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1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10年
-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它能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
- 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
- 关键词:危机干预体系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干预应激事件心理创伤个体化
- 灾后中小学生的长期心理援助模式——基于TAT和SAP的比较被引量:8
- 2009年
- 虽然"5.12"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灾区中小学生仍需要持续的心理援助。国外的两种学生心理援助模式——教师作为治疗师(TAT)以及学生帮助计划(SAP),对我国目前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心理援助模式:(1)专家组和教练组相结合,为教师量身定做培训体系;(2)TAT和支架式教学相结合,促进专业力量的提升;(3)TAT与朋辈咨询相结合,增强专业力量的合作;(4)培育学校内部力量,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保障;(5)学校和家长共同工作,以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6)行政力量和民间组织相结合,有效利用外部资源。
- 林崇德伍新春侯志瑾付芳臧伟伟
- 关键词:汶川地震TATSAP
- 社会支持、应对效能感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研究
- 本研究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应对效能感量表对北京347名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了社会支持、应对效能感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以及应对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新生适应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其...
- 付芳
-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社会支持
- 自然灾难后身心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启示被引量:22
- 2009年
- 所有经历自然灾难的人都会出现应激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反应或消退,或转化为一种创伤后成长(PTG),或恶化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根据危险因素模型,这一过程受三类因素影响:(1)前灾难因素,如性别、年龄等;(2)当下灾难因素,如创伤暴露程度等;(3)后灾难因素,如社会支持、复原特征等。其中,后灾难因素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危险-保护因素模式及机体主动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后灾难因素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的整合,探讨了其对于灾后研究和干预的启示。
- 臧伟伟付芳伍新春林崇德
- 关键词:自然灾难
- 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被引量:77
- 2010年
- 心理危机干预指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危机会造成心理失衡的状态,学校有必要承担起心理危机干预的责任,尽量减轻危机给师生带来的身心问题,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水平。学校不仅要在危机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处理,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重视危机前的预防以及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应着重考虑成员组成和职能分工两个方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以保证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 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
-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 自然灾难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被引量:16
- 2009年
- 自然灾难所造成的影响一般比较持久、广泛,并且不同人群的反应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因而灾后的心理干预要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灾后的心理干预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急性应激期、慢性应激期和心理康复期。在每个阶段,受灾人群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相应地,心理干预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差异。不仅是受灾人群,灾后的心理救援者也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
- 付芳伍新春臧伟伟林崇德
- 关键词:自然灾难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