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保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保障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医生
  • 1篇医师
  • 1篇医院处方
  • 1篇抑制剂
  • 1篇用药
  • 1篇再摄取
  • 1篇再摄取抑制剂
  • 1篇诊断相关分组
  • 1篇支付
  • 1篇支付方式
  • 1篇支付方式改革
  • 1篇支付改革
  • 1篇制剂
  • 1篇色胺
  • 1篇收费
  • 1篇通气

机构

  • 5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5篇马燕
  • 1篇洪琦
  • 1篇蒋滔滔
  • 1篇梁纯
  • 1篇马亦良
  • 1篇高延
  • 1篇卓秀慧
  • 1篇叶国强
  • 1篇刘纯义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孤独症的临床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对孤独症患儿血小板5-羟色胺(5-HT)浓度与孤独症严重程度的关系,5-HT再摄取抑制治疗孤独症核心症状的临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38例孤独症及40例对照组儿童测定血小板5-HT浓度;应用孤独行为评定量表(ABC)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病例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对21例孤独症患儿用氟西汀口服2个月并对疗程进行评定。结果孤独症儿童血小板5-H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5-HT水平无关;氟西汀是一种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的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结论血小板5-HT升高是孤独症可能发病机制之一;5-HT再摄取抑制剂可改善孤独症部分症状。
马燕洪琦叶国强高延卓秀慧蒋滔滔梁纯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5-羟色胺药物治疗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下的医保药品合理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规范医师合理用药行为,避免医保违规,降低医保拒付率。方法:2020年7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医疗保险管理科联合药学部、门诊部对门诊医保医师处方进行点评。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抽取联合处方点评前(2020年1—5月)门诊医保处方197200张、联合处方点评后(2021年1—5月)门诊医保处方384688张,对联合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医保处方违规使用限制性医保药品数据、医保药品拒付情况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与联合处方点评前(2020年1—5月)相比,联合处方点评后(2021年1—5月)我院门诊医保拒付处方数降低99.50%(由1602张降至8张);门诊医保拒付处方金额降低99.71%(由114556.78元降至329.29元);医保违规方式为超范围用药的科室数降低81.82%(由11个科室减少为2个科室);违规使用的医保范围内的药品数降低75.00%(由4个药品减少为1个药品)。结论:通过医保、药学联合监管控制,利用处方点评制度,将医保限制性使用药品适应证纳入处方点评,可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又可避免医保违规,规范临床用药行为,避免医保拒付的发生,使医保药品费用得到合理控制,保证医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马燕申新田朱晓倩
关键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84份有效问卷,从医生对DRG支付方式的认知、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生行为的影响和DRG支付对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3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88.1%的医生表示大概知道或非常了解DRG支付方式改革,61.9%的医生表示支持DRG支付方式改革。大部分医生认为DRG支付最突出的优点是规范诊疗行为(70.2%)和促进分级诊疗(69.0%),而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医生自主性受到过多限制(72.6%)。48.8%的医生认为DRG支付对医疗行为有较大的影响;83.3%的医生认为实行DRG支付方式后不影响收治患者情况;84.5%的医生认为实行DRG支付方式后对医疗费用的关注增加;90.5%的医生认为实行DRG支付方式不影响门诊量。70.2%、83.3%和63.1%的医生认为患者再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次均住院费用在DRG支付方式改革后均未受影响。结论通过研究DRG付费制度对医疗行为的影响关系,可以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医院开展DRG试点提供决策支持,促进DRG付费方式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马燕
关键词:支付改革医生
持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联合静脉注射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儿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联合静脉注射芬太尼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持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组(M组)20例和持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联合静脉注射芬太尼组(M+F组)20例,维持镇静深度Ramsay评分3~4级,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儿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48 h时咪达唑仑药物总量M+F组为(85.3±7.8)μg/kg,低于M组的(115.8±9.6)μg/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停药后完全清醒(Ramsay 2级以上)的时间均在60 min左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机械通气时间M+F组为(91±15)min,短于M组的(120±19)min,而且心率、呼吸及氧合指数改善较M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联合静脉注射芬太尼能发挥很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马燕刘纯义
关键词:机械通气咪达唑仑芬太尼
住院医保自助收费准确性的信息化保障措施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防止过度医疗,减少人为操作,规避医保政策风险,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来保障医保自助缴费准确性。方法从患者自助和院方自查两个维度完善了收费准确性控制机制,有针对性地改造医院信息化系统,升级住院自助收费到手机床旁支付,实时更新医保物价规则并提前预警和预结算,把数据质量纳入PDCA管理。结果根据改造医院信息化系统前后住院医保反馈的拒付率,和患者满意度数据,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保政策日益影响医院业务收入的形势下,医院信息化系统应当及时地进行流程优化、系统改造或重建,应以医保自助收费准确性为抓手,实时更新医保物价规则,保障医保的合规性和医院收入的纯粹性,从而实现“医、保、患”三方权益共赢。
马燕陈俊樱马亦良
关键词:医保信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