在稠密的...
- 马慧
- 关键词:无反转激光量子相干控制时域有限差分法激光脉冲
- 焦菊隐的“心象说”再评价
- 2016年
- 焦菊隐的"心象"一词应当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内心视象"的另一种翻译;狭义"心象说"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内心视象"相对而言的演员创造角色的方法,但所指的范围更窄,创造角色的途径和顺序不一样;广义的"心象说"还包含了表现派的技巧和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分。狭义"心象说"是"内心视象"的中国化和创造性的运用,广义"心象说"几乎不是焦菊隐本人直接提出来的,不少内容是后人的附会。"心象说"是一套戏剧演出技巧,体现了富有创见的实践智慧,但理论创新不是很大,甚至不能成为一种学说。
- 何辉斌马慧
- 关键词:心象焦菊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文本里的视觉艺术与视觉艺术里的文本——以威廉·巴特勒·叶芝与杰克·巴特勒·叶芝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文本与视觉艺术在某些语境下可以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文本与视觉艺术产生了互相阐释互相呼应的可能性。这种打破学科界限综合研究的思路可以为探索文本或视觉艺术的更全面内涵取得新的向度和维度。爱尔兰最著名的威廉·巴特勒·叶芝与杰克·巴特勒·叶芝兄弟的作品均不可忽视地涌动着这两者的融合和交汇。在文化诗学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共鸣的观照下,关注威廉.叶芝诗作中的绘画因素,剖析杰克.叶芝绘画中的文学韵味,这样的阐释及相关结论无论是对叶芝兄弟的研究还是对文本与视觉艺术关系可行性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 马慧
- 关键词:威廉·巴特勒·叶芝文本视觉艺术文化诗学
- 克洛岱尔《城市》中的路径隐喻运用
- 2019年
- 法国戏剧家克洛岱尔的代表作《城市》中,建立在路径图式基础上的"生命是旅程"这一基本隐喻贯穿始终。作者对这一来自日常认知的基本隐喻进行有目的的变形,形成独特的多样的诗性隐喻。作品中人物的共同点是都将城市重建视为走上一条通向新城市的道路,而城市重建则隐喻着众人得救获得新生,所以道路就成为追寻各自真理的隐喻。由此,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人物所代表的不同理念的呈现,均通过路径隐喻来完成。路径隐喻除了实现人物形象区别化,还表达了全剧信仰上帝终将得救的思想倾向。以隐喻的视角来探讨《城市》,也说明了认知隐喻研究在具体文学文本分析层面具有值得肯定的价值。
- 马慧
- 关键词: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