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种群构成
  • 3篇鼠类
  • 3篇寄生
  • 3篇寄生虫
  • 2篇种群
  • 1篇调查初报
  • 1篇鼠科
  • 1篇鼠类种群
  • 1篇体表
  • 1篇体表寄生虫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寄生虫
  • 1篇铁路
  • 1篇铁路口岸
  • 1篇种群消长
  • 1篇外寄生虫
  • 1篇蚊类
  • 1篇抗汉坦病毒
  • 1篇季节消长规律
  • 1篇季节消长情况

机构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吉林出入境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马长宏
  • 3篇李哲
  • 3篇王铁峰
  • 3篇邵丽筠
  • 2篇曹国祥
  • 2篇赵娜
  • 1篇王洋
  • 1篇谭立新
  • 1篇张书民
  • 1篇王志军
  • 1篇林林
  • 1篇杨怀宁
  • 1篇浦昀
  • 1篇郭继伟
  • 1篇田永春
  • 1篇李广军
  • 1篇张巍
  • 1篇王一平
  • 1篇刘丽

传媒

  • 4篇中国国境卫生...
  • 2篇口岸卫生控制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珲春铁路口岸鼠类调查及病原检测报告
2015年
目的掌握珲春铁路口岸地区鼠类种群构成及体表寄生虫种类、季节消长规律和携带病原情况,防止鼠传疾病在珲春铁路口岸的传入和传出,为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和改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夹夜法在珲春铁路口岸捕捉鼠类、采集体外寄生虫,取鼠血、肺、肝、蜱、肾并进行病原检测。结果共捕获鼠类12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目3科5属7种;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64.23%,其次为褐家鼠,占26.02%。季节消长情况:鼠类年平均密度为1.14%,全年以4、5、6月较高,最高为2.89%,病原检测情况:检出抗汉坦病毒Ig G抗体阳性16份,平均带毒率为13.01%,其中褐家鼠带毒率为28.13%,黑线姬鼠带毒率为7.59%。钩端螺旋体核酸阳性鼠5只。结论本次调查显示,珲春铁路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要求,且抗汉坦病毒和钩端螺旋体阳性率较高。应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穆翠英赵娜马长宏罗公军邵丽筠
关键词:铁路口岸抗汉坦病毒季节消长情况季节消长规律种群构成体表寄生虫
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消长及体外寄生虫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调查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传入、传出,加强检验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珲春口岸辖区四个出入境口岸区域的鼠情及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一年的调查,共捕获鼠类326只,经签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2.45%;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10月份密度最高,为3.50%;2月份最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虫检出蚤、革螨两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指数为109.44%。结论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要求,为下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马长宏李哲穆翠英王铁峰许柏春邵丽筠曹国祥
关键词:鼠类种群构成寄生虫
珲春口岸鼠类及染蚤螨本底调查报告
2012年
目的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的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的传入和传出,为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和改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在珲春局辖区的四个出入境口岸捕捉鼠类,并采集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326只,经鉴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褐家鼠占总数的52.45%,为优势种;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季节消长情况:10月份密度最高,为3.50%;2月份最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虫检出蚤和革螨两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指数为109.44%。结论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要求。应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马长宏李哲穆翠英王铁峰许柏春邵丽筠曹国祥
关键词:鼠类种群构成
珲春口岸鼠类种群季节消长及体外寄生虫调查
2004年
〔目的〕 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 ,防止鼠传传染病在珲春口岸传入、传出。〔方法〕 于 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4月采用夹夜法对珲春口岸辖区内 4个出入境口岸区域的鼠情及鼠体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结果〕 经过 1年的调查 ,共捕获鼠类 32 6只 ,经鉴定分类为 1目 2科 4属 4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 ,占捕鼠总数的 5 2 .4 5 % ;其次为黑线姬鼠 ,占 4 1.72 %。 10月份鼠密度最高 ,为 3.5 0 % ;2月份最低 ,为 1.5 0 % ,年平均密度为 2 .2 6 %。体外寄生虫检出蚤、革螨 2类 ,蚤分类鉴定为 3科 4属 4种 ,总蚤指数为 12 .88% ;革螨分类鉴定为 2科 3属 5种 ,总革螨指数为 10 9.4 4 %。〔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 ,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1] ,应进一步加强鼠类控制 。
马长宏李哲张书民林林韩忠烈谭立新车平源李广军张巍黄成柱周恩田王铁峰王志军穆翠英刘丽郝祥臣席家文王洋
关键词:鼠科种群构成
珲春口岸地区鼠蚊蜱的调查
2015年
目的调查珲春边境4个口岸鼠、蚊和蜱的种群构成。方法鼠采用夹夜法、蚊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蜱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结果此次调查珲春口岸共捕获鼠180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目3科5属7种,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58.3%,其次为褐家鼠,占33.9%,季节消长为2014年5月密度最高(19.2%),2015年2月最低,为0;捕获蚊虫共1 85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5属7种,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占42.8%,其次为刺扰伊蚊占25.1%,季节消长是8月密度最高,为33.7%;10月最低,为2.0%;采获蜱1 58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属4种,其中森林革蜱为优势种群,占72.0%,其次为全沟硬蜱,占22.5%,季节消长为6月密度最高,为31.2%,9月最低,为10.4%。结论本次调查为珲春边境口岸的鼠、蚊、蜱种群构成研究提供了依据。
穆翠英赵娜罗公军马长宏田永春郭继伟张巍李广军韩忠烈王一平
关键词:种群构成
吉林省口岸蚊类调查初报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掌握吉林省口岸蚊类本底情况,为口岸今后鉴别外来蚊种和控制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2~2005年,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对吉林省口岸进行蚊类调查。〔结果〕共捕获蚊类1691只,分类鉴定为3属8种,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占捕蚊总数的45.54%,优势蚊属为库蚊属,占捕蚊总数的77.53%,以7~8月份为蚊密度的高峰期。〔结论〕检验检疫机构应做好口岸蚊类调查,防止外来蚊种和传染病侵入我国;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加强高峰期蚊类的密度监侧,在繁殖高峰到来之前适时灭蚊,有效降低蚊密度,保护人体健康。
浦昀杨怀宁马承祯马述涛马长宏
关键词:蚊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