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文华

作品数:91 被引量:57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0篇胰腺
  • 68篇胰腺炎
  • 66篇腺炎
  • 55篇急性胰腺炎
  • 19篇坏死
  • 18篇细胞
  • 16篇重症
  • 15篇星状细胞
  • 15篇重症急性
  • 15篇重症急性胰腺
  • 15篇重症急性胰腺...
  • 15篇肝星状细胞
  • 13篇熊果酸
  • 13篇果酸
  • 10篇胰腺坏死
  • 10篇NADPH氧...
  • 9篇诊治
  • 9篇坏死性
  • 8篇血症
  • 8篇感染性

机构

  • 88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

  • 90篇何文华
  • 67篇吕农华
  • 40篇祝荫
  • 30篇夏亮
  • 22篇刘丕
  • 22篇曾皓
  • 21篇朱勇
  • 18篇朱萱
  • 11篇李弼民
  • 9篇陈幼祥
  • 8篇李博
  • 8篇雷宇鹏
  • 7篇刘戈云
  • 7篇余晨
  • 6篇张新华
  • 6篇黄鑫
  • 5篇张焜和
  • 5篇刘志坚
  • 4篇朱亮
  • 4篇黄雯

传媒

  • 20篇中华消化杂志
  • 13篇中华胰腺病杂...
  • 8篇中国实用内科...
  • 5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The 14...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熊果酸对TGF-β_1诱导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位灌注法分离健康SD大鼠原代肝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UA自身对照组(UA 25μmol/L)、TGF-β_1组(TGF-β_12.5ng/ml)、UA干预组(UA 25μmol/L+TGF-β_1 2.5ng/ml)、DPI干预组(DPI 0.5μmol/L+TGF-β_1 2.5ng/ml)。药物作用相应时间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内CD95(Fas)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细胞内CD95蛋白的表达以及NADPH氧化酶(NOX)亚基p47phox移位至胞膜的蛋白量,并采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细胞内ROS水平。结果在TGF-β_1刺激肝细胞前30min加入UA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TGF-β_1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率(80.53%±1.56%vs 63.97%±3.19%,P<0.01),肝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加(10.83%±2.03%vs18.67%±1.60%,P<0.01),细胞内CD95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2.40±0.25 vs 1.28±0.15,P<0.01;1.37±0.18vs 1.05±0.15,P<0.05),p47^(phox)向膜移位明显减少(1.76±0.22 vs 1.13±0.12,P<0.01),肝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3.23±0.53 vs 2.12±0.45,P<0.01)。结论 UA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内NOX激活,减少ROS产生,下调CD95的表达来抑制TGF-β_1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周娟娟何文华甘达凯张望彭阿平汪安江李弼民朱萱
关键词:熊果酸肝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NADPH氧化酶
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15年
中医将急性胰腺炎(AP)归属于“胃脘痛”、“胃心痛”、“腹痛”等范畴。病机为肝脾气机郁滞,运化调畅失常,热湿之邪蕴结中焦,腑气不通等。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率极高,可达36%~50%,伴随并发症者80%的死亡与继发感染有关,
陈鹏何文华喻敏吕农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道功能障碍气机郁滞腑气不通继发感染
基于大样本数据库比较APACHEⅡ、Ranson、BISAP和CTSI评分在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被引量:44
2019年
目的评估APACHEⅡ、Ranson、BISAP和CTSI评分系统预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从轻症AP(MAP)发展为中度重症AP(MSAP)、重症AP(SAP)及死亡风险的准确性。方法从AP数据库选取2014年至2017年间发病3 d内入院的2 080例患者,按修订的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将住院期间死亡或病重自动出院的患者界定为死亡风险患者。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评分系统预测MSAP、SAP和死亡风险的准确性。结果2 080例患者按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诊断MAP 857例(41.2%),MSAP 892例(42.9%)和SAP 331例(15.9%);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Ranson、BISAP评分及CT严重指标(CTSI)评分对于MSAP无预测价值,但对SAP和死亡风险有预测价值。其中在入院第1天和第2天APACHEⅡ评分预测SAP准确性最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和0.746,入院第1天APACHEⅡ评分预测死亡风险准确性也最高(AUC=0.845)。结论各评分系统只对SAP和死亡风险有预测价值,其中APACHEⅡ评分预测SAP和死亡风险的准确性最高。
何文华郑西祝荫夏亮朱勇曾皓刘丕吕农华
关键词:数据库
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NADPH氧化酶的亚基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慢性肝损伤后可逆性的创伤愈合反应,其持续进展的最终结局为肝硬化。因此,阻止和逆转肝纤维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肝星状细胞的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通过...
何文华
关键词:熊果酸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NADPH氧化酶酶活性
文献传递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
罗凌玉曾皓何文华刘丕夏亮吕农华
高甘油三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紧急降脂治疗:比较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与低分子肝素联合胰岛素方案的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初步结果
