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阳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6篇冠状
  • 5篇动脉
  • 5篇心动图
  • 5篇超声心动图
  • 4篇心动描记术
  • 4篇描记
  • 4篇描记术
  • 4篇静脉
  • 4篇静脉窦
  • 4篇冠状动脉
  • 4篇冠状静脉
  • 4篇冠状静脉窦
  • 4篇超声心动描记
  • 4篇超声心动描记...
  • 3篇多普勒
  • 3篇血管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多普勒超声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长征医院

作者

  • 10篇丛阳
  • 9篇方平
  • 9篇谭跃萍
  • 5篇吴淑彬
  • 4篇刘增波
  • 3篇胡丹
  • 3篇王磊
  • 1篇李娟
  • 1篇梁春
  • 1篇宋维
  • 1篇吴宗贵
  • 1篇蔡丽萍
  • 1篇郭瑛
  • 1篇王进华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检查测量心踝指数新方法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估超声方法测量心踝指数(CAVI)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及它与振荡法CAVI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CAVI与颈动脉弹性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进行年度体检者96人(男性64人),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1.2±8.9)岁,使用M型及多普勒法分别测量主动脉.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aPWV),经公式计算可分别得出M型心踝指数(CAVIm)和多普勒法心踝指数(CAVId)。使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设备测量CAVI。在96人中随机抽取20人进行重复性测量:观察者间重复性:每个对象由2名观察者(观察者1和观察者2)以随机顺序进行CAVIm和CAVId测量,两侧测量之间至少相隔5min。观察者内可重复性:每个对象由观察者1进行2次测量,2次测量之间相隔1d。结果M型和多普勒法测得的CAVIm和CAVId与振荡法测得的CAVI有良好的相关性(r1=0.925,r2=0.738,P〈0.001)。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CAVIm和CAVId的可重复性Pearson相关显著,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CAVI、CAVIm和CAVId均和内中膜厚度(IMT)、僵硬度指数(13)显著相关。结论超声方法为无创简便地测量CAVI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评价大动脉弹性功能可重复性好,与振荡法CAVI显著相关。
王磊方平梁春谭跃萍胡丹丛阳吴宗贵
关键词:动脉硬化血管超声检查
采用超声心动图探测冠状静脉窦评价运动员心肌灌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适用于运动员的无创性心肌灌注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6名不同训练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运动员组)和218名普通中学生(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及灌注指标的测定,并计算冠状静脉窦血流量、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分别分析、比较对照组与运动员组以及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心脏超声测量指标。结果:运动员组冠状静脉窦内径、振幅、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不同级别运动员间冠状静脉窦的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亦不相同,由1级至无级别呈递减趋势。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探测冠状静脉窦可作为评价运动员心肌灌注的一种无创性方法。
方平谭跃萍刘增波蔡丽萍吴淑彬丛阳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静脉窦心肌灌注运动员
Tei指数评价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胡丹方平谭跃萍王磊丛阳
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评价犬冠状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超声影像学观察犬冠状静脉窦回流与冠状动脉灌流之间的关系,探索一种无创性评价心脏整体灌注的方法。方法成年杂种犬20只,成功结扎后存活18只,随机分为3组(n=6)右冠状动脉(RCA)结扎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LAD/LCX)结扎组、LAD+LCX双支结扎组。结扎前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CS)及左冠状动脉主干(LCA)的速度时间积分(VTI)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扎后观测比较各组CS血流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扎前20只犬LCA与CS的VTI值有一定相关(P<0.05,r=0.70);RCA结扎组及LAD/LCX结扎组结扎前、后CS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LAD+LCX双支结扎组结扎后CS的内径增大(P<0.05),而平均流速(Vmean)及VTI值减低(P<0.05),但血流量(Q)无显著变化。结论超声测定犬冠状静脉窦对评价左冠脉灌注有一定的价值,各指标中尤以Vmean和VTI值意义较大。
方平谭跃萍刘增波吴淑彬丛阳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冠状静脉窦冠脉灌注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正常冠状静脉窦的测定及其可重复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静脉窦(CS)的测定价值,并对所测定各项指标进行可重复性研究。方法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对140例健康成人的冠状静脉窦于当日、隔日、隔周及隔月进行探测,分别纪录冠状静脉窦的最大内径(Dmax)、最小内径(Dmin)、振幅(AM)、收缩期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速度时间积分(VTI),并计算血流量(Q),对不同时间测定的各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0例成人冠状静脉窦的显示率为100%,其Dmax、Dmin、AM、Vs、Vd、VTI和Q分别为(9.66+1.87)mm、(4.41+1.24)mm、(12.81+1.52)mm、(50.34+0.34)cm/s、(39.74+0.31)cm/s、(15.34+0.48)cm和(177.5+60.24)ml/min,不同时期内测定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较全面、清晰地显示冠状静脉窦,测得各项指标的可重复性好,为测定冠状静脉窦的理想方法,在冠状静脉窦的研究中值得推广应用。
刘增波谭跃萍方平宋维吴淑彬丛阳
关键词:冠状静脉窦可重复性
