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少琼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乙肝
  • 1篇疫苗
  • 1篇疫情
  • 1篇婴儿
  • 1篇预防接种
  • 1篇流动人口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暴发
  • 1篇接种
  • 1篇接种后
  • 1篇急性乙肝
  • 1篇疾病控制
  • 1篇案例分析
  • 1篇暴发疫情

机构

  • 3篇南安市疾病预...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泉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黄少琼
  • 1篇卢康胜
  • 1篇陈雅红
  • 1篇汤章彬
  • 1篇叶文迪
  • 1篇游丁浩
  • 1篇洪林宗
  • 1篇周勇
  • 1篇林志斌
  • 1篇洪思让

传媒

  • 3篇海峡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安市一起流动人口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2005年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麻疹暴发疫情,为今后控制麻疹流行提供参考。[方法]全部病例作个案调查,对急性期患者采末梢血,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以流动人口为重点,采取宣传、搜索隔离、治疗和应急接种等措施控制了流行。[结论]针对流动人口免疫水平低下、防病意识差等情况,应认真掌握易感儿童情况,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方能控制疫情。
黄少琼卢康胜游丁浩
关键词:麻疹暴发流动人口疾病控制
实施急性乙肝监测项目对乙肝报告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南安市急性乙肝监测项目,了解发病水平,为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急性乙肝监测项目实施前后乙肝报告数、病例急慢性分类和发病率等变化。结果 2011—2014年共报告乙肝8 496例,本地报告数占36.9%,外地占63.1%;2013年项目实施后报告总数较实施前上升12.4%,其中本地报告数上升4.5%,外地上升17.3%,本地报告病例上升速度有所放缓,报告病例有明确分类占98.1%,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从项目实施前的35.15/10万下降到实施后的11.09/10万,急性乙肝病例中位年龄提前2岁,职业信息更隐蔽。讨论南安市急性乙肝监测项目实施有效提高了乙肝病例急慢性分类的准确性,掌握了急性乙肝发病水平和特点,建议在乙肝疫情高发的地区推广实施急性乙肝监测项目。
叶文迪汤章彬黄少琼洪林宗胡四群周勇
关键词:乙肝
3起疫苗接种后偶合死亡案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3起预防接种后偶合死亡案例,总结处置经验。方法对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3例死亡婴儿出生及生长发育均无异常,所接种的乙肝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运输、存储和接种操作规范;死亡原因分别为"偶合晚发型维生素K1缺乏引起内脏出血死亡、窒息、肺出血和轮状病毒性腹泻病重度脱水休克"。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分类均由偶合症,与接种疫苗无关。结论偶合症是预防接种后死亡的常见类型,临床参与、快速调查、争取尸检或采集有临床意义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明确死因是快速彻底处置与疫苗接种相关死亡不良事件的关键。
陈雅红洪思让林志斌黄少琼洪文治
关键词:预防接种婴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