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敏

作品数:171 被引量:80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61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1篇川崎
  • 61篇川崎病
  • 52篇儿童
  • 41篇动脉
  • 26篇血管
  • 26篇基因
  • 26篇冠状
  • 26篇冠状动脉
  • 20篇小儿
  • 19篇晕厥
  • 17篇蛋白
  • 16篇综合征
  • 14篇型心
  • 14篇球蛋白
  • 13篇心肌
  • 12篇心动过速
  • 12篇心律
  • 12篇迷走
  • 11篇心律失常
  • 10篇多态

机构

  • 132篇上海市儿童医...
  • 3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上海生物信息...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天津市儿童医...
  • 3篇山西省儿童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1篇黄敏
  • 65篇谢利剑
  • 45篇沈捷
  • 41篇陈秀玉
  • 38篇王健怡
  • 35篇肖婷婷
  • 33篇李锦康
  • 23篇杨晓东
  • 22篇华仰德
  • 15篇徐萌
  • 15篇黄玉娟
  • 12篇陆颖静
  • 9篇杨思源
  • 6篇张艳涛
  • 6篇张晗
  • 5篇陈晶晶
  • 5篇闫敬茹
  • 5篇廖德宁
  • 5篇黄国英
  • 5篇袁浪

传媒

  • 39篇临床儿科杂志
  • 17篇国际儿科学杂...
  • 14篇中国实用儿科...
  • 7篇中华儿科杂志
  • 7篇实用儿科临床...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6篇上海医学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循证儿科...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中国医刊
  • 3篇临床急诊杂志
  • 3篇中国药物评价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第15届中国...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0篇2013
  • 20篇2012
  • 9篇2011
  • 16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遗传学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目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ⅥG)是川崎病的经典疗法.然而,约10%~20%的KD患者IVIG治疗无反应,且其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业已证明,IVIG治疗无反应与基因有一定相关性.免疫球蛋白Fc受体相关基因、1,4,5-三磷酸肌醇3激酶C基因是其中研究深入且与IVIG无反应有明确相关性的基因.该文就IVIG无反应型KD的遗传学进展作一综述.
周翠臻谢利剑黄敏
关键词:川崎病基因多态性
胆总管切开内置引流一期吻合
蔡一亭施亚周黄洪勋丁新德吴炜汪建新顾志相黄敏吴美娟
该课题创新点及特色在于内置引流替代传统的“T”管外引流。由于采用了内置引流,可以一期缝合胆总管。该术式是一种集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两者优势为一体的安全实用、简便易行且符合人体生理的胆总管探查术后引流的新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
关键词:
关键词:引流内置胆总管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川崎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易并发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目前已发现基因异常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其中MMP基因、MICA基因、IL-10(-627A/C)启动基因、肾上腺髓质素基因等都与冠状动脉损害相关。该文通过对川崎病遗传因素的研究,为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依据,提示川崎病遗传学的进一步探索具有良好的前景。
张艳涛黄敏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基因
GATA4基因在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中的突变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GATA4基因在房室间隔缺损(AVSD)患儿中的突变情况,探讨其在房室间隔缺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4例汉族AVSD患儿(包括合并21三体综合征23例,散发病例71例)的血液标本,PCR方法扩增GATA4基因全部编码序列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然后与GenBank人中GATA4基因编码序列进行比对,并以100例健康汉族儿童为对照。结果在94例患儿中检出4例错义突变(碱基变化为C106G、C259T、C504A、A1079G,氨基酸改变分别为P36A,P87S,D168E,E360G),前三者为散发的非综合征完全性AVSD患儿,第4例为完全性AVSD伴21-三体综合征患儿;6例患者发现多态性(rs56166237,碱基变化为G99T,氨基酸编码A33A)。结论 GATA4基因作为心脏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基因突变可能导致GATA4蛋白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AVSD的发病;GATA4基因在合并21-三体综合征抑或散发的AVSD患者中突变率均不高,提示AVSD可能是一个多基因的遗传性心脏疾病。
张丽沈捷袁浪李晓维郭颖黄敏李奋
关键词:GATA4基因房室间隔缺损21-三体综合征
血管内皮系统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小儿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VVS病因复杂,其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及直立倾斜试验(HUT)。目前有研究指出,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晕厥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HUT诱发晕厥时伴有异常的神经体液激活。VVS患儿内皮系统分泌的血管内皮素1、一氧化氮等在VVS晕厥发生前后存在血浆浓度改变,提示内皮系统参与儿童VVS的发生。文章综述关于血管内皮系统参与儿童VVS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
陈婷婷黄敏张国琴黄玉娟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内皮系统儿童
影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7-2005.12期间185例住院 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组(28例)和无冠脉病变组(157 例)的性别、年龄、发...
徐萌黄敏陈秀玉
文献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病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依然不明确。由于心脏发育是一个多细胞、多基因参与调控的复杂事件,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构建动物模型,对某些先心病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目前已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先心病的相关致病基因及发病机制。某些心脏发育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可表现心脏畸形,但在相关先心病患者中却未能检测出该基因的异常。该文对目前已报道在人类先心病中明确检测到基因异常的相关致病基因作一综述,尤其集中在遗传综合征、家族性先心病,以全面理解先心病的遗传学机制。
谢利剑黄敏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基因遗传学病因
我国儿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核心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1
2021年
当前,我国儿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存在供应短缺、临床使用缺乏循征依据以及不合理用药等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儿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相关政策,提出建立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系统构建多维度证据供应链的建议,助力国家儿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完善。
肖月孙潭霖赵琨王晓玲黄敏孙华君赵瑞玲王刚闫美兴
关键词:儿童药品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的研究
目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其并发的冠状动脉病变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参与冠脉栓塞、血...
陈晶晶谢利剑黄敏张艳涛徐萌李锦康陆颖静王健怡
文献传递
快速心律失常儿童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2007年
射频导管消融(RFCA)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介入的新方法。目前RFCA可相对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儿童快速性快速心律失常,虽然RFCA在儿童快速心律失常应用在很多方面与成人类似,但由于小儿处于发育阶段,其心脏及血管内径相对较小,操作难度较大,永久并发症对儿童的影响较成人持久深远,需根据其特殊性,尤其是儿童临床特点、心导管操作、心内电生理特性与消融技术、适应证选择与并发症预防应严格掌握。射频消融初次成功后,心动过速复发率为3%~10%。并发症发生与手术医师的经验密切相关。
黄敏陈秀玉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心律失常儿童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