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炳乾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消毒
  • 7篇消毒供应
  • 4篇消毒供应中心
  • 4篇供应室
  • 2篇器械
  • 2篇消毒供应室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医疗设备管理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指示卡
  • 1篇质量管理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器械
  • 1篇品管圈
  • 1篇器械管理
  • 1篇中心供应室
  • 1篇装载
  • 1篇外来器械
  • 1篇污区

机构

  • 9篇宜宾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黄炳乾
  • 2篇严冬梅
  • 1篇谭慕杨
  • 1篇罗全玉
  • 1篇唐燕
  • 1篇游先容
  • 1篇孙睿
  • 1篇廖晓琼
  • 1篇陈丽萍
  • 1篇李昌容

传媒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管理难点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清洗消毒流程观念的转变,去污区的管理工作成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体系中的关键,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包装、灭菌效果,
黄炳乾
关键词:中心供应室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初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黄炳乾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黄炳乾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指示卡消毒液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中临床科室沟通表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临床科室沟通表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活动中应用临床科室沟通表,并对比实施该活动前后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结果:(1)实施沟通表之前,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和发放质量的抽检合格率均显著低于实施沟通表之后(P〈0.05).(2)实施沟通表后,常规物品的上午送达时间、下午送达时间和临时急需物品的送达时间和实施前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活动中应用临床科室沟通表可以显著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炳乾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供应室用灭菌篮筐装载手术器械的操作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消毒火菌技术的小断发展,火菌包装材料的种类小断增加,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包装材料,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并减少成本支出。手术器械的灭菌包装是消毒供应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手术器械的火菌效果、使用寿命和质量^[1],也关系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的问题。按卫生部规定,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筐或有孔盘中进行配套包装^[2].
廖晓琼黄炳乾罗全玉
关键词:手术器械操作技术
SBAR沟通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按照以证据为基础的SBAR标准沟通方式对外来器械进行管理,观察SBAR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和3个临床科室手术部位感染率差异。结果实施SBAR标准沟通模式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外来器械管理方面的服务满意度百分比从57.58%上升到84.85%(P<0.05),骨科、胸外科和中医肛肠科手术部位感染率由3.29%、2.74%和3.08%下降到0.96%、0.90%和1.02%(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通过建立外来手术器械标准化处理流程,降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风险和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提高服务满意度。
黄炳乾严冬梅周茜
关键词:外来器械医疗设备管理感染率
宜宾市263家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经济负担调查分析及区域化集中管理模式可行性探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宜宾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经济负担情况,探索宜宾市建立区域化集中管理模式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行性。方法 2018年4月—5月,采用手机APP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宜宾市八县两区263家医疗机构消毒供应成本核算、费用负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医疗机构共263家,61家(23.19%)有消毒供应中心,其中公立医院43家,私立医院18家;202家无消毒供应中心,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下医院[195家(74.14%),其中公立医院120家,私立医院75家]。医院级别越高,消毒供应中心平均面积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9,P<0.001)。医院级别越高,配备专职人员数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62,P<0.001),以护理人员为主(66.23%)。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费用负担均在100万元以上,61.90%的二级医院费用负担在10万元及以上,二级以下医院费用负担均在10万元以下;医院级别越高,总费用负担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95,P<0.001)。结论针对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经济负担较重、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不均衡等问题,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新模式,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真正做到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有效地防范医院感染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陈丽萍雷曦兵黄炳乾孙睿谭慕杨唐燕
关键词:消毒供应经济负担
基于德尔菲法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估体系初探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用德尔菲法建立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估体系,并评估其在宜宾市6所不同等级医院的应用。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2轮咨询筛选出13个评价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2种方式获取宜宾市6所医院的指标值,导入评估模型评价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结果①28名咨询专家完成2轮咨询,应答率93.3%,专家自评权威系数为0.87±0.08,第2轮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833和0.799(P<0.05)。②感染管理制度完善性、感控人员数、硬件经费投入等13项指标纳入评价模型,建立线性回归模型。③将6所医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导入回归模型,所得评分和排序一致。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建立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估体系可用于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但需要更多样本进行评估。
黄炳乾游先容李昌容
关键词:德尔菲法医院感染线性回归模型
品管圈降低消毒供应室对外服务风险率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消毒供应室对外服务风险率,并规范外消单位交接、转运、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存放等工作,有效提升医院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将对外服务风险进行梳理,按活动计划进行课题明确化并设定目标及衡量指标,然后进行方策拟定和最适策追究、最适策实施与检讨、效果评价及标准化。结果:通过上述活动实施,医院消毒供应室对外服务风险率下降88.9%,进步率达68.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对外服务风险率,并规范了外消单位交接、转运、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存放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医院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圈员的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明显提升。
黄炳乾严冬梅周茜
关键词:品管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