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东阳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封建统治集团的重要舆论机制:朝议被引量:3
- 2001年
- 朝议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朝廷的一种舆论形式 ,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在专制制度下它是很好的内部调节机制 ,但是其局限性在于集议的结果往往不被执行 ,最终的决策权在专制者手中。集议制有一定的规则 ,突出的是不能风闻言事和越职言事 ;它也有自身的缺陷 ,有时不能形成集中意见。
- 侯东阳
- 新闻文本的网络流行语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从新闻文本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受众在对待传播者制作的新闻文本时,不再是被动顺从,而是通过同向——填充式、偏向——跑焦式、逆向——对抗式策略积极地重新建构文本意义,与传播者在文本中的预设意义产生不一致性。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播流通,经过引用/暗示、仿作/戏拟等方式促使文本意义持续复制、增殖。要么强化了意义本身,要么消解了意义,产生种种怪象、乱象。因此新闻媒体要尽量完善新闻文本,减少受众不必要的想象空间;讲求新闻报道的艺术性;持续关注新闻文本在社会中的意义流变,适时对失范的话语进行矫正;遵循舆论本身运动规律,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 侯东阳黄璀
- 关键词:新闻文本网络流行语互文
- “政治传播史论研究”笔谈被引量:3
- 2023年
- 主持人语: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人开始明确使用“政治传播/政治沟通”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讨论,90年代新闻传播学者在传播学分支领域的意义上对“政治传播”进行系统论述,直至21世纪以来以“政治传播”为题名或关键词的研究数量持续增长,过去十余年间加速升温,或许可以说今天我们已经迎来了政治传播研究的高潮。事实上,从政治传播研究的内涵出发,以政治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为核心的政治传播实践历史悠久,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学术研究也远远早于“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出现。
- 刘海龙郭小安侯东阳马得勇潘祥辉向芬闫文捷
-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政治沟通新闻传播学者
- 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
- 本文对新中国的舆情调控机制进行了历史性的研究,在大量收集历史文献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从舆情调控的指导方针、体制、特点以及经验等方面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舆情调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分主要总结建国以来党和...
- 侯东阳
- 文献传递
- 中国舆论史研究视野的扩展被引量:5
- 2013年
- 近年来舆论史的研究逐渐兴起,但仍很薄弱,重要原因是不被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承认,而作为历史中的专门史也未被重视。对中国舆论史的研究有助于以史为鉴、深刻理解中国当前的舆论环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和扩展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它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应该包括自古至今的舆论历史,而不仅仅是新闻媒介出现后的舆论。
- 侯东阳
- 关键词:舆论环境
- 公民社会构建中政府“微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 2013年
- 通过分析微博舆情的特点与传播方式,以公民社会的角度,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之间的博弈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微舆情"危机,以期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和民主化的进程。
- 侯东阳肖晶晶
- 关键词:公民社会网络舆情政府应对
- 亚运契机下广州城市文化推广策略
- 2010年
- 亚运会作为城市、国家间文化、精神、价值交流的平台,为广州城市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在亚运会筹办过程中,广州的城市文化已在物质环境、市民行为、精神观念等三个层面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对广州城市文化作进一步的推广,其策略在于立足于广州本地文化、根植于中华本土文化的同时融合亚洲多元文化。
- 侯东阳杨朝娇
- 关键词:亚运会城市文化
- 典雅 庄重 清新 流畅——上海报纸专副刊的文化特色
- 2003年
- 报纸的副刊和专刊往往是一个地方地域文化的反映,从其版面的设置和内容风格可以看出报纸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报纸副刊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时,我们发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报纸专刊和副刊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化风味.
- 侯东阳
- 关键词:《新民晚报》《文汇报》新闻版面文艺副刊
- 广州报业市场“占位”态势分析
- 2003年
- 今年的广州报业市场表面看来波澜不惊,只有<羊城晚报>搞了一系列比较富有冲击性的营销策划活动,而<南方都市报>的上升势态有所缓冲.各报业集团之间在发行量和广告份额上此消彼长,处于胶着状态.
- 侯东阳
- 关键词:《羊城晚报》广告份额新闻业南方日报传媒竞争《广州日报》
- 从汶川地震看央视灾难性报道的特点
- 2008年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突发8.0级地震。这是新闻媒体应对突发性灾害报道的一次大考。它是对媒体报道能力、反应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等综合实力的检验,也最能反映媒体的危机应对机制是否成熟、有效、可行。灾难发生距今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次灾害报道中,中国媒体所表现出来的迅速、透明、责任感与人性化,使一向颇有微词的外国媒体对此深表赞赏: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中写道:“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所显示的空前的自由度,
- 侯东阳黄璀
- 关键词:地震报道央视危机应对机制中国媒体《联合早报》灾害报道