目的早期紧急降血脂治疗可能阻止高甘油三脂血症性胰腺炎(HTGP)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比较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与低分子肝素联合胰岛素用于HTGP紧急降血脂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40例发病72小时内的HTGP...
何文华刘丕朱勇曾皓祝荫吕农华
文献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被引量:4
2021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急重症,其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占所有AP病因的58.7%[1]。30年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mergenc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乳头肌切开取石技术的出现,成为了ABP治疗的里程碑。2012年修订版亚特兰大分类(revised Atlanta classification,RAC)标准将AP严重程度分为3类: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2]。SAP早期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并发血,少数患者在后期也可因胰腺包裹性坏死或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压迫胃十二指肠引起内瘘并出血。
吕农华何文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急诊内镜治疗
新亚特兰大分类下不同评分标准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2
2013年
【摘要】目的采用基于新亚特兰大分类的急性胰腺炎(AP)定义,比较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和Ranson评分对AP患者死亡和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2009年11月—2012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连续AP患者资料350例,其中完成随访的310例纳入本研究,年龄(50.5±16.4)岁。将其分为起病至就诊时间≤7d组(发病早期)和〉7d组(发病后期)。计算患者入院后前3d各评分系统的分值。治疗并随访患者至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正常。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并计算3种评分预测的最佳阈值、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1)入院第1天BISAP评分、APACHEII评分和人院48h的Ranson评分预测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价值中等(AUCROC0.68~0.8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3种评分系统对就诊时间〉7d组患者预后的预测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人院后前3d中,每天的BISAP和APACHEⅡ评分对AP患者预后都有中或高度的预测价值,但各天的预测价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此3种临床评分系统对新亚特兰大分类下的AP预后预测价值中等,且只适合在发病早期使用。新提出的BISAP评分虽不优于传统的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但其使用简便,值得推广。入院后连续3d的动态评分并不能提高APACHE11和BISAP评分对AP预后的预测价值。
汪安江徐思洪军波刘丕夏亮祝荫何文华陈幼祥吕农华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预后
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国际共识2012年修订解读被引量:24
2013年
1992年亚特兰大会议制定的急性胰腺炎分类系统对指导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起了重要作用。过去20年来随着对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及影像学技术进步,对其分类和定义出现了争议。2012年国际急性胰腺炎修订工作组发表了新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采用简明的临床和放射学标准对急性胰腺炎的分类进行了明确定义。该文对共识意见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并与1992年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进行比较解读。
何文华吕农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内AP-1、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明确NOX对血管紧张素II(AngⅡ)诱导的HSC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调控作用及熊果酸(UA)干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培养激活的HSC-T6细胞株分为:AngⅡ组,给予AngⅡ(1μmol/L)刺激细胞;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各干预组分别给予UA(50μmol/L)、NOX抑制剂DPI(20μmol/L)预处理30 min,再加入AngⅡ处理不同时间。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和荧光酶标仪检测其余各组细胞内荧光强度;用电泳迁移率(EMSA)测定细胞内AP-1、NF-κB的活性。结果 HSC-T6经药物作用30 min后,AngⅡ组DCF荧光强度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分别给予UA、DPI干预后细胞内DCF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UA组与AngⅡ+DPI组相比较DCF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用AngⅡ刺激HSC-T6细胞1 h后,AngⅡ组AP-1、NF-κB的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给予UA、DPI干预后,细胞内AP-1、NF-κB的活性均显著低于AngⅡ组;AngⅡ+UA组与AngⅡ+DPI组相比较AP-1、NF-κB的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OX产生的ROS介导AngⅡ刺激HSC转录因子AP-1和NF-κB的活化,熊果酸通过抑制HSC内ROS的生成阻断AP-1、NF-κB的活化。
陈涛何文华黄雯余珊珊陈标黄德强李弼民朱萱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熊果酸激活蛋白-1核因子-ΚB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