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秀葵

作品数:34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病毒
  • 6篇抗体
  • 5篇食管
  • 5篇教学
  • 5篇病毒感染
  • 4篇食管癌
  • 4篇微生物学
  • 4篇免疫
  • 4篇巨细胞
  • 4篇巨细胞病毒
  • 4篇巨细胞病毒感...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医学微生物
  • 3篇医学微生物学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瘤

机构

  • 34篇汕头大学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34篇余秀葵
  • 20篇杨棉华
  • 11篇庄坚
  • 9篇李康生
  • 6篇董菁
  • 4篇庄春兰
  • 4篇曾毅
  • 4篇陈国敏
  • 3篇温博贵
  • 3篇刘铁夫
  • 3篇郑璇
  • 3篇陈玮莹
  • 3篇陈爱云
  • 2篇廖传红
  • 2篇钟叔平
  • 1篇林德裕
  • 1篇陈显光
  • 1篇庄伟端
  • 1篇谢若男
  • 1篇黎妙娟

传媒

  • 21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7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 6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定的细胞免疫调节效应和抗应激效应
1992年
安定对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以安定5mg/kg,腹腔注射每天一次,连续给2药5天较强,安定对小鼠脾脏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对自然杀伤(NK)细胞毒活性,脾细胞初次抗体产生均无明显影响,安定对体外培养胸腺细胞增殖无促进作用,安定对截肢应激所致小鼠胸腺,脾脏细胞免疫抑制有拮抗作用,并可有效地拮抗应激导致的小鼠胸腺重量减轻。
李康生余秀葵
关键词:胸腺细胞增殖抗体产生抗应激
先天性畸形与TORCH感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2
1995年
先天性畸形与TORCH感染关系的研究杨棉华,刘铁夫,余秀葵,庄坚,廖传红近年来,将能引起胎儿感染并造成先天性畸形的几种病原体称为“TORCH”。包括弓形体(TOXO-plas-ma),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及...
杨棉华刘铁夫余秀葵庄坚廖传红
关键词:胎儿先天性畸形病毒感染弓形体风疹病毒
ACTH受体在大鼠免疫细胞的分布及应激对ACTH受体数量的影响
1993年
大鼠几种主要免疫细胞都存在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两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受体,胸腺细胞高亲和力ACTH受体的解离常数(KD)为0.15nmol/L,最大结合量(Bmax)为2.8fmol/2×10^6细胞,840位点/细胞;低亲和力ACTH受体KD为0.11nmol/L,Bmax为1.2fmol/2×10^6细胞,12400位点/细胞。脾脏细胞高亲和力受体KD为0.11nmol/L,Bmax为1.2fmol/2×10^6细胞,366位点/细胞;低亲和力受体KD为5.7nmol/L,Bmax为147fmol/2×10^6细胞,42000位点/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PBL).T细胞、B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Mφ)也存在亲和力不同两类ACTH受体,截肢应激可使胸腺细胞高亲和力ACTH受体数量急骤减少。
李康生余秀葵
关键词:ACTH受体免疫细胞应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1997年
本文报道从粤东地区57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检测出HTLV-Ⅰ抗体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5.26%。并介绍了HTLV-Ⅰ抗体阳性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进一步开展HTLV-Ⅰ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郑璇余秀葵杨棉华庄伟端杜登青陈显光陈国敏曾毅
关键词:病毒I型神经系统疾病
汕头市婴幼儿尿、唾液及母乳CMV带毒情况调查
1993年
为了解汕头市婴幼儿尿,唾液及母乳CMV带毒情况,我们采集市保健院,汕大医学院附属二院儿科保健门诊体检婴儿及我院,市中心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尿液101份,唾液104份,婴儿配对母乳72份,总共277份标本进行CMV分离培养,结果分离出CMV71株,其中母乳CMV阳性率25.0%(18/72),尿液33.7%(34/101),唾液18.3%(19/104),以尿液检查阳性率最高,特别是6个月-2岁幼儿尿液CMV分离率高达57.7%(15/26)。初步调查资料说明,汕头市婴幼儿CMV感染带毒相当普遍。本文并对检材带(排)毒情况进行讨论。
余秀葵杨棉华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分离唾液母乳婴幼儿
实验性帕金森氏病免疫功能变化被引量:3
1993年
实验性帕金森氏病(PD)大鼠动物模型免疫功能变化研究表明,大鼠单侧黑质损毁后第4天,胸腺细胞自发增殖明显降低,脾脏细胞对羊红细胞抗体产生明显增加,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增强,胸腺、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变化。体外研究表明,多巴胺(DA)对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李康生余秀葵杨棉华刘铁夫
关键词:胸腺细胞增殖震颤性麻痹免疫功能
广东、海南二省HTLV-1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1997年
本文报道广东、海南二省人群HTLV-1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对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作初步探讨。共收集广东省各类人群血清标本2369份,其中健康人群血清1810份,抗体阳性23份,阳性率为1.27%;献血员血清248份,阳性抗体1份,阳性率0.40%;成人白血病患者血清10份,阳性3份,阳性率7.34%,与健康人群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5);儿童血液病患者血清33份,阳性2份,阳性享6.06%;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97份,阳性5份,阳性单5.15%;类风湿病患者血清72份,阳性2份,阳性率2.78%。海南省健康人群血清622份.抗体阳性13份,阳性率2.09%。
杨棉华余秀葵庄坚郑璇庄春兰许立德黄立群
关键词:白血病类风湿病流行病学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思考被引量:2
1999年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学——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正面临着各科挑战:如新兴的微生态学、Emerging病原、疾病谱改变、高新技术不断问世和现代医学模式等,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本文提出粗浅看法与同行切磋。
庄坚余秀葵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社会医学模式疾病谱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汕头市区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与乙肝感染标记物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用斑点杂交试验(简称“斑试”)直接检测168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血清HBV DNA。各型乙肝血清HBV DNA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乙肝感染者血清NBV DNA总阳性率为42.5%(51/120),其中HBsAg阳性的占92.2%(47/51)。HBsAg、HBeAg双阳性者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74.4%(32/43),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显示了HBeAg与HBV DNA的良好相关性;HBsAg、HBeAg、抗-HBc三阳性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71.1%(27/38),也明显高于HBsAg、抗HBe、抗-HBc三阳性者;而且抗-HBc-IgM阳性HBV DNA检出率56.3%(36/64)明显高于抗-HBc-IgM阴性组,单项HBsAg或抗HBc或抗-HBs阳性血清,均末检出HBV DNA;HBsAg阴性血清则有5.6%检出HBV DNA。35例非乙肝血清标本无一例检出HBV DNA。结果表明,“斑试”具有高度特异性,不失为临床了解HBV复制、判断血清传染性的可靠指标。本文并讨论了HBV DNA与其他乙肝感染标记物(HBVM)的关系,在基层单位未能检测HBV DNA而通常只测五项HBVM指标(俗称“二对半”)时,加测抗-HBc-IgM并注意综合分析多项指标的相关性,对判断HBV复制、血清的传染性及减少乙肝漏疹,将有所裨益。
庄坚余秀葵杨棉华杨礼旭林德裕辜镜全
关键词:HBVDBA
《临床免疫学》课程改革探讨
1999年
本课程的开设在内容上既着眼于临床免疫及免疫性疾病的内容,又注重相关基础研究的进展,发挥基础学科的优势,从分子、细胞水平对某些免疫性疾病病因的阐明提供新论据。
李康生董菁余秀葵杨棉华
关键词:免疫性疾病病因细胞水平分子课程改革论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