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毅萍

作品数:9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岩溶
  • 5篇土壤
  • 4篇岩溶区
  • 3篇有机碳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有机碳库
  • 2篇碳库
  • 2篇土地利用类型
  • 2篇土壤CO2
  • 2篇土壤有机碳库
  • 1篇地下水
  • 1篇亚类
  • 1篇盐岩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有机碳矿化

机构

  • 9篇广西师范大学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贵州茂兰国家...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作者

  • 9篇严毅萍
  • 5篇曹建华
  • 2篇杨慧
  • 2篇王培
  • 2篇张美良
  • 2篇尹辉
  • 2篇梁毅
  • 2篇陈家瑞
  • 2篇李涛
  • 2篇黄艳梅
  • 1篇李清艳
  • 1篇康彩霞
  • 1篇何师意
  • 1篇于奭
  • 1篇袁道先
  • 1篇李光超
  • 1篇张春来
  • 1篇朱晓燕
  • 1篇王翱宇
  • 1篇喻崎雯

传媒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岩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广西轻工业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浅议我国地下水现状及地下水的污染防治被引量:21
2010年
描述了我国地下水的现状以及污染程度,并且说明了我国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是以防为主的方针。
于奭严毅萍康彩霞
关键词:地下水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碳库及周转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4
2012年
通过土壤样品的室内培养,运用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分析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旱地、灌丛、果园、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石灰土有机碳库容大小、各碳库平均周转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5.41~20.10g/kg,13.07~31.16g/kg,9.38~14.74g/kg,30.82~37.52g/kg。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最小,分别为0.61%~0.93%,0.95%~1.24%,0.77%~1.00%,1.49%~1.66%。缓效性有机碳库分别占总有机碳含量的21.13%~30.18%,13.58%~23.46%,29.54%~46.58%,30.39%~33.84%。平均周转时间分别为7,8,7,12年。惰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9.18%~78.26%,75.27%~85.47%,56.63%~69.70%,64.64%~68.12%。延长缓效性碳库驻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库的关键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总量、土壤碳酸钙含量、总钙量、土壤pH值、全氮含量、C/N与土壤有机碳各库库容及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腐殖质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库及周转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及脲酶活性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含量及周转时间。
严毅萍曹建华杨慧尹辉梁毅王培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区
桂林盘龙洞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11年
以桂林盘龙洞岩溶实验场为例,选择岩溶洼地里的坡地灌木丛和洼地灌木丛2个样地,通过长期定时监测土壤CO2释放速率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日动态变化。得知:⑴无论是坡地还是洼地,春季和夏季时土壤CO2释放速率表层土大于深层土,秋季和冬季时深层土大于表层土,且坡地大于洼地;⑵土壤CO2的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秋季(6-9月)土壤CO2释放速率是其它时期的1-3倍,并显示与气温、土壤含水率和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李涛张美良曹建华黄艳梅陈家瑞严毅萍
关键词:碳循环土壤CO2
桂林毛村岩溶区三种亚类石灰土有机碳矿化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应用土壤培养法,比较分析了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三种亚类石灰土在25℃和70%田间饱和含水量条件下培养90d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各亚类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释放CO2-C量总体上都随土层加深而递减。0~20cm至20~40cm层递减幅度最大。各亚类石灰土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释放量的大小顺序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的矿化速率远远大于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其中0~20cm土层差异最大。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黑色石灰土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的CO2-C分配比例最高,达到3.33%,其次是红色石灰土,比例为2.92%,旱地棕色石灰土矿化比例最低,为1.90%,说明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黑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弱,旱地棕色石灰土具有较强的固定有机碳能力。
严毅萍曹建华梁毅王培玉宏
关键词: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
典型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周转时间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库是地球生态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的最大碳汇,在全球碳循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机碳在土壤中的固定、周转、释放动态对大气C02浓度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碳酸盐岩的总面积达3.44×106kmm2,,占国土面积的1/3,是...
严毅萍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矿化土壤有机碳库土地利用方式岩溶区
文献传递
典型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矿化速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选取桂林市毛村典型岩溶区林地、灌丛、旱地和果园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对土壤有机碳库、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地表以下0—20cm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森林>灌丛>旱地>果园;2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森林>旱地>灌丛>果园;40—6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旱地>灌丛>果园。土壤培养试验的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大小依次为:森林>灌丛>旱地>果园。
严毅萍曹建华尹辉杨慧喻崎雯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区
酸雨对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研究了桂林市酸雨对白云岩和灰岩的溶蚀速率。试验结果表明:白云岩和灰岩在酸雨浸泡液中的电导率和pH总体上随着时间呈线性变化;在同等条件下,灰岩的溶蚀速率比白云岩大,但两者的溶蚀速率在同一数量级上;在开放和封闭系统中,灰岩浸泡液的电导率变化趋势和pH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开放系统中灰岩的溶蚀速率比封闭系统的大3倍左右;同等pH值条件下,高雨水量时灰岩的溶蚀速率要比低雨水量的大3~4倍,因此,雨水的酸度、降雨量是影响溶蚀速率的重要因素。
于奭严毅萍张春来王翱宇刘齐李幼玲
关键词:碳酸盐岩酸雨溶蚀速率
岩溶碳汇的主控因子——水循环被引量:23
2011年
精确地计算岩溶碳汇量,有助于全球碳循环模型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排泄量和HCO3-质量浓度是岩溶碳汇监测评价的主要指标。选取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板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化在线监测技术,获取了该域排泄量及水化学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暴雨期、无或弱降水期以及枯水期等不同降水条件下HCO3-质量浓度、流域排泄量及岩溶碳汇量的动态过程曲线,发现流域排泄量与岩溶碳汇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HCO3-质量浓度则呈负相关。这说明相比地下水中HCO3-浓度,流域排泄量才是影响岩溶碳汇的主控因素,同时也说明水循环方式是影响岩溶碳汇的主控因子,即流域排泄量愈大,流域内岩溶作用对大气CO2形成的'汇'值愈大。
康志强袁道先常勇李清艳何师意严毅萍熊志斌
关键词:降水
桂林盘龙洞岩溶表层带土壤CO2浓度的季节变化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以桂林盘龙洞岩溶实验场为例,选择岩溶洼地里的坡地和洼地2个样地,通过长期定时监测土壤CO2浓度变化,表明:(1)土壤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6—8月)土壤CO2浓度是其它时期的2~3倍,并显示与气温、降水和生物活动密切相关;(2)洼地地段土壤CO2浓度比坡地地段要高,尤其夏季时洼地比坡地高近1000mg/m2;(3)在垂直剖面上,大多数的情况下土壤CO22浓度随土壤深度的递增而升高,但在雨季时坡地(-50cm与-80cm处)和洼地(-80cm与-100am处)的土壤CO2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李涛曹建华张美良黄艳梅陈家瑞严毅萍李光超朱晓燕
关键词:土壤CO2气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