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大轩

作品数:45 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7篇法律
  • 13篇习惯法
  • 11篇羌族
  • 5篇中华法系
  • 5篇法文化
  • 5篇法系
  • 5篇法学
  • 4篇述论
  • 4篇文化
  • 4篇国法
  • 4篇法律传统
  • 4篇法治
  • 3篇中国法
  • 3篇唐代
  • 3篇孝道
  • 3篇律令
  • 3篇民事
  • 3篇纠纷
  • 3篇婚姻习惯法
  • 3篇传统法

机构

  • 44篇西南政法大学
  • 3篇广西经济管理...
  • 1篇贵阳学院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市人大常...

作者

  • 45篇龙大轩
  • 4篇梁健
  • 3篇俞荣根
  • 2篇邓长春
  • 1篇张晓君
  • 1篇汪青松
  • 1篇原立荣
  • 1篇周祖成
  • 1篇刘玲
  • 1篇徐以祥
  • 1篇黄荣昌
  • 1篇易健雄
  • 1篇喻少如
  • 1篇谭宗泽
  • 1篇陈亮
  • 1篇黄忠
  • 1篇付子堂
  • 1篇石经海
  • 1篇李雄
  • 1篇秦涛

传媒

  • 9篇现代法学
  • 3篇法学研究
  • 3篇甘肃政法学院...
  • 3篇西南政法大学...
  • 2篇思想战线
  • 2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河北法学
  • 1篇法学杂志
  • 1篇中国法学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政法论坛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人民公仆
  • 1篇甘肃政法成人...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和谐司法--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被引量:5
2009年
古往今来,法与理、公正与效率、援弱济困与法律平等保护、诉讼至上与多元解纷之间的文化冲突,从未断绝,和谐司法正是化解其间矛盾的价值统率。在中国古代法律实践中,对和谐的追求一以贯之,形成独特的司法文化传统,至清末法制改革而终结。当代社会明确提出"和谐司法",不仅是对曾经中断的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对现实司法理念的提升和司法状况的改善,更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
龙大轩孙启福
关键词:和谐司法文化
中华法系学述论被引量:8
2005年
中华法系学是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点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发轫于20世纪初期;兴盛于20至40年代;曲折于50至70年代;复盛于80年代以后。
俞荣根龙大轩
关键词:中华法系述论法律制度
民族习惯法研究之方法与价值被引量:9
2004年
民族习惯法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习惯法的概念;二是研究习惯法的工具理论。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其研究将得到深入、拓展。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当代,挖掘、整理民族习惯法尤显重要,惟其如此,方能弘扬民族法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龙大轩
关键词:习惯法工具论法学研究
法人类学视野中的权力与秩序被引量:3
2002年
法人类学坚持“一切人类社会皆有其法律制度”的理论,打破了在国家结构中探讨权力与秩序的传统研究方法。在无国家的人类群体或与国家联系不甚紧密的底层民众中,由公众授权产生的民间权威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政治权力的出现,这种公众权力因受挤压而凸显出由强渐弱的变迁态势,从而使民间社会表现出单一式、双重式和黏合式的秩序重建家园模式。
龙大轩
关键词:人类学权力秩序
羌族习惯法中的纠纷解决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羌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习惯法资源丰富,其中不乏解决纠纷的程序性规范。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尔母孜巴会议"处理大案要案,用"转转酒"程序处理简单的民间纠纷;凡遇非人力所能解决的疑难案件,则转用"盟誓"、"捞油锅"、"掷骰子"、"枪击草人"等神判之法来解决,从而形成人设程序与神定程序双重调控的纠纷解决机制。
龙大轩
关键词:纠纷解决神判
论民族区域自治与地方法律实践——透过羌族婚姻生活的视窗被引量:7
2002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强调的执行国家政策法律与兼顾民族实情的精神 ,是指导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重要原则 ,既要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性 ,又要发挥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使之达到有机结合 ,解决在法律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在此指引下 ,《婚姻法》在羌族地区的推行经历了灵活性原则运用阶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历史转折阶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统一性原则运用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 ,既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又塑造了新的婚姻生活模式。以点观面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民族地区的法律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国家法与习惯法进行制度对接和文化整合的有效工具。
龙大轩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实践婚姻法习惯法羌族婚姻生活民族区域自治
羌族诉讼习惯法的历史考察被引量:9
2005年
羌族诉讼习惯法发端于大禹时代,其中,依靠人力运转的有“议话”、“转转酒”两种程序;假托神意运行的有“盟誓”、“捞油锅”、“掷骰子”、“枪击草(面)人”等神判程序。其历史演进呈现为四个阶段:独立运行(18世纪前);国家法对诉讼习惯法的介入(18世纪-19世纪中);国家法对诉讼习惯法的挤压(19 世纪中-20 世纪中);彼长此消(20世纪50年代以来)。
龙大轩
关键词:习惯法诉讼神判历史考察羌族盟誓
孝道:中国传统法律的核心价值被引量:37
2015年
孝道乃数千年中国文化之精华,对传统法律制度影响至深。孝道与法律之融合,始自上古三代,经秦汉以来的努力,到唐朝终于定型为一套完整的孝道法律体系。法律制定以孝道为指导,厘定"利亲"、"善事"、"慎终"三个层次,并设计出惩治不孝犯罪的周密刑罚体系。法律运行以维护孝道为宗旨,出现"存留养亲"、"宽容复仇"等各种屈法以伸伦理的制度和惯例。孝道遂成为传统立法与司法的核心价值,形成独特而又一以贯之的孝道法文化,对古代社会的秩序构建和人性磨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至清末法制改革方始解体。今日建构和谐社会,若能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法制建设必大有裨助。
龙大轩
关键词:孝道传统法律
略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被引量:3
2010年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国家法的调控无法触及这些地区的每个角落,但几千年来,这些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却有条不紊,凭借的正是其自身的风俗习惯即习惯法规范的调控。在当代中国,尤其在广大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这种民间社会的习惯法规范在维护一地的社会秩序稳定及纠纷解决中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处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纠纷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国家法的规定,在不违背国家法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变通,以求纠纷的合理解决;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小的民事纠纷案件,则可以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加以调解,力求在国家法与民间社会习惯法规范之间达到和谐与平衡。
龙大轩刘玲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民事纠纷乡规民约
道与中国“无讼”法律传统被引量:7
2015年
道的价值理念认为,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两面,如大与小、强与弱、争与让、得与失等,唯有通过节欲自律的"无为",方能消解灵肉之际、人人之际、天人之际的关系冲突,达致阴阳平衡的和谐秩序。受其影响,中华民族养成了谦和不争的民族性格。落实到法律生活中,则体现为人们不愿单纯运用诉讼来解决纠纷,进而逐渐形成"无讼"的法律实践传统,以维系良好的人际氛围,并展现"不争善胜"的人生智慧。在法律万能主义受到挑战的今天,"无讼"的精神价值对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必有所裨益。
龙大轩
关键词:谦和无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