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少勤
- 作品数:2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论电子商务时代ERP系统功能与技术的拓展
- 2014年
-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ERP软件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电子商务时代ERP的到来,企业对ERP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技术拓展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迫切需要ERP软件系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有效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整体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集成和协同。
- 鲁少勤宋卫
- 关键词:电子商务ERP
- 一种多用途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包括网络分接器主体、电源接口、开关按键、散热孔、网线插孔和固定机构,通过在网络分接器主体前端设置了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旋转旋钮即可对上夹板和...
- 鲁少勤
- 文献传递
- ERP系统实施前的企业内部数据准备
- 2008年
- 根据ERP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对企业实施ERP软件系统实施前的期初初始数据准备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对期初数据的准备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列出了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的基本收集过程,对初始数据准备在整个ERP系统实施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初始数据准备过程和具体内容,并列举出企业内部多种数据的格式和单据名称,以供准备实施ERP软件系统的企业参考。
- 鲁少勤
- 关键词:ERP系统数据准备
- ERP应用与实施课程建设实务研究与探索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对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阐述了在《ERP应用与实施》课程建设中应该重点解决的三个方面:整体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为高校建设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提供了理论和实务的参考和建议。
- 鲁少勤宋卫
- 关键词:ERP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企业对信息管理类人才岗位技能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得出了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网络化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对策。
- 鲁少勤
-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课程
- “双高计划”背景下实践教学中产教协同育人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双高”建设学校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引领下,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需要联合“政行企”多元育人主体,从建立健全产教协同育人制度体系、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和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建立产教协同育人的长效合作路径和载体,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 褚成鲁少勤
- 关键词:实践教学
- 基于任务驱动的ERP实训教材开发与探索被引量:1
- 2009年
- 作者通过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模拟教学方法的理解,以及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本文对ERP应用与实施实训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针对实训教材中涉及的整体设计和情境设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实际案例。
- 鲁少勤
- 面向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提升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管理效率,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仓储中心及与之相配套的物流管理系统。近几年来,随着WEB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
- 鲁少勤
-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高职院校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5年
- 针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培养特点,阐述了高职院校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相关内容,形成了基于职业成长过程的ERP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对ERP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应措施,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企业信息化专门人才进行了探索。
- 鲁少勤
-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资源计划
-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量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阶段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优化生产资料等要素配置,提高产业资源产出绩效,有利于扩大“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效应。通过对近三年江苏省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建立测量指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量模型,检验“互联网+”将有效提升江苏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 鲁少勤
- 关键词: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