M型超声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外周血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检测不同节段外周血管M型波形和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时间间隔的差异性,探讨超声评价外周血管压力和血流传导的关系。方法35例健康成人,23例冠心病患者,应用M型超声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扫查主动脉(AO)、颈动脉(RCCA)、腋动脉(RAA)、肱动脉(RHA)、桡动脉(RRA)、股动脉(RFA)、腘动脉(RPA),获得M型曲线和多普勒血流频谱,同步连接心电图,计算Q波起始点与M型曲线波形起始点的时间间隔(ΔT1)以及Q波起始点与血流频谱起始点的时间间隔(ΔT2)。结果健康成人脉冲多普勒方法检测上述动脉时间间隔增长速度RCCA/AO、RAA/AO、RHA/AO、RRA/AO、RFA/AO、RPA/AO,较M型超声方法检测值为大,上述各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脉冲多普勒方法和M型超声检测上述动脉时间间隔增长速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成人M型波形时间间隔增长速度快于脉冲多普勒时间间隔增长速度,冠心病患者两种时间间隔增长速度无明显差异性,可能与动脉僵硬度有关。
吴淑彬方平谭跃萍王进华丛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外周血管脉搏波
超声心动图测定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技术结合干预试验测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方法。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或管腔直径狭窄〈50%且无冠心病易患因素者为对照组(32例);至少1支冠状动脉主支或其主要分支(对角支、钝缘支和后降支)狭窄≥50%即诊断为冠心病,纳入观察组(26例)。用体表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冠状动脉,在二维指导下M型分别测定基础、冷加压、复温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时右冠状动脉内径变化,并计算各组冷加压和含服硝酸甘油干预后内径增加率。结果冷加压干预后,对照组的内径增加率明显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1.4)%比(7.7±1.0)%,P〈0.01]。硝酸甘油干预后,对照组内径增加率高于观察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1.5)%比(19.8±1.8)%,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着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消失,本方法可区分出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依赖和非依赖性舒张状态,为体表超声心动图直接测定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提供参考。
李娟丛阳郭瑛谭跃萍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内皮血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载体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2007年
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的发展,第2代对比超声造影剂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经过肺循环到达左心室造影,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在合适的超声强度(直接声压)的作用下,气泡能够产生震动而不破裂,并有非线性效应。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超声设备的低机械指数实时成像,被认为是超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革命性技术。“超声造影剂和实时超声造影,是继实时二维成像、多普勒和彩色成像之后的第3次革命”这种造影剂也已广泛应用在超声心动显像来定量心肌的微灌注。自1980年以来,超声可以通过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来提高基因的转染,超声造影剂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出现一片新的广阔前景.
丛阳方平
关键词:超声微泡造影剂缺血性心脏病超声造影剂实时超声造影实时成像左心室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血流的变化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CS)的血流变化,以探讨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用于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后冠脉灌注改善情况的可能性。方法:2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和内支架置入术(ICS)的冠心病患者(皆为左冠状动脉及其属支病变),包括单部位介入(11例)、双部位介入(9例)和三部位介入(2例)。治疗前后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及计算冠状静脉窦的指标为:平均内径(Dmean)、平均流速(Vmean)、速度时间积分(VTI)、血流量(Q);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指标(E、A及E/A)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在冠脉介入术后,左室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冠状静脉窦的Vmean、VTI和Q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TTE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可以反映PTCA及ICS术后冠脉灌注的改善情况。
方平谭跃萍刘增波吴淑彬丛阳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冠状静脉窦超声心动描记术
Tei指数评价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与传统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比较,探讨Tei指数评价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EECP治疗,分别于第一次反搏前、第一次反搏后即刻、第二次反搏前、治疗一周后及治疗二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Tei指数、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之比(E/A)、等容舒张时间(IVRT)、肺静脉血流频谱收缩波和舒张波峰值速度之比(S/D)及反向波峰值速度(ARW)。结果第一次反搏后即刻较第一次反搏前比较E/A、S/D明显增大,ARW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次反搏前、治疗一周后、两周后较第一次反搏前比较E/A、S/D逐渐增大,仅治疗两周后与第一次反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RW逐渐减小,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IVRT变化与ARW相同,但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治疗后Tei指数逐渐减低,除第一次反搏后即刻与第一次反搏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Tei指数可简便、敏感地评价心脏整体功能,且不受心脏前后负荷的影响。
胡丹方平谭跃萍王磊丛阳
关键词:TEI指数反搏动术冠状动脉疾病心脏功